曾国藩: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如何评价曾国藩?知乎有个 1.7 K 的答案说「曾国藩是庸人的楷模,中年人的抚慰」,为什么?只因大部分人人到中年才会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才会发现自己资质平平,原来是庸人,但又不甘心,到惊喜发现曾国藩原来比更「死蠢」,但竟然也作出一番成绩,便以曾国藩为楷模。
于是,他们开始学习曾国藩,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极力学习曾国藩的「死蠢」,所以宁过犹不及,不愿中途而废,但往往学习一段日子,便发现别人所说的「普通人」曾国藩,原来并不普通,世人赞曾国藩多在「恒」。
大多数人学习曾国藩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多在于用力过猛,无法有恒——常立志,而非立长志。
所以,曾国藩说:「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我呢,是差不多中年时候才愿意承认自己用笨方法去做事才会稍微有成绩,接受自己一旦做投机取巧的事情便会失败的事实,做什么事情多会想想这个事情能不能持续做,如果某个事情只能捞一笔就走,便自以为无法精明算计,往往拒绝了事。一旦决定做某个事情,也不会事先张扬先做什么大仪式,先开始做,做点小行动,如能行得通,再发现能持续去做的方法,继而养成习惯,静待岁月的馈赠。
我教人写作,不会教人走捷径的方法,而是教人持续去学写作的方法。我在《笨方法学写作》中常说,学写作,不能兴起了就写,而要旷日持久地去写,也不能功利心起了就发奋,要有平常心,为学习探索增长技能去写。
我教人写作,不会教人写出好文的技巧,而先教人养成写作的习惯。按照曾国藩的「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的理念,开发出「最小写作习惯」的小课,小课的连载形式不会用力过猛地一口气推出,而是「有恒」地持续更新(现在已经更新完毕)。课程不求学员每天写 1000 字、500 字,只求每天写 50 字,每天持续地写下去,最小写作习惯没有终点,并非养成习惯就终止,习惯之所以成为习惯,就是要持续一辈子。
世人常以为曾国藩有地摊书般的厚黑精明智慧,但做好「恒」字,便获曾国藩九成功夫。
cnfeat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新手必看:如何选择卡片创作的最佳尺寸?
- 数字时代的反叛:一个重度卡片写作者的真实日常 (1人喜欢)
- 创作开挂第1步:打破25个认知偏误 (1人喜欢)
- 写作无需胸有成竹 (1人喜欢)
- 创作卡顿将永远存在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