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查看话题 >不那么悲惨的512
其实对于一个在四川、有震感、但是远离震中的我来说,512除了新闻报道之外并没什么特别痛苦的回忆。可能也仗着自己是四川人才敢这么把话说出来了。实际上,现在想起来那几天反而觉得是无聊的高中生活里特别有趣的一段时间。
512刚震的时候,可能因为离震源较远吧,大概快到两点半下午 上课了才感觉到。当时正在语文课前的朗读,作为一个学渣,我当然趴在桌上睡觉。我前面坐了一个将近两百斤的大胖子,我感觉到地震的时候我以为是他在摇我的桌子,他以为是我自己在抖腿。整个班上最先反应过来地震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大叫了一声地震啦,就跑掉了,留下一班一脸懵逼的同学们。老师跑出去之后发现我们没跟出去,又颠回来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喊快跑啊地震啦,我们才反应过来,呀,地震了。 和现在身经百震养成了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的佛系避震思维的四川人不同,在512之前几乎没感觉到过地震。当时都觉得特别新鲜,能在上课的时间里不用上课,而光明正大地跑到操场上去,还不是上体育课,多好玩啊!我们站在教学楼外面,地震还没停,明明踩在地上却和在公交车上一样晃呀晃的,一看教学楼对面全是玻璃幕墙的食堂,上面的玻璃也晃一晃的,玻璃上反射的影子也晃一晃的,觉得特别好玩。 当时还没有微博,没有地震速报台,手机一个月5M流量都用不完,学校领导自然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情况,但是也不敢轻易放我们回教室继续上课了。全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面三五成群地聊天玩耍,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慌张从教室跑出来的时候都没拿水,在烈日下呆了一个多小时候大家就渴得不行了,和教导主任玩起了捉迷藏想偷偷回教室坐着拿水喝。当然想要偷偷回教室的学生都被一个个拎回了操场,至于后来学校有没有给大家发矿泉水这事儿我忘了,似乎发了,似乎没发。 后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大概是大家纷纷掏出平时轻易不敢拿出桌肚子怕被老师没收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想汇报这个不用上课的下午的时候,这时候哪怕拿着手机凑到校长面前打电话都没人会没收你的手机了,但是大家却发现,电话,打不通,网,上不了,短信,也发不出去。快到下午放学的时间了,学校才允许我们回到教室,从教室的广播中向我们通知了这次的灾情,第一次知道汶川这个地名,也第一次知道“汶”是四声不是一声。然后学校就让家在市区的学生们通知家长来接回家了,听说那天晚上家在乡镇上的学生是在操场上面打地铺的。
第一次被放回家的时候隔了一天就被叫回学校上课了,结果上了一天时间到晚上的时候谣言四起,说筠连那边的蛤蟆还是老鼠来着全上街啦,有大余震呀,学校不敢怠慢,晚自习完了之后让我们去寝室拿上了枕头被子,全去操场上面打地铺去。说实话,全校同学一起在操场打地铺等余震,对于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特别有趣的晚上。平时玩得好又没住一个寝室的同学们都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摆龙门阵,脸上透出的全是好像在外出露营般的兴奋,操场上的探照灯把周围都照得明晃晃的,怎么看都是一个无眠夜。 后来大概是觉得这么多学生露宿操场不好管理吧,学校又开始通知,有家长愿意来接的可以走。我就打电话给我爸在夜里十二点把我接走了。从学校出来之后并没有回家,毕竟传说还有余震呢,于是我们直接去了一个我们市里老林业局的房子里,那是几排平房,就算余震来了比较好跑。大人们就在里面围着桌子打麻将等地震,我出去在周围转,从没有10点之后回家的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宜宾凌晨的样子,虽然和平时不太一样。 林业局在市政广场附近,那附近的街和人行道都挺宽阔的,出去转转发现路上睡满了人。讲究一点儿的搭了顶帐篷睡在里面,可能热得不行,虽然搭了帐篷还是开着门;不讲究的直接就带了几床被子和枕头席地而睡了,旁边加一盘蚊香。后来到凌晨四点过了,我爸他们打麻将都困了,胡乱吃了点东西就决定把局散了,回家睡觉。“要震就震吧,觉总得睡。”这可能是作为一个四川人第一次在地震面前表现出佛系思维。
再后来就是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我妈在做饭,告诉我学校通知放假三天,我欢呼了一声又倒回床上。大概唯一的悲惨记忆除了来自新闻报道就是那天下午拉着朋友想去献血结果因为刚满16岁身份证还没办下来没法献血了吧。 听我妈说当时地震的时候我家楼下在装修房子,钻墙的声音震天响,后来房子开始晃的时候我妈心想的是糟了,这该不会是要把楼钻塌了吧。跑去窗户往下面看,才发现一个个穿着睡衣的、光着膀子的人都在从楼洞洞里往外面冒,才反应过来是地震了,拉着我爸去厕所躲着。 余震的谣言传过很多次,每次都说是半夜要震。于是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我妈都带着我们家的存折和证件跑下楼,我爸懒得动,躺在床上看新闻,我就跟着我妈去楼下篮球场溜达。整个厂区的妇女们这时候几乎都聚集在这里,怀揣存折和证件,聊着各自打听来的余震的消息,还有喊不出门的老公,然后九十点钟的时候再回家睡觉,着实好玩。
前后一共放了四天假,学校恢复上课之后这件事也渐渐淡去了,只剩每天晚自习前新闻里的报到。于是我们又恢复到了两点一线之中。
-
不告诉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02 20: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