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 黑处有什么?
用一部国产电影的片名来概括一部美国电影的观感,也是开创了某种影评的写法(坏笑脸)。
国产低成本小制作电影《黑处有什么》被淹没在2016年众多的电影里,被很少人看见。巧合的是,两部电影主题相近,都是年轻女孩被奸杀的罪案,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没找到真凶,戛然而止收场的结局。
在《黑处有什么》里,一个懵懂女孩在蜜桃成熟期突然发现了外部世界充满了恶意的不安全感,埋伏在青春少女周围的黑暗让人惴惴不安,但也仅限于惴惴不安,这部电影无法给予更多面的思考,浪费了一个大好的片名。《三块广告牌》却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片名深入到了罪案背后,将视线牢牢聚焦置身于人性黑暗之中的人们,不依不饶地挖掘出这黑暗里到底有什么。
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密西里州并不是深南部,处于中间地带的它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为“边缘州”,但是故事发生地小镇里的老人不断提及南部,科恩嫂上班的店就叫做“南部魅力礼品店”,这是一个以南部传统文化为荣的小镇,南部传统是什么?南部早期的移民大多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比其他任何工业国家都要特殊的是,美国南部有着极高的基督徒人口,有些人还将其戏称为“圣经地带”。
但就是这个虔诚的信仰之地,人们也开始什么都不相信,科恩嫂扮演的米尔德里德用为纽约黑帮定立的法律条款怒怼牧师,将他视为同谋,米尔德里德的主角光环很容易让人忘记,这种愤怒其实已经失控,追随女主的主观镜头呈现,观众自然形成了意识的偏见,即使米尔德里德扔燃烧汽油瓶火烧警察局也没有人觉得不应该,这才是可怕之处,因为镜头的主观性引导,观众高度认同女主所做的一切。
直到她回忆起女儿出事那天发生的一切,人们才意识到,这出悲剧的发生和米尔德里德本人的关系更直接,如果她是一个好母亲,如果她不那么任性……即便如此,我们依旧站在米尔德里德的一边,我们对她的铮铮铁骨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这正是导演想要的,丧女之痛导致的米尔德里德的疯狂正在滑向更黑暗的命运的深渊。
在这个黑暗的深渊里挣扎的不止是她一个人,迪克森或许很蠢很坏,却对警长威洛比无比忠诚,在女主主观视角里,迪克森是个美国南部妈宝,而且具有所有坏警察的坏毛病,粗鲁,愚蠢,无理,外强中干,他只是一个“杰出”代表,整个警察局的人都在吃干饭,那么严重的案子没人想办法,都在等靠要,都在扯淡……至始至终,片子里你就看不到有人按照神探李昌钰博士的方式在破案,也没有无所不能的FBI出现帮助调查,人们寄予希望的警察局变成了只能巡个逻,查个酒驾,完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官僚机构,这种让人心一沉,完全无望的黑暗让小镇变成了一个孤岛,或者是某个无人关注的世界的尽头……
还有一种黑暗,属于深受小镇人爱戴的威洛比警长,在罪案发生的第一天,他也走在了死亡的阴影里,胰腺癌。人之将死,老之未至,妻子孩子马儿,每一样都难以割舍,却不得不告别。人之将死,罪案未了,英名尽毁,毁于一个强硬妇人的三块广告牌。英勇机智的警长威洛比用三封遗书回应米尔德里德的三块广告牌,一封写给爱妻,一封写给米尔德里德,一封写给他找到的能为这件事无怨无悔追踪到底的人——迪克森。
正是这三封信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是病痛折磨而死还是趁没有被疾病彻底击倒前自己杀死自己?威洛比做出了充满勇气的选择,正是这个选择,让笼罩在每个人头顶的黑色乌云变得透明,他选择放下只剩几个月的生命,替妻子选择了只留美好记忆,用为广告牌续费的方式让米尔德里德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里不对,也点醒迪克森,只要放下憎恨,他就可以变成一个好警察。
三块广告牌树起的仇恨,被三封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信打倒,原来闪耀在米尔德里德头上的主角光环转移到了威洛比头上,米尔德里德异于常人的坚强姿态固然震撼,但是威洛比才是好莱坞电影最心仪最传统的硬汉英雄,除了胰腺癌,全身上下几乎找不到毛病。这种美式高大全人物神一般的存在,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深爱米尔德里德的原因,因为她只是一个愤怒的母亲,她并不是什么英雌。
黑处有什么?除了那些属于暗物质的愤怒、憎恨、敌视、对立、偏见、冲突,还有包容、爱、和希望。
国产低成本小制作电影《黑处有什么》被淹没在2016年众多的电影里,被很少人看见。巧合的是,两部电影主题相近,都是年轻女孩被奸杀的罪案,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没找到真凶,戛然而止收场的结局。
在《黑处有什么》里,一个懵懂女孩在蜜桃成熟期突然发现了外部世界充满了恶意的不安全感,埋伏在青春少女周围的黑暗让人惴惴不安,但也仅限于惴惴不安,这部电影无法给予更多面的思考,浪费了一个大好的片名。《三块广告牌》却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片名深入到了罪案背后,将视线牢牢聚焦置身于人性黑暗之中的人们,不依不饶地挖掘出这黑暗里到底有什么。
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密西里州并不是深南部,处于中间地带的它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为“边缘州”,但是故事发生地小镇里的老人不断提及南部,科恩嫂上班的店就叫做“南部魅力礼品店”,这是一个以南部传统文化为荣的小镇,南部传统是什么?南部早期的移民大多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比其他任何工业国家都要特殊的是,美国南部有着极高的基督徒人口,有些人还将其戏称为“圣经地带”。
但就是这个虔诚的信仰之地,人们也开始什么都不相信,科恩嫂扮演的米尔德里德用为纽约黑帮定立的法律条款怒怼牧师,将他视为同谋,米尔德里德的主角光环很容易让人忘记,这种愤怒其实已经失控,追随女主的主观镜头呈现,观众自然形成了意识的偏见,即使米尔德里德扔燃烧汽油瓶火烧警察局也没有人觉得不应该,这才是可怕之处,因为镜头的主观性引导,观众高度认同女主所做的一切。
直到她回忆起女儿出事那天发生的一切,人们才意识到,这出悲剧的发生和米尔德里德本人的关系更直接,如果她是一个好母亲,如果她不那么任性……即便如此,我们依旧站在米尔德里德的一边,我们对她的铮铮铁骨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这正是导演想要的,丧女之痛导致的米尔德里德的疯狂正在滑向更黑暗的命运的深渊。
在这个黑暗的深渊里挣扎的不止是她一个人,迪克森或许很蠢很坏,却对警长威洛比无比忠诚,在女主主观视角里,迪克森是个美国南部妈宝,而且具有所有坏警察的坏毛病,粗鲁,愚蠢,无理,外强中干,他只是一个“杰出”代表,整个警察局的人都在吃干饭,那么严重的案子没人想办法,都在等靠要,都在扯淡……至始至终,片子里你就看不到有人按照神探李昌钰博士的方式在破案,也没有无所不能的FBI出现帮助调查,人们寄予希望的警察局变成了只能巡个逻,查个酒驾,完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官僚机构,这种让人心一沉,完全无望的黑暗让小镇变成了一个孤岛,或者是某个无人关注的世界的尽头……
还有一种黑暗,属于深受小镇人爱戴的威洛比警长,在罪案发生的第一天,他也走在了死亡的阴影里,胰腺癌。人之将死,老之未至,妻子孩子马儿,每一样都难以割舍,却不得不告别。人之将死,罪案未了,英名尽毁,毁于一个强硬妇人的三块广告牌。英勇机智的警长威洛比用三封遗书回应米尔德里德的三块广告牌,一封写给爱妻,一封写给米尔德里德,一封写给他找到的能为这件事无怨无悔追踪到底的人——迪克森。
正是这三封信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是病痛折磨而死还是趁没有被疾病彻底击倒前自己杀死自己?威洛比做出了充满勇气的选择,正是这个选择,让笼罩在每个人头顶的黑色乌云变得透明,他选择放下只剩几个月的生命,替妻子选择了只留美好记忆,用为广告牌续费的方式让米尔德里德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里不对,也点醒迪克森,只要放下憎恨,他就可以变成一个好警察。
三块广告牌树起的仇恨,被三封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信打倒,原来闪耀在米尔德里德头上的主角光环转移到了威洛比头上,米尔德里德异于常人的坚强姿态固然震撼,但是威洛比才是好莱坞电影最心仪最传统的硬汉英雄,除了胰腺癌,全身上下几乎找不到毛病。这种美式高大全人物神一般的存在,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深爱米尔德里德的原因,因为她只是一个愤怒的母亲,她并不是什么英雌。
黑处有什么?除了那些属于暗物质的愤怒、憎恨、敌视、对立、偏见、冲突,还有包容、爱、和希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