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剧场观赏记录
好久没记了,现在写下来,才不会忘记。
2018.01.10 KA Show by [Cirque Du Soleil] @Vegas ★★★

KA的设定是东方神话,订制的舞台很惊艳,而且允许拍照(但不能闪光)。杂技中一半的技巧并不觉得叹为观止,但的确技艺娴熟,有一种卖油翁唯手熟耳的悦目。但因为剧情——也可能是整个CES期间严重的睡眠不足,中途睡着了,再睁开眼睛,已经是惊险的高空长绸舞。多年春晚看下来,即便其他节目水准不稳定,杂技一直都是稳中求险,花样繁多,也许眼睛就这样养刁了。
2018.01.10 Zumanity Show by [Cirque Du Soleil] @Vegas ★★★★★

情色但克制,点到为宜,剧场中的互动都是增进同赏的夫妻情感的,还记得有一对结婚40周年来看的(城会玩!)。主持人当之无愧的台柱,恰到好处的调戏,每一次上锁链表扬部分的难度都很高。剩下还记得对身体控制绝佳的以为钢管舞男舞者,优雅有力,如希腊神话一般。
2018.03.03 红鬃烈马 by [中国国家京剧院] @HK ★★★★

一共四折:三击掌,别窑,武家坡,大登殿。
算起来只有武家坡一折卖于魁智李胜素的是行云流水的纯熟,其余的演员还都应该回去学学练练。越看戏越懂得——要抓紧时间看戏的道理,再过几年,中生代这一批一退,就告别剧场了。
2018.03.29 海鸥 by [立陶宛OKT剧团] @GZ ★★★

三个小时稍显太长,布莱希特式设置在疲惫的时候看比较难入戏。因为没看过原著一小部分梗的预埋没get到。主演情绪饱满,互动频繁,如果小剧场观看效果应该更好。喜欢结尾的点睛之笔,砰一声,“乙醚瓶炸了。” 一切喜剧的内核都是人生皆苦。
2018.05.05 Manon by [英皇芭蕾舞团] @London ★★★★☆

到晚了两分钟,第一幕是在电视屏幕上看完的,从第二幕才入场。如果再有机会,万万不能迟到。Manon从情节来看与茶花女类似,但编排宏大不少,之前看TamaraRojo的茶花女视频,主要是抒情,Manon的编排中决斗刺杀这些男演员挑大梁的段落都为全剧增色不少。第三幕虽短,但编排的很棒,回忆杀的气氛塑造到位,双人舞的互动流畅隽永,而manon和那位检察官的编排,充满暗示意味。女伶高田茜的表现超一流,立足尖向后滑步,每一次都超美。
2018.05.20 梦幻巴黎 @澳门巴黎人剧场 ★★★

酒店自己的show,基本可以理解为巴黎达人秀,有康康舞,有单人滑稽,街头篮球,小型冰上花滑,摩托飞车等。基本是大马戏的水平,舞台做的还可以,188一位的票价随便看看还挺爽的。摩托车水平很高。再贵就不值了。
2018.06.09 婚姻生活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

演员情绪饱满到位,但没看过伯格曼电影的话,会对这90分钟的双人戏有点迷茫。法语对白翻译的不太好,成篇成篇的放在LED上真的阻碍观赏。ps. 散戏见到很多六七岁的小孩,如今的父母我也是黑人问号脸。
2018.06.23 昆曲折子戏 by[江苏省昆剧院] @南京兰苑剧场 ★★☆

兰苑打卡成功。当晚一共四折,山门、张争耀讲书、钱冬霞寻梦、李鸿良醉皂。兰苑小剧场环境非常好,光线距离都很适合看戏,票也不算贵,80元可以看的清清楚楚。无奈看戏要趁早,现在的戏缩水不少,山门不带十八罗汉,醉皂不见书生,寻梦少唱了品令三月海棠等曲。至于讲书,不懂为什么要放这么温吞水的过场戏做折子。而且一下子看三个丑角戏,审美疲劳。
2018.07.21 Sleep No More @上海 麦金侬酒店 ★★★★★
当天状态很差,非常非常累,但还是被整个剧场的布置惊艳了,海上民国风还原的很好,尤其是医院药铺和那个红灯区一样的酒吧。演员大多舞剧出身,形体仪态都很好,没什么台词,看不出台词功力,不过饰演国王的那一位我跟着他“复活”还追到酒吧看着他唱完一整支歌,唱功也十分了得。百老汇功力名不虚传。而这种多主线交互式观看的方式,即便你熟悉麦克白,第一次也看不完全剧,需要几刷不断解锁——更何况这里的麦克白还做了好多改编呢。打算去NY再看一次,整体互动方式太有意思了,多种变化如黄蓉烧给洪七公的“玉笛谁家听落梅”。戏也演得挺有味道,值得回味。
洪七公道:“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这‘谁家’两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七公你考中了,是吃客中的状元。”
2018.07.22 三看御妹 by[绍兴越剧小百花] @香港屯门大会堂 ★★★★★
我看阿花三看御妹的视频,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再看阿花依然是风姿出众,表演到位,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越剧中生代,嗓子依然清亮响堂,如此状态保持,还可再追十年。而全剧团也确实很注重在香港的演出质量,给的阵容依然是十年前的原班人马,张琳得了梅花奖,还继续给阿花配着书童。这样的戏才叫看戏,尤其是现今,看一场少一场,要珍惜这样状态的阿花。期待能把全本情探、李娃传和梁祝也都看一次这样精彩的现场。
2018.08.30 CATS by [原版] @广州大剧院 ★★★☆
演员水平到位,现场伴奏加分,剧情本身的松散有了几分散文诗的味道,但这种不太紧凑的唱跳,让人有时候会容易走神。各花入各眼吧。
2018.12.02 妈妈咪呀中文版 @广州大剧院 ★★★★
译制片腔调的文戏太水,三位爸爸的选角太年轻了,但是唱功是真的好,而且歌保人。看的是广州站最后一场,谢幕之后的返场也相当走心了。
© 本文版权归 九霄云NineNi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