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聚十字架”和“五伤十字架”
在上古星占中,“五星聚”天象是“弥赛亚”降生的标志。

星空绕极而转,恒星位移不明显相对位置不变,肉眼可见变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五星加上日、月统称为七曜或七政,上古星占主要是以七曜变动占吉凶。天极观文明皆视北极星为“帝星”,星占中的“五星聚”概念,依据来自于“北极五星”(极星及周围的“四辅”)共聚于5~10度的天区之内,对应着四方邦国拥戴“天下四方之王”。依中国上古星占,五行星若聚集在二十八宿任何一宿5~10度的天区内,便可判为发生了“五星聚”,代表受各方拥戴的天命之王已降临。五星所聚星宫则各有对应分野。

波斯帝国及后来的罗马帝国星占,除座标系用黄道十二宫外,原理应大致相同。

罗马帝国奉基督教为国教后,早期的十字架上多保留有象征“五星聚”天命的标志。基督教后来称这是“五伤十字架”,象征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的五个伤口,很牵强,特别是最上面那个圆圈,无法合理解释。
基督教的迷信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一开始保罗创教时,认为耶稣肉体是人,灵则来自神。早期基督徒受罗马皇帝迫害,势力主要在罗马帝国埃及行省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基督徒非常激进,后来焚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受埃及“天人合一”的法老迷信影响,亚历山大的主教发展出了“单性论”:耶稣的人性和神性是一体的,是神而非凡人。圣母是无玷受胎。把圣母也当成“无罪”的神崇拜。当时的东罗马牧首认为耶稣只是灵来自上帝,玛丽亚也只是个凡人不能当做神来崇拜。但激进狂热的信徒们支持“单性论”。反对“单性论”的早期基督教后来传教到中国,称为景教。好几个世纪里,“单性论”曾数次被东罗马教庭判为异端,但基督徒的狂热和迷信愈演愈烈,欧洲天主教(大公教)最后完全接受了“单性论”和“圣母崇拜”。东罗马教廷则称自己是“正教”,转向斯拉夫人传教,发展成东正教。
迷信的根本原因,最初是受迫害者必须简单地相信:权柄直接来自上帝。
-
玲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6 19:17:14
感冒的河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浦宁路围墙5月13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8日 (2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4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8日 (5人喜欢)
- 巴海兄摄东塘村神帝庙土主节、古清溪寺游塘节、湖墩庙二清明小福王节、老吴王庙三月初八新菩萨像开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