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晕的——第二十三周读书札记】
那种认为因衰老而失去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我们是因为失去爱而衰老而不是与之相反。——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么冷的初夏啊,阴雨连绵,冷风飒飒。我出差去北京,因为修高铁,火车居然降速了,要十个小时。很不巧和一个不算老的“奶奶”+小孩,挨到了一个车厢,偏偏这个小娃娃,还不到三岁,可能是车厢太憋屈,也可能是心情不好,从上车起,就开始上上下下,蹦蹦跳跳,喊喊叫叫,一直一直都不停歇,他的奶奶累瘫了,而我脑袋也变成了两个大。第一次这样无奈的和一个小孩关在这么密闭的空间里十个小时。她的奶奶一直在问火车怎么还不到站,其实我也一直在期盼。非常能体会家长的不易,小孩的不易,这无聊的火车“旅行”怎么这么煎熬。我在这种折磨的环境里,用了十个小时,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比海更深》。翻看微博记录,上次读同一作者的书《步履不停》也是出差在北京的路上。当时火车是六个小时,更加巧合的是,居然都是5月16日。
高铁,高铁快来吧!还好能有书陪伴我这煎熬的十个小时。
疲于生存,文艺的生活就枯萎了。

【144】《在美国钓鳟鱼》【美】理查德·布劳提根(陈汐/肖水译)
我赞美不了这样的作品,因为在他面前我的语言是苍白的。正是因为这个星球上有这样“非正常”的人类,才让我觉得在这里不会那么乏味。好的文学就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是大脑里幻化出来的美妙图景,我唯一想说的就是,太薄了,读的不过瘾啊。
《避孕药与春山矿难》
当你吃了你的避孕药
就像发生了一场矿难
我想着所有
在你体内失踪的人
“酒徒们的瓦尔登湖”
因为知道了布劳提根和冯内古特,心想还有这样的小说啊,我觉得这极大地影响了比如《且听风吟》和《一九七三的弹子球》。假如没有他们,我想或许就不会有那样的作品了。”
“他描绘的静谧、温柔又充满幽默的个人世界,是平凡作家模仿不来的。”
——村上春树

【145】《比海更深》【日】是枝裕和 (赵仲明译)
小说是电影的补充。因为看过电影,所以脑子里一直出现树木希林、阿部宽和真木阳子,反而小林聪美饰演的姐姐,没有太鲜明的形象。小说是先有了电影才写的吗?电影时间太短,有很多细节和人物的前传,没有办法呈现。
真是废柴啊!失意小说家良多,写出了一本获过文学奖的小说《两人餐桌》(后来文学奖还被取消了),之后十五年内再没写过作品,放不下身段接一些小活,幻想着买彩票赌博能赚大钱。抱着收集素材的借口在一个私人侦探所工作,但只是干一些调查出轨,拍拍照片的工作,挣来的钱基本都浪费在赌马上面了。如果这个角色不是阿部宽饰演的,还真是喜欢不起来呀。
良多和前妻本来是一对相爱的文艺青年,因为良多逃避家庭的责任,确实是因为因为金钱的关系导致了分离。如果肚子都吃不饱,文艺这东西也太奢侈了。小说里也透露了良多的父亲也是一个频繁出没于当铺和赌场的人,明明好好的工作,能力也强,就是不务正业啊。到老,良多的母亲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可这就是人生呀,如果你坐下来问问那些大肚便便的中年人,年轻的时候大多都有过梦想吧。可是上了年纪的人都在谈钱谁还提梦想呢?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大多数人不能成为***家,不能实现远大的梦想,可是日子还是会过下去。
是枝裕和就是善于塑造这些寻常人家的小人物,失意的,哀伤的,平淡又真实的人生,正所谓人间烟火的形状。
只有失去了才明白什么是爱。 有勇气成为他人的过去,才是成熟的男人。
幸福的东西,你不放弃些什么,你就无法得到它。

【146】《东京奇谭集》【日】村上春树(赖明珠译)
今年真是村上春树的电影改编年,刚有一部韩国导演的《烧仓房》去戛纳参加了,就又听说《哈那雷湾》改编成电影。村上春树真是文艺人的心头挚爱啊,因为他的小说重情绪不重情节,很难改变成故事性强的商业电影,要改编也是文艺片,可是那调调也太难捕捉啦。
可是还是有不少短篇小说被改遍成了电影呢(按照出品年份排列):
《且听风吟》1980年
《袭击面包店》1982年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1983年
《森之彼,向之侧》(《她的埋在土中的小狗》)1988年
《东京泷谷》2004年
《神的孩子全跳舞》2007年
《挪威的森林》2010年
《燃烧》2018年
《哈纳莱伊湾》2018年
一共五篇:
[偶然的旅人 哈那雷灣 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 日日移動的腎形石 品川猴]
那我就简单聊聊《哈那雷湾》简中译名为:《哈纳莱伊湾》。
幸的儿子十九岁时,在哈纳莱伊湾冲浪的时候遭大鲨鱼袭击,咬掉半条腿,惊吓溺水死了。哈纳莱伊湾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从那以后每年幸都会去夏威夷的那片海滩。幸有一点特长,可以将听过一遍的曲子弹奏出来,所以自己开了一家钢琴演奏酒吧。在某一年又去那片海滩的时候认识两个冲浪的青年,又偶遇了几次,其中一个问幸看没看见过一个独腿冲浪手。幸很奇怪自己为什么没有见过呢?幸在海滩上苦苦追寻着儿子的身影,是不是儿子的魂魄也在观望过母亲的身影呢?
幸每个晚间都坐在八十八个象牙色或黑色键盘前,几乎自动地动着手指。那时间里别的什么也不想,惟有旋律通过意识从侧房门进入,由彼侧房门离去。不弹钢琴的时候,她就思考秋末在哈纳莱伊湾居住的三个星期:拍岸的涛声,铁树的低吟,被信风吹移的云,大大地展开双翅在空中盘旋的信天翁,以及应该在那里等待她的东西。对她来说,此外没有任何让她思念的东西。哈纳莱伊湾!

【147】《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吕世浩
真的,这套书最有价值的是第一本的导言,听劝就好了。
【148】《白瓷之路》【英】埃德蒙·德瓦尔(梁卿译)
这周工作有点忙,周末还参加了公司的瘦身竞岗,所以没有读完这本,下周再续~~
【149】《剥肉桂的人》【加】迈克尔·翁达杰(金雯译)
这本自选集中的诗歌往往从意象和小事件出发,引出对于难以名状的美和孤立的书写,如人的抑郁和动物的悲痛。其中不乏有自述性质的诗,与诗人的家人以及成年和儿童经历有关,与父亲有关的尤其令人动容。翁达杰擅于勾勒日常生活场景,狗、儿子、女儿和妻子爱人间,无不关乎对空间的争夺,也无不关乎边界的消融,家庭矛盾总是与溶剂一般的气味、声音和体温共存。(这段是我抄的,因为真的没有触动到我的诗句,对于意象诗,大多数时候还是爱不起来呀。)
期待乐于分享的我和乐于阅读的你,都能收获到快乐。我的微信公众号:思维的馒头,我的微博:手拿破仑,感谢关注。
【下周书单】
【149】《白瓷之路》【英】埃德蒙·德瓦尔(梁卿译)
【150】《长眠不醒》【美】雷蒙德·钱德勒 (顾真译)
【151】《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日】村上春树(众译者)
【152】《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杨冰阳
【153】《小小小小的火》【美】伍绮诗(孙璐译)
【154】《大象》【英】D.H.劳伦斯(欧阳昱译)
【155】《厨房》【日】吉本芭娜娜(吴继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