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一档有勇气有担当的节目
6月29日晚,国内首档定位于人和公众领域对话、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对话的节目——《向前一步》在北京卫视开播。这档节目扎根于北京这片热土,初心纯粹,“所谋者甚大”。“让市民成为公民、让我成为我们,让孤岛连成大陆”,这档以公德心为初心的节目,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公民课堂”,仅从这一点来讲,就值得钦佩。
什么是“公民”?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真正的公民,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基本身份,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主体维度,成为中国人的现代形态。什么又是“公民课堂”呢?这就是《向前一步》所致力于打造的,我们在首期节目中已然能看到雏形。
《向前一步》前所未有地将演播厅设置在篮球场,主持人马丁开场就说,“请大家注意我们的脚下,这有一根线。它是篮球场的中线,代表了平等、分界和对抗,而在我们节目里,它又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做‘分歧线’。”这个场域的变化也是节目的创新之处。《向前一步》做到了“三个创新”,即“理念创新、立意创新、模式创新”,节目构建的场域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场域,虽然跨越分歧是目标,但是不强制、不强求、不搬演,实事求是。场域的变化是创新,“分歧线”的保留是胸怀,站在“分歧线”两端的是“矛盾双方”。这是一档正视矛盾、竭力解决问题的节目。
围绕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向前一步》中的内容选题紧扣基层工作与百姓生活,皆来自于在城市发展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与矛盾。节目首期聚焦天坛南里小区的“腾退”问题,来到第一期节目现场的100名市民中,既有天坛南里的居民,也有天坛街道的工作人员。“城市沟通团”成员则分别来自法律、媒体、心理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力求成员组成有“情”有“义”、有“理”有“法”。“沟通团”在节目中通过相关法律解读、规划设计图纸、实际走访等多方位的沟通,以期切实解决市民的核心诉求。
《向前一步》除了要解决本期选题中自建房征收的个体问题,也要完成打造“公民课堂”的使命。其实,一个真正的公民要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中的要素包括历史,包括世界、国家、社会、他人和自我。一个真正的公民要对历史有一种敬仰之情、对世界有一种尊敬之情、对国家有一种亲切之情、对社会有一种归属之情、对他人有一种同胞之情、对自我有一种认同之情。
本期节目一再强调天坛的重要意义,就是源自对历史的敬意与温情;城市规划师讲述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是强调对世界的尊敬之情;徐总工讲述自己与天坛长达几十年的羁绊,是对国家的亲切之情;其他律师、媒体人及调解人员的言谈,是对社会的归属之情;当事人的舅舅与当事人之间,是同胞的相护之情;节目最后从李先生本人的视角出发,构建起李先生对自我的认同之情。这些感情,正是一个真正的公民所应具备的。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一个家、一个国、一个世界,都是命运共同体。《向前一步》的目标在于“让市民成为公民、让我成为我们,让孤岛连成大陆”,相信随着人民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美丽北京、美丽中国,未来可期。
-
死于威尼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8 1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