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光
纵观天下奇才,每每感慨于《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固然如此,孤独寂寞亦袒露如此,恰如《增广贤文》所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世俗化(异化)的时代,唯有不负时光! 欲以吾心慰生平!是故无意于褒贬人物,唯道心之所向!
荏苒时光,历史犹留存,有屈子之“吾上下而求索”,有陶渊明之“悠然见南山”,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有眉仙之“此心安处是吾乡”,后人观之,其人宛如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论其词所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江海寄余生,却是孤独寂寞,“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喟叹,常见于世间,武林因此有金庸笔下的孤独求败,江湖因此有温瑞安眼里的寂寞高手……
赵梦頫《题归去来图》如此评价心中“但使愿无违”:“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后人多慕之,效颦惑蚩妍。终然不能去,俛仰尘埃间。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 无论是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以林黛玉之手写下的《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还是宋代陆游的《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皆是“千古高风说到今。”(曹雪芹《咏菊》)
越是到后来,不仅仅是陶潜之名节越高,而是名仕风流,越是契合士子之心,越是标高隐逸之风,于是超拔卓绝之势即为必然!
奇才必有奇情,故然后有传奇!奇才之所遇,大概率还是遗世独立! 对此可以酣高楼么?还是套用《哈姆雷特》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故作高深(随顺世俗)?还是一切从简(随心所欲)?这是一个问题?!
这是不是所谓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曹雪芹《咏菊》)
——非以之自许,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不算是一个问题了。

-
沧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5 14: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