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玩笑和漫长的白日梦
不知道为什么早上突然想起了一个叫马丽的同学。说同学也不太合适,因为我只把跟我同班过的同学叫做“同学”。这个女生是我高二隔壁班的,我是吊车尾24班,她是倒数第二的23班。这个同学最大的特点是长得特别像我高二的班主任张庆。但关键是我们班主任是男的,她是女的。所以我们班的同学看到她总会笑,然后回来议论说:“有个女的特别像阿庆!”并且我们班主任同时也是她的地理老师,想到这两个特别像的人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情景,那种氛围……啧啧,23班的同学是有福的同学!
高二是我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几乎都是生无可恋状态。我的记性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但是调动高二时候的记忆,一年半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事,但是全都朦朦胧胧的,像隔着雾,根本记不清。直到高二最后一个月搬了教学楼,换了教室后门口的位置,我紧绷的状态才放松了一些。选择和后门为伴单人单桌,目中无人的我完全没有活在别人的注视里的感觉,但是多多少少班里气氛还是有所微妙,起码数学老师找我发卷子,都有点忍不住笑。甚至,隔壁23班的同学,竟然会在下课后跑到后门来跟我聊会儿天?马丽同学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跟马丽聊天我也有点憋不住笑,因为真的像。后来聊多了也不好意思总笑。高二毕业那阵子是很神奇的一段时间,明明高三就在前头,同学们却充满了莫名的离愁别绪。快期末考试那几天,马丽几乎有空就来跟我聊会儿,有时和同学一起,有时自己一个人。她说:“高三分班,估计咱俩肯定能分到一起,咱俩这么有缘。”我嘴上说是,但心里想,根据我这么多次的分班经验,恐怕我俩肯定不能分到一个班,因为分到一个班的都是因为极偶然的原因,比如“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什么的。为了能分到一个班,在分班前刻意在一起,那么明显的企图,老天早就看出来了,一定不会成全你的,除非你是老师的孩子,开开后门。但奈何你不是。
高三上学第一天,我跟着人群去看墙上贴着的分班表。我习惯从后往前看,看了好久没看到自己,正担心校领导换人了不会分班的时候把我给忘了吧?没想到我被分到了文科1班——19班。我们班女一号,第一名,赵国琨,第二个就是我。再往后看看到了郭安娜,我心里合计啊,这俩都是老师的孩子,我竟然能和她们分到同一个班,看来我的运气不赖?再往下看,一直看到男一号李东奇那里,并没有看到马丽的名字。老天诚不欺我。
高三的时候我也碰到过马丽几次,从叫叫名字到点点头,最后四目相对的时候甚至有点莫名尴尬,所以我远远瞟到同学的时候都躲着走。高三结束也不知道她是考上大学了,还是复课了,听说她好像是学习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