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血钻》
《血钻》这部电影以纪实手法讲述了非法走私钻石的故事。非洲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正在努力从卢旺达大屠杀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其留下的祸患还在时不时作威作福,此时钻石开采热出现了,似乎上帝都不给其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 众所周知,南非是目前全世界钻石供应量最大,也是钻石的主要来源国。南非钻石生意是逐渐走入佳境,并且很早之前已经形成规模化且合法的国际市场。然而,除了这些合法来源以外,钻石市场仍然隐蔽的流通着一些非法来源的钻石。 本片就是讲述这些非法钻石所引发的人性危机与人的绝地重生。 塞拉利昂是产钻石的国家。而故事发生时,其正处于内战时期,反叛军正奋力怂恿人民对政府进行反抗,并且他们为了逼迫人们加入他们的行列而对百姓进行烧杀掠夺,并逼迫孩子加入他们的军队。反叛军需要大规模武器,而支付武器的费用就来自塞拉利昂本地的钻石。他们将开采的钻石通过地下市场卖到欧洲正规流通市场,而从这个过程中盈利的钱供这些反叛军购买大量杀伤性武器来对付政府和百姓。 男主是一个从小生养在津巴布韦的白人。他九岁的时候母亲被奸杀,父亲被活活打死,没有家属照顾的他,只能靠自己生存,他很早就领悟了生存的丛林法则,尤其在非洲这片土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里不能讲人性,也讲不了人性。为了生存他做起了钻石走私买卖,与他勾结的是之前他参军时的司令。他们共同将塞拉利昂的钻石偷运到欧洲市场,并且卖给当时头号钻石供应商。 故事里的黑人男主在被迫从事寻找钻石的工作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枚价值连城的粉色钻石,由此引发了男主和反叛军首领抢夺事件。男主以帮助黑人找寻儿子的美名半威胁半哄骗,最后黑人决定带着男主去把那个埋在某处的粉色钻石找回来。 女主是一位人道主义记者,勇敢的她奔走于非洲的土地,通过揭露非法勾当来引起欧洲对非洲的关注。她找到男主,要求其与她共同揭露走私钻石的非法行径以努力解救非洲人民,男主对这个提议根本不屑一顾。他戏称,没有买卖就没有罪恶。若不是像她这样的美国女孩儿对钻石的需求,也许根本就不会存在非法走私钻石的行业。 人性的复杂往往无法用三言两语来加以描述。男主为了获得这枚粉色钻石,出卖了黑人的儿子,杀死了他原来的司令,然而在枪战的过程中他不幸受伤了。在最后关头,他将乘飞机逃走的机会让给了黑人父子,并且将那个要了他命的钻石给了黑人。最终黑人与女主终于将塞拉利昂非法钻石买卖的事实向整个世界揭露出来。而男主呢,一辈子想要通过走私钻石而离开非洲,结果临死时却忽然觉悟于自己属于非洲的这个存在事实。 男主的死亡与其说是悲剧,不如说是一种安息,他终于找到了身体与心灵的归宿。 因钻石而引发的悲剧仍然在发生,只要有需求,由此而来的杀戮走私永远不会停止。只要我们还在继续痴迷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那么悲剧将永远不会结束。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女主。为人道主义事业奔走的女主,曾孤身闯入爆发战争的阿富汗地区报道相关情况。她勇敢,果断,不畏强权的形象正好符合新时代女权主义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女主此种超越自身的存在去关怀众生的境界让人仰视,这是一种普通人所达不到的境界,只能遥遥膜拜。 最后,还想就意识形态决定人的思想谈一点想法。黑人的儿子本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孩子,直到被反叛军掳掠并且在日夜不断的被灌输异端思想后才变成一个杀人机器,幸好最终他被自己父亲的爱所感召并转变了回来。有时候对于一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我们不能一味去怪罪其本身,我们要知道有时候罪魁祸首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环境塑造了恶魔,社会应该是最应该被怪罪的东西,只怪社会是一个无形的虚拟的事物,所以我们无法在批判后直接让其承担责任。被意识形态控制的个人有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达到政治目的个人武器而已。 思想是一件极其可怕的武器,它的杀伤力比任何一件生化武器都强大而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