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坏脾气
11月份我就要27岁了,依然年轻,明年2019年正月19号,1919,就要踏入婚姻的殿堂,所谓喜结良缘,笑。 好像快要成为一个生活的分水岭,好像要有全新的生活模式了,所以想做一个回忆,也想做一个重新的开始。
年龄的增长,好像并不是一件值得人喜悦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越来越老呀;可是,人生路上,有趣的是,长大也意味着经历随之丰富,当然这也不是必然的,还得看人如何打理和经营自己的生活,确实也有年纪在增长,但经历却是始终平行的;但就我自己而言,从18岁开始,我的生活与18岁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最近这两年。
18岁以前,单纯地像一个傻子,出生于三线小城,小城故事多,小城人情世故多,小城的人多少也有点小城人的局限思维,父母在小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祖祖辈辈都在小城里成长与衰老。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现如今反思,从小我的身上就深深地刻着小城的印记,这里面有好有坏。
坏的,从小和同学们攀比,虚荣,现如今依然虚荣,从小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却又自卑,羡慕别人的好,厌恶自己的不足,不懂装懂,一点小小的进步便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等等,现如今反观,不乏很多小城的亲人身上仍然有有这些气息,且浓厚,几个人坐下一桌菜几杯酒,吹吹水好像也是家常便饭的样子。因为小城,所以思维和眼界多少是有些局限的,无论有没有互联网的今天,这是个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性里的丑,人性里的恶,是没有经过整理和疏导,就直接地表现了出来,经历者其实并没有做过深入思考。
好的,在这小城里生活,九零年代的城市和如今的钢铁森林汽车超人是大不同,大院的后面便是农田,是群山,前面是运河,是公园,满山的橘子树,山里有池塘,有主人家的大狼狗,有迷你的教堂,捉迷藏,偷桔子,推几个石头一包火柴几根干树枝便随时可以烧烤,如此亲近自然,便是现如今坐在写字楼里最最怀念和向往的生活。到了暑期,便离开家,住在江边工作的老爸的宿舍里,和农村的小朋友在长江边上,捉螃蟹,脚底板踩在细碎的沙滩上被蜜蜂给蛰了,又疼又痒,从宿舍后面的小路上山,有的农户家房子可是真破呀,泥巴和石头推的房子,门口有几颗大柚子树,树上挂着秋千,现在才知道那是破,可当时却觉得那房子真好,那秋千真棒,这样的家真好呀,为什么我家这么无聊,只有电视机呢,我家就没有千秋。现如今想起来,这些点滴,都是如此快乐又幸福。所以,对人生的感悟里便多了几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喜爱,对所有生灵的爱护,我想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不是书面需要用言语来说教的,是自然教会我们的,人生路后,我们总会化为尘土,回归美好的自然,所以生性更亲近自然,与自然结缘,能生出感悟。
18岁以后,去了二线城市念大学, 长大了,学习不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了,爱情友情,好看的外表,样样重要。在大学里,杂念多了,虚荣心达到顶峰了,开始泡夜店清吧了,大三大四,有那么两年,好像蹦迪和喝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那是年轻生命的外在表现,觉得自己长大了,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会social了,那时候其实也是个傻子,只是没有18岁以前那么的单纯,那时的时间过的好快。再后来,去实习,并不是自己喜爱的工作,被生活一下子打回原形,才忽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什么不会的人阿,于是,选择静下心来,回归到高中的读书生活,渴望从书里再获得点什么,弥补自己空空的大脑,算不上坚持,其实也很享受,简单却并不麻木的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啃书本吃泡面,就这样大半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也还好不笨,拿到了研究生的通知书。
再后来,正式毕业了,经过了又一个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小半年,再也不想经历一次写论文的时光,每天在图书馆写着写着就睡着了,太累了,大脑累,身体累,心灵也累,有时候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回宿舍洗个澡都觉得是种幸福,再回到图书馆继续码字校对格式。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什么都不懂,在老师的推荐下和薪水的对比下,进了一家国企,从培养基层干部开始,去了另一个地方的大山里,在工厂里打转,还有夜班,和一线工人一起开班会,说出来,很多九零后大概难以想象吧,那段时光里苦的不是身体,是心灵,因为对那份工作实在是打不起一点点兴趣,迷失了。无数次下班后,在宿舍里和友人打电话,讨论工作,讨论未来,企图得到答案,终于,下定决心,再次充实开始。
..... 未完待续,写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