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谁过日子都一样,那么不一样的是什么
公司食堂一群已婚妇女在聊天,围绕着一位年过三十的未婚小姑娘。
“如果换做我,就先找一个过着呗,说不定就过的挺好的,就算过不下去就再离婚呗,现在离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就这个年龄段,离婚没有孩子的都比这些不结婚的身价高“”
“和谁过都是过,过日子嘛,只要门当户对,三观一致就很好了。现在的小年轻,说什么没感觉,感觉又不能用来过日子”
“结了婚就知道了,过日子一回事,谈恋爱又是一回事。”
作为一位已婚有娃,接近中年的大龄妇女,我曾经也是这么被我妈教育的,现在我又想拿着这套理论去教育我小妹。
我决定和小树在一起时,我妈苦口婆心的劝,为此甚至几夜失眠。但最后我妈还是妥协了,我妈说:“我也年轻过,你的心思我都懂,只是怕你将来受苦,一结婚过日子你就知道了”
果然生了娃之后,家里经常出现小摩擦,和小树的冲突不断升级。为此我常常拿我当反面教材来教育小妹择偶时,一定不要被恋爱冲昏头脑。
但对于小妹正处着的男朋友,虽然我心里一百个不满意,却并没有棒打鸳鸯。因为小妹说起他时眼神透露出的东西我懂,就像我妈懂我一样。这一时的甜甜蜜蜜虽抵不上以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如果没有体会过却将是一生的遗憾。
贫贱夫妻百事哀,和谁过日子都免不了磕磕碰碰,发生争执,而所有争执的起因仿佛都不绕不开金钱的魔咒,但其实是金钱暂时遮蔽了争吵的根源。
吵架时,恨天恨地恨命运,恨自己瞎了眼睛嫁给身边的人。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平凡日子中相濡以沫的彼此扶携,是一个眼神的心领神会,是互相挂念互相心疼的那份温暖。我和小树争吵最严重时,冷静下来想到曾经甜蜜的日子怒气便能瞬间消失一半。
和小树谈恋爱时,他送给我最贵的礼物是一条价值200多块的银制项链,后来氧化变黑了,还有各种路边摊买来的小玩偶,我都用箱子专门存放着,来来回回搬家也没舍得扔。生孩子时,宫缩疼得在床上打滚,小树陪着我,哭得眼泪鼻涕稀里哗啦,说不出话来。出了月子,小树在上班时间跑去商场买了一副价值2000多元的钻石耳钉给我。我一想到这些钱可以买多少袋尿不湿和奶粉,心疼的说落了他好几天。
日子当然过得也很苦,带着孩子居无定所,心理失衡时抱怨几句是难免的。但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熬不熬得过去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都是普通人,和谁过日子都是柴米油盐,过不出诗意和画意来。但两个人的感情基础和互相信任却是日子得以维系的基石。看似我们都过着相似的生活,如同在同一个影厅看同样一场电影,但是感受却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