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宁浩、徐克、叶德娴…所有人都选择在这部电影中扮演自己
作者:韩松落

1
第一遍看《桃姐》的时候,曾经为影片中那些客串人物的出现大惑不解。
借助刘德华扮演的Roger的电影人身份,影片中引出十五位电影名流:于冬、邹文怀、徐克、刘伟强、宁浩、洪金宝、罗兰、黄秋生、詹瑞文、秦沛、Angelababy,等等,而且,他们多数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镜。有他们出场的部分,不可避免地,原有的情绪跳闸了,我们似乎被这些名流带出了戏。



一闪而过的镜头,成就了AB目前评分最高的作品
《桃姐》开始不久,刘德华扮演的Roger,和洪金宝及徐克,在保利博纳老总于冬的北京办公室里,为某部影片的超支争吵不休,徐克甚至大怒,扔掉文件夹大步地走了出去,被其余人拉了回来。
终于,于冬做出让步:“别吵了,既然预算已经超了,那我就再加钱吧。”随后的一幕告诉我们,这是Roger、洪金宝和徐克联袂演出的一场戏,为的是忽悠大老板加钱。

中间一段,Roger制作的某部影片首映,桃姐随Roger参加首映典礼,扶梯走到一半,桃姐又惊又喜地向Roger证实身后人的身份:“她是演电视剧的明星吧?”进入典礼现场,更是星光熠熠,香港电影的名流随意地出现,随意地消失,随后,Roger向桃姐特意介绍一个影人:“这是内地著名导演宁浩啊,他的戏非常棒。”
出得门来,又遇上穿着皮草的罗兰,正要和司机离开现场,罗兰和Roger亲热地打招呼,桃姐又一次为罗兰的可亲感到惊喜。

宁浩出演宁浩
刘德华与他的第一句台词是
“宁浩,你怎么过来了?”

可想而知,在一部以主仆情为主题的电影里,突然出现这么多真实身份露面的名流,会是什么效果,朴素的情绪在那里卡住了,以小人物命运主题的故事,突然变得有点炫耀了。我难免猜测导演的用意,是噱头?是为一部过于朴素的电影制造营销话题?
看第二遍的时候,在知道了影片背景,以及叶德娴、刘德华、许鞍华的生平故事之后,我明白了这些名流客串的用意。它强调的是Roger和桃姐的身份鸿沟,而这种鸿沟,用携带着各自真实身份的人物来表现,更有说服力。
这些真实人物,说出《桃姐》里最隐微也最残酷的一环,人各有命,必须要分头领受,没人能够分担。时候到了,人就要走向自己的命运。
2
《桃姐》来自真实事件,素材、故事起点都由监制李恩霖(Roger)提供。
主人公钟春桃,十三岁时进入李家,在李家服务60年,与李家人尤其是她一手带大的Roger培育出深厚感情,最后,Roger成为著名影人,而桃姐由Roger送入养老院,最后在养老院去世。

电影中的人物身份、关系、相处模式,乃至大部分细节,都可以在李恩霖与钟春桃的生平故事里找到对应,甚至电影中的Roger,也一样是位监制,影中那几部Roger监制的片子,虽然改了名字,却还是呼之欲出。
但这个有自己的来历,有自己的主人的故事,在叶德娴、刘德华、许鞍华参与之后,变得复杂了,主题没变,李恩霖提供的情节细节没有变,但叶德娴、刘德华、许鞍华却使这个故事,像是他们生平故事和情感的投射。
叶德娴,生于1947年12月25日,母亲是细姨(妾)。少女时代,她当过化妆小姐、机场地勤,后来,和朋友到歌厅消遣,歌唱天赋被发现,成为歌手及演员。她的演艺生涯光彩夺目,个人生活却并不丰满平顺。

18岁时,她嫁给了骑师兼电影制作人郑康业,1973年,丈夫有了外遇,她提出离婚,但态度并不坚决——保持家庭完整对她更重要,有名无实的婚姻维持了7年后,他们办了离婚手续,郑康业移民美国。她后来说:“18岁结婚不是勇敢,是蠢。”
她和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也并不亲近。子女长大后去了国外,也难得和她见面。她常年独来独往,经常给周刊拍到独自用餐、购物的照片。最凄凉的是她对自己的认识:“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有些人根本不适合有下一代”,她也感慨:“不止男女之间,甚至任何关系,包括兄弟姐妹、子女,我觉得都太脆弱,我只知道要对自己好,一个人生活更好,有朝一日我过世,也不需要子女奔丧。”

但她生活里最传奇的部分,是她和刘德华的情谊。1982年,为无线拍《猎鹰》,她开始和刘德华合作。几次合作,培育出深厚情谊,她和刘德华索性认作母子。

《桃姐》是由刘德华投资。导演许鞍华筹不到钱,最后只好找到刘德华,刘德华应下,因为感念许鞍华当年对自己的提拔,另一层原因,或许是因为叶德娴,甘国亮说:“(刘德华)明知这部戏的焦点不在自己身上都肯拍。”后来,叶德娴因为此片获得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她演艺生涯里最辉煌的一笔,也有可能是最后一笔激荡。

知道这一切,《桃姐》中那复杂难言的部分,才明晰起来,Roger和桃姐,刘德华和叶德娴,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关系。影片中的感情,说是主仆情,说是母子情,却也更像是爱情,或者亲情,是不可能的爱情,以及不可能的亲情,或者兼而有之,很难明确定义。
而这种感情,因为当事人的身份鸿沟——就是电影中着意表现的那种鸿沟,变得连多想一点的可能都没有。能够允许的,只是桃姐的那种默默注视,那种欢喜,还有Roger面对自己母亲时的相敬如宾,和面对桃姐时的亲切自如。这种关系,也难免让人联想到叶德娴和刘德华的情谊。

影评人妖灵妖因此说:“不知叶德娴是在演桃姐,还是在演她自己。”
之所以让人产生“不知是不是在演自己”感喟的,还有叶德娴和许鞍华在平日里表现出的,对老年生活的忧思——叶德娴曾想过自杀,还设计了一种不用麻烦别人的自杀方式,拍完《桃姐》后,她决定身后捐出所有器官;许鞍华一直没买房子,和母亲一起租房居住,对老年落魄怀有深深担忧。
这种忧思浸透在整部电影里,通过养老院的破败杂乱,老年生活的单调贫乏呈现了出来,成为电影中最揪心的部分。

3
《桃姐》之美,在于生活细节。
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曾在许鞍华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得到过最完美的呈现。那部电影里,最吸引人的是阿贵母子的餐桌,他们每餐必有青菜,以及以鸡蛋为主料的菜肴(阿贵曾说她母亲教她用鸡蛋做菜,既经济且富有营养)——总是这样两个菜,后来添上阿婆梁欢送给他们的冬菇,有一次,一只小碗里,盛着一只冬菇——显然是上一顿饭剩下的,唯一一次有肉,是聚餐之后打包带回的乳鸽。但不论是吃饭吃菜,还是吃榴莲,或者一只柚子,乃至几牙月饼,母子两个人总是认真地感叹着:“很香啊!”

《桃姐》延续了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热心。片中的Roger和桃姐吃过好多次饭,Roger和桃姐的关系,是通过饭食表现出来的——桃姐从不上桌吃饭;Roger和桃姐的情谊,也是通过饭食表现出来的,在她住进养老院前夕,还为Roger煮了一大块牛舌,Roger的失落,是通过衣食住行的细节表达出来的,桃姐离开后,他连换洗的衣服都不够了。而Roger去养老院看桃姐,也都会带她去餐馆吃饭。

这是一部最简单的电影,却也是最复杂的电影。简单在它来自平凡生活,复杂在它用平凡生活,说尽了说不尽的日月流年,命若琴弦。
——End——

关注「大象电影星球 」(elephilm)回复“经典",获取更多影史经典电影解读
「大象电影星球」每天更新,保姆级解析经典电影和纪录片,每周二还为你院线电影扫雷。
-
稀里哗啦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5 19:35:37
-
豆友183774713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3 16:03:06
-
爱猷识理达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3 20:37:27
-
持盾小队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1 23:20:06
-
喃喃自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6 08:24:29
-
1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1 09:16:53
-
峰回路转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5 10:52:40
-
Ang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6 19:31:34
-
木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7 00:11:00
-
非诗而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6 14:41:44
-
此心安处是吾乡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17:14:35
-
贾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10:26:5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23:09:53
-
墨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22:05:37
-
市二宫剁椒鱼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22:01:19
-
西芹艾洛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21:56:55
-
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11:37:12
-
万一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8:05:16
-
执行可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7:08:15
-
[未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6:49:32
-
clapformil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6:38:23
-
余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6:10:20
-
一只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5:56:52
大象点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学季上线!「大象电影星球」002号影片邀你重返梦中学府
- 回望2023,当我们在看女性电影时在看什么? (5人喜欢)
- 「年度狠片」来袭!《涉过愤怒的海》抢先观影,这是唯一机会 (4人喜欢)
- 他们上珠峰“拼了命”拍出的电影,终于要上映了! (2人喜欢)
- 2021中国纪录片「年鉴」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