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生活,就是努力不做一个狭隘的人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觅食(restaurant_hunter)
上海最严肃的谐星生活方式博主
- 我们这种小地方菜,还吃得习惯吧?
- 我带你去的都是小馆子,你不要嫌弃啊 ~
这种听得我一头雾水的对话,通常发生在跟新认识的朋友吃饭之前。老实说,翻翻我最近的朋友圈,除了高级餐厅,生煎包、桂花糕,虾肉小馄饨红汤大云吞,还有男朋友随手做的鸡粥,我明明就是个什么都吃、而且吃得很香的人啊!
换个角度思考,我也能理解别人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某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哦这个女的啊?西餐党,攒米其林星星的,云云。
我也确实是有过一段那么时间,外食只吃高级餐厅,而且几乎都是西餐。朋友跟我吃饭,预算低了吃不上贵的我会不开心;约会什么的,那必须是非好餐厅不去。记得有一个学医的男孩子,带我去纽约下城外卖了一个中东卷饼,坐在 NYU 旁边的华盛顿公园里边吃边吹风聊天。聊是聊得很开心,但后来我们还是没能在一起,因为我感觉,大家不是能吃到一起的人。
其实那饼挺好吃的,我后来也去买过两回。搁到现在,我也明白了当初没走下去,并非吃得不够好,而是没跟对的人一起吃。
至于“不爱吃的菜”,那必须是印度菜。要怪就怪读书那会儿的印度小饭馆,难吃程度不下美国小地方外卖中餐,鸡啊牛啊鱼啊全都老得不行,肉咬也咬不动,而且吃来吃去就一个味道,不是辣就是咖喱。
兴味索然了十年,直到在伦敦,下飞机被拖去附近一家印度餐厅,辛辣美味的三种口味面包蘸酱,鲜嫩多汁、熟度完美的烤鸡肉羊肉,炖得酥软入味的黄咖喱花菜,每一样都不无考究,每一样都吃得我两眼放光……
“我不爱印度菜”、“我不吃XXX的”、“这种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啦?”,在生活里,成见常常把我们框进一个个小圈圈里,变成一个狭隘的人。但很多时候,这种不喜欢,会让你错失许多美好。若能抛弃成见勇敢尝试,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恩,谁能料到,小时候不吃香菇黑木耳腐竹油面筋丝瓜鸡爪的我,长大了竟然一点不挑食还能以美食写作为生呢?
不过,要我爱上番茄蛋花汤,还是下辈子吧。
🍺🍺🍺
在喝酒这件事上,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一段时光,觉得好像喝葡萄酒或鸡尾酒就比较高级一样。什么精酿什么啤酒,不是技术理工男才喜欢的吗?以致于好几年,我对精酿的印象,就停留在穷学生开趴人手必备的six-pack,以及原来公司楼下技术 team 理工男的最爱。
后来慢慢注意到一件事,很多酒吧的调酒师和老板,下了班都会开瓶精酿啤酒犒劳下自己,你问他们,都会告诉你 “啤酒多好喝啊!爽!”喝酒这件事,又不是站队,喜欢葡萄酒没错,但非要给自己贴个标签,什么“我只喝葡萄酒”,那就太没意思了。
现在你跑到我家里看一看,客厅架子上摆着各色威士忌和其他烈酒,紧邻的酒柜里塞着旅行背回来的葡萄酒,而冰箱里也一定会有两瓶冰啤酒,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年纪稍长,我是真的能体会到,干完活葛优瘫的时候,一瓶泡沫丰盈的冰啤酒灌下去,是有多爽。
在居酒屋或烧鸟店里,能让疲惫的心获得真正解脱的,只有爽感十足的日本生啤;酸度迷人的Cider,是拯救夏天热到没胃口的绝妙选择;至于在 Sports Bar 看球赛的时候,要点清新爽快的比利时/法国白啤,还是喝完就非常饱的德式黑啤,就完全取决于你支持哪支球队了。
🍺🍺🍺
开始想多懂点啤酒,也是因为男朋友。
这个曾经只爱波尔多和其他重口经典葡萄酒的男孩子,因为我开始喝、并喜欢上了自然酒,难道我不应该因为他,多多了解一些他钟爱的精酿啤酒吗?
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会互相影响,最后口味变得越来越像。
驱车100公里只为吃一块终身难忘的拿波里 pizza,在开了37年的法式煎饼路边摊、狼吞虎咽下整只crepe做午餐,也可以穿戴整齐去享受全世界最精致的法国料理。新加坡居民区里的榴莲摊,上海乌鲁木齐路五原路的杂粮煎饼,又或者杭州一座难求的小破馆子绍兴菜,巴黎伦敦米兰马德里上海东京的小酒馆,都有我们的身影。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尽情分享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在一起最最快乐的事。
于是,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我就去参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精酿啤酒节。
在这过去的几年里,精酿文化在中国越来越流行,除了北上广,很多中小城市也涌现出了一批很有品鉴能力的消费者,市面上能够买到的精酿品牌也越来越多,诸如鹅岛、Stone Brewing、常陆野等国际知名品牌都在上海开设了线下体验餐厅;而作为本土精酿的开创者,致力于精酿文化传播的拳击猫,是全中国第一个拿到啤酒世界杯,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精酿酒馆,妥妥国产精酿啤酒的骄傲。
由拳击猫所主办的上海精酿啤酒节,如今已到了第八个年头;30余家100多款国际精酿啤酒现身魔都,为魔都酒友们带来了一场有态度的精酿盛会。
不论是想试水精酿的入门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精酿爱好者,在这里,能一次性喝到相当数量的入门、进阶酒款,还可以酒厂之间的平行品鉴,甚至能近距离接触酒厂工作人员,和他们攀谈探讨酒款的风格差异,还能了解到不少酿造背后的趣闻轶事。


东道主拳击猫带来了11款风格各异的酒,直接承包了全场最瞩目的C位Booth。
浓郁强烈、过了波本桶的帝国世涛,爽口清冽、名字很呲的“吃瓜群众”西瓜艾尔随你挑,款款都不错喝,且称得上有水平、态度正;不过我们还是最喜欢他家经典的搏击手pale ale,酒花味道不会过重,风味饱满又易饮顺口,小龙虾烧烤通通百搭,对亚洲人的味蕾非常友好~


除了自酿,拳击猫的号召力当然也不容小觑,每年办节,他们都能拉来不少耳熟能详的精酿大牌。比如,logo激萌的鹅岛你肯定知道,酒款众多,南京西路上的餐厅也开得风生水起。Goose Island堪称国内规模化、商业化推广精酿的教科书典范,对精酿在中国的普及,绝对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鹅岛IPA 自然是美式IPA经典中的战斗机,我个人非常喜爱的果味陈酿系列这次倒是没有出现,介绍可以看看这篇;Bourbon County Stout 是他家的限量特色款,喝起来就像巧克力味儿的……酱油?!感觉可以进餐馆搭配狩猎季的鹿肉了。
还有一款叫“赵飞燕”的过桶酒,犹豫了半天没敢喝,怕自己hold不住,目测男生应该蛮喜欢的......

英国老牌Brewdog也在现场搭了个摊,除了大众情人款朋克IPA,还带来了去年底刚刚发售的新款“老虎机”。喝了一口这个红麦做的IPA,竟然带着浆果和太妃糖的后味,哇,感觉配个果木烟熏ribs会蛮有劲的!

不过比起大牌,我倒对那些前来赶集的小众酒厂更感兴趣,中国台湾、澳洲、韩国、阿根廷、意大利,就差非洲大陆没派人来了......过半酒款平时在精酿酒吧都难得一见,从清脆杀口的苹果cider,到拉格、amber ale、重口世涛,分分钟都有叫人倾心的新发现。现喝现打,现场水龙头直接哗啦啦放出来,比平时囤家里的瓶啤新鲜多了!


不过,我在全场最惊喜的发现,是这杯Ginger beer,来自被NASA认证过的“太空啤酒”厂牌4 Pines,风格嬉皮,是一间澳洲人喜闻乐见的土著酒厂。
别嫌姜汁啤酒不够牛逼,就像前面说的,别给自己贴标签,喜欢什么就喝什么!我就是钟爱这种类似ginger ale加酒精,一点都不老男人的味道呀!干净的酸度里透着鲜姜的辛辣,起泡轻盈,聚会的时候,可以拿包海盐酸醋薯片或者pretzel一起吃,应该蛮合适的。

刚刚从伦敦回来,又被一杯伦敦Camden Town的Gentleman‘s Wit吸引,比利时风白啤,酒如其名,很好地表现了英国人含蓄的傲娇...酒花香点到即止,与麦芽的清香完美融合,后调则慢慢打开,散发出馥郁的花果味,不愧是得奖款,特别适合吃类似 fish&chips 之类pub food的时候慢慢细抿。
讲到吃,不如来回顾一下现场都有什么好吃的…


拳击猫带着自家的Liquid Laundry和Lil‘ Laundry驻场,烤猪队伍前烟火袅袅、人头攒动;我很中意的厨魔姐妹店Daimon也来摆摊了,欣喜吃到图中这只超正的黑毛猪酸腌甜菜刈包!罪恶的卡路里暴击,最后干脆放弃吃相了,直接吃到满手流油......吴江路的纽约大饼 Joe's Pizza,El Ocho楼下的西班牙菜Tomatito,三明治店Madison Kitchen也特来打卡,卡司阵容丰富多彩:

其实讲真,喝啤酒这么百搭亲民的东西,配的食物不用太过讲究。管他是中式finger food 还是pizza、tapas,只要有烟火气、好吃、能下酒,就能吃得高高兴兴。
在夏天的尾巴吃吃喝喝,听听乐队live,扭头晃腰杀杀时间,就这样忙里偷闲、放空头脑,不要太严肃、不要太计较,开开心心做自己,才是精酿啤酒的真谛所在。

文:最近跟啤酒杠上了的喜北 & Judy
感谢百威集团赞助本文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可读
6 月 上 海 合 集|5 月 上 海 合 集|4 月 上 海 合 集|Oxalis|Brunch 指南|外 卖 合 集|鸡 尾 酒 吧 地 图| 小 酒 馆 地 图| 治 愈 夜 宵|烤 鸡 指 南
香 港|马 德 里|巴 塞 罗 那|新 加 坡&新 加 坡 小 吃|墨 尔 本|台 北|巴 黎|东 京|秋 田|圣 塞 巴 斯 蒂 安
买 醉 新 加 坡|买 醉 墨 尔 本|买 醉 台 北|买 醉 东 京|买 醉 香 港|樱 花 马 天 尼|求 婚 “套 路 酒”
菜谱
米 其 林 厨 师 的 小 龙 虾 两 吃|续 命 冰 咖 啡 |提 拉 米 苏 刨 冰 | 快 手 早 餐 奶 昔

-
Pegg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22 14: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