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学舞蹈,但是我考不进一百名……
文/后浪老阿姨
一、
前些日子,一档被称为【天台告白】的日本综艺在朋友圈疯转引发回忆杀,未成年的学生们走上天台,当众进行告白,大喊“我!喜!欢!你!”这不就是我们年轻时最想做(但并没有什么机会实现)的壮举吗!

无关告白的结果如何,单单是学生带着羞涩却鼓足勇气大声告白的样子,就看得老阿姨我一颗少女心,再次萌动了起来。
这就是青春啊!!!
然后按照凡是火爆综艺,必有中国跟进的“国际惯例”,中国版天台告白《少年说》被搬上了荧幕。
没有青涩告白、没有脸红心跳、没有满心悸动……
有的是成长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的压抑;

以及,一如菜市场般讨价还价的现场。


一种既真实又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让老阿姨瞬间如醍醐灌顶。
没错,这特么才是老娘真正走过的青春。
二、
“考不进100名就别想学舞蹈!”
怕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改写好几句类似这样的语句。
在一场场亲子博弈的对局中,家长往往能以绝对的权力优势取胜,提出种种条件迫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然,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督促孩子学习进步,是为了孩子好。
但有没有人想过,孩子终有一天长大成人,不再以成绩论输赢。可一旦这样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习惯,那么亲子之间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你个不肖子,是不是想让我死给你看?”
“你要是和她结婚,我们从此就断绝母子关系!”
“我不离婚还不都是为了你,你就这么对我是吗?”
以上三句话的潜台词都是:
虽然你长大了,但是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顺着我。
所以,我们能在身边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即使在孩子离家很久之后,父母仍然保有对孩子的控制权。
他们会觉得自己应该帮孩子决定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该和谁结婚、如何抚养子女、住在哪里,要怎么过活。
事实上,在20年前,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就将这种行为非常形象且清晰地定义为一个词——
情感勒索。
三、
什么是情感勒索?
从亲子关系上来看,无论是威胁还是许诺,当家长把要求摆上台面的时候,孩子就可能已经陷入情感勒索中了。
情感勒索的后果并不仅仅是影响亲子关系这么简单。父母的出发点并不是恶意,仅仅只是因为父母重视自己的利益。孩子并不想承认自己与父母处于这种不当的关系中,但是如果不能审视和反思这段关系,亲子关系就不能回到坚实的基础上去。
四、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特性叫做——
自我完整性。
自我完整性往往意味着: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让恐惧主宰生活、敢跟伤害我的人据理力争、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不会让他人插手、信守对自己的承诺。自我完整性代表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
但情感勒索让我们难以捍卫自己心中的底线。
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是怕妈妈不喜欢;
想读一个喜欢的专业,但是爸爸觉得毕业后不好就业;
想去自己喜欢的城市、做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但是家中长辈认为那都不够稳定,都是在浪费时间……
你可以选择尊重你爱的人,不断妥协让步,但当你不断妥协的时候,也正在不断放弃了原始自我的一部分。
当一个人丧失自我完整性时,也丧失生活的平衡,一点一点地离开生活的中心。情感勒索让我们的世界显得更为狭隘。
伴随着完整性一起被削弱的还有安全感。
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会形成这样的认识:一旦父母开始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对自己毫不留情。随之而来的,就是亲子沟通受阻。
许多家长把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孩子隐瞒心事都归于青春期的叛逆在作祟。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拥有秘密的那一刻起如临大敌;还有一些家长乐于拿青春期作挡箭牌,期待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度过叛逆期。
反正不管你心中有千言万语,他们都可以一个句式来解答——
只要你……,爸爸妈妈就会……。
所以孩子并不敢向父母展露内心、也不肯在父母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亲密关系也就此被摧毁。
也许有人仍然愿意坚持说,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但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中提到:
当亲密关系和自我完整被摧毁以后,孩子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也就随之消亡。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陷入突如其来、有苦说不出的窘境。虽然孩子对家长心存怨恨却无法通过宣泄气愤和挫败感而获得解脱。因此,大部分受害者都压抑这些不快的感受,却导致它们以被压抑的形式浮现出来,如抑郁、焦虑、暴饮暴食、头痛等一系列生理和情绪表现,都是这些感受的间接表现形式,难以获得幸福。
当情感勒索的力量剧烈压迫孩子,导致内心强烈的情感激荡,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快疯了”。更加明显的是,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心理、情绪与身体是紧密相关的。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头痛、肌肉痉挛、肠胃问题、呼吸系统失调及其他疾病。我相信,随着情感勒索而来的压力和紧张,在其他宣泄出口被堵塞或关闭的情况下,将会通过生理病症显现出来。
五、
还有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情感勒索不只存在于亲子关系中。
“你要是敢离婚,就别想见到孩子!”
“我让你做那么多的工作就是在给你机会,你可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
无论是在亲密关系或是在职场社会中,情感勒索都有可能会存在。而一个习惯被情感勒索,失去自我完整性的人,有极大可能会变成一个习惯性去满足别人,为别人负责的人,继而沦为下一个情感勒索中的受虐者。
那么,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始终无法获得安全感,变成一个不断去满足他人的人吗?
如果这并不是诸位家长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么就从现在开始——
停止一切勒索行为,即便你以爱之名。

想要获取自由,摆脱情感勒索,请戳↓↓↓
京东 | 当当 | 亚马逊 | 天猫
-
艾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0 12:45:31
-
英特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17:48:02
-
63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8 17:49:20
-
piensalobi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7 12:59:33
-
砂糖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5 13:26:45
-
клóбн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5 10:42:24
-
月球少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4 10:19:0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3 01:20:05
-
口袋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2 07:07:47
-
전정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0 16:20:50
-
St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9 22:51:55
-
槿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9 15:29:58
-
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9 00:42:30
-
旅行者1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8 14:25:50
-
芙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8 13:10:47
-
Diviner-L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6 17:56:35
-
冷不丁想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6 11:25:51
-
细细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7:11:57
-
不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6:32:55
-
汗青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6:24:05
-
美劳教室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6:21:02
-
大海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6:16:35
-
ka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6:11:36
后浪生活教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关税战改变世界:普通人如何在秩序裂缝中重构财富心理 (3人喜欢)
- 书单丨牛马复工自我关爱指南 (10人喜欢)
- 是新的一年了!用扔东西的方式打扫生活吧 (7人喜欢)
- 什么样的年夜饭,让国宴名厨都赞不绝口? (1人喜欢)
- 焦虑的反义词不是“不焦虑”,而是“具体”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