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体验悲伤
PTSD的心理学反应
地震、火灾、飞机失事、亲人死亡、不治之症等重大生活事件时,人们对应激事件出现"惊吓-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这样一个典型的心理反应过程。这是人们对生活事件的正常应对反应,只有当这种心理反应过程强烈时才属于病理性的。
妈妈去世39天了。
我在经历了最初的不接受、麻木之后,逐步过渡到体验各种纷杂的情绪、愤怒、悲伤阶段。
很多人都很关心也很想知道,在这个阶段,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自己的。
那就写写吧,希望对正在经历着类似的痛苦的人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不接受:救护车里,看着那仪表上的心跳为O的一条直线,我没有象电视电影里放的那样嚎啕失声痛哭,因为我不相信就那一条直线就代表妈妈已经离开,就代表我已经没有了妈妈。看着医生用手电筒照射她的瞳孔给我看,我还是不相信,我看不懂,我还在问医生“还有没有其他指标和数据可以证明她真的已经没有了?”我摸她的脸,她的头发,握着她的手,亲吻她的脸颊,久久的,久久的。后来,我对着玻璃棺材里的妈妈,和她隔着玻璃说话,问她是不是真的走了?还是只是睡着了?告诉她有谁来看望她了,告诉她大家对她的评价,夸她是多棒的人啊,多好啊,被那么多人尊重和喜欢,有那么多那么多人来送她。搬离开家的时候我还在问她, “妈妈,你到底有没有走啊?如果没有你一定要抓紧最后时间给我一个信号啊,否则等会火化了,就来不及了呀,很烫的啊”。放在家里接受大家吊唁的那两天,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她随时都可能坐起来,哪怕生我们的气怪我们怎么就稀里糊涂认为她已经走了。
麻木:放在家里接受吊唁两天。来了400多人,每来一个人,子女要磕4个头回礼。那两天我几乎一直跪着,这样计算来大概磕头近2000个,到最后后肩肌肉紧张酸疼无法放松。对每个人的询问,我很平静的、没有什么表情的,像反复放录音机一样叙述病情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的情况,报答大家的关心和震惊。很多人哭得比我伤心,在紧紧拥抱着我爱怜着我的时候哭得比我痛苦,而我则稳定地回抱着她们,抚摸她们的后背,轻声说“不哭,不哭”。大家都夸我很“坚强”,夸我长大了。那一夜,将身体蜷缩成一个胎儿状,在JEFF的怀里痛哭到要窒息,第二天继续平静的去回答别人的问题。出殡那天,我也是一直没有太大情绪反应的完成各种仪式、听捧遗照、购买骨灰盒、办理骨灰存放手续......那时,我觉得自己是行尸走肉。
强迫性正常:后来的两周,和爸爸两个人,长时间的谈心,从回忆妈妈最后几天的每个细节,到过去的每个想起的记忆。带着爸爸一起办事:销妈妈的所有银行帐号、保险、买新房子的家具、浴场洗澡按摩、拜祭祖先、寺庙祈福、冲洗照片、整理妈妈的书籍衣物和药品、整理打扫老房子的每个角落、去敬老院看望外婆。让身体动起来,让能量流动起来,消极的情绪不能郁结在一处。回上海后,很快恢复工作,开会、管理、咨询。一切似乎很正常。大家都说马老师恢复的很好了。
静下来的时候,各种消极情绪,登场了。
内疚感: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妈妈应该没有什么内疚了,后期各种方法的努力和心理处理都做了。求医问药、烧香念经、虔诚祈祷、细细回顾家庭系统中的夭折的哥哥姐姐,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成长让妈妈放心,倾听妈妈的感受心愿,告诉她治疗的每个步骤进展和计划。但是,在某一天开车上班途中,我在想妈妈,眼泪止不住的冲出来,内疚感来了。
我内疚我在2007年她刚查出这个病时,在她提出希望看看这方面的医学书学习一下这个病的知识时,粗心的将自己也特地卖来研究的《间质性肺炎》厚厚病理书给她看,让她从一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大概只有2-3年的生命,就清楚的知道这个病在国际上都是无药可治的,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因为我的粗疏,从一开始,妈妈就是在身体病情咳喘进行性加重和充满对死亡的悲观绝望双重痛苦中度过的。而这悲观、悲伤和绝望,对于本来已是“悲伤肺”的肺病人来说,是加重她的病情的。这部分心理的痛,她本是可以避免的,起码不会如她日记上写的“每一天,清醒的走向死亡”那么无望和无助。
我内疚可能是我把她转院到上海来求助是折腾她了,也许没有这样的折腾和波折,她在老家那个一个人的包间病房里,得到医院上下特殊的重视和照顾,所有的用药降低到最低,是可以静养多一些时间的。
我内疚联系救护车这件具体的事应该我自己亲手办理的,我不该交给不擅长这些的爸爸去做的,否则就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
我内疚在妈妈最后的一年我和公婆一起生活,没有坚持要JEFF请他们提前回去,让妈妈能和她最爱的楚楚和我多一起时间,也不至于她在日记上写“暑假女儿回来接楚楚,又有两天时间可以在一起了,真快乐,要珍惜啊!”
我内疚我作为70年代的独生子女,和父母年龄相差那么大,却接受他们为我的前途考虑到远离故乡的上海发展,从18岁大学离家后近20年那么少的时间和他们常相厮守,以至于每次回家都像做客。
.......
这个时期因为伤心一定会找出很多的内疚和自责,也因为这样的内疚和自责生出更多的伤心。EFT情绪取向婚姻治疗培训的老师刘婷博士告诉我,这样的内疚和自责背后,那个深层情绪还是悲伤,是不愿意接受她的离开,还是不舍得她就那么早的离开,所以猜想每个环节如果有一些不一样都能让她多留一些时间。而这样的悲伤是需要时间的。
愤怒:内疚后的几天里,我充满了愤怒,对医院、对医生、对120救护车、对老天爷的不公平、对妈妈自己的放弃、对JEFF、对楚楚、对自己。好大的脾气啊,说什么都招惹大发脾气。而这脾气几乎是全部很不幸的给了楚楚,她用她的不想学习和贪玩来招惹和承受我所有的脾气。我清楚的看着这些愤怒,清楚的看着可能带给楚楚的伤害,无能为力。我只是知道,这愤怒里一定有问题,而我一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也一定要处理好这愤怒,不能任着它控制我,不能让它再伤到我的楚楚。
刘婷老师说,愤怒只是表层情绪,愤怒的深层情绪是无助,还是源于悲伤的无助感,而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可以找回一些力量的,也是有方向有指向的,是可以减少一些无助感的,所以,很多人,在愤怒的冲着伴侣和孩子喊叫的时候,心底深处是那深深的无力无助感。
今天,为了帮助自己处理对医院治疗方面的愤怒,我专门去找了肺科医院妈妈最后的主治医生,真诚地说了自己所有对最后治疗的猜想、偏见和源于对医学知识无知而产生的疑惑,医生也很坦诚地一一做了科学的解释。看着他的眼神,我是相信他的,因为那眼神里是人性的关心,而不是畏惧病人家属秋后算账的戒备。听着那些解释,我是感谢他的,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心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愤怒释怀了,被放下了。我一直认为既有精湛的医术,又能同时重视病人感受和心理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好医生,是完美的医生。
后面,那个让我最最愤怒的120救护车,我会另外做处理,哪怕只是在自己的BLOG上宣泄一通。
最后,当所有的表层情绪全部过去,全部处理完毕,那最深最厚最重如黑墨般的悲伤就要正式到来了。而且,它已经来了,已经早已潜伏在我的心底深处。那里有一口深井。深井里有个孤独的1岁多的孩子,光着身子,坐在井底的黑暗中,在哭喊,他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别离开我,别走,求求你别走,求求你带我一起走,带我一起走吧,我一个人好孤独!”那个孩子,其实,一直的,就在那里,哭喊。只是,大多数时候我让自己忙其他的、正常的事情。我也不敢过多去看它,因为每一次,除了陪他一起哭,我毫无办法。
在眼泪中,
我看妈妈一生所有的照片。
我重读妈妈给我写过的近百封的家书。
我重看手机里一早就珍藏的妈妈在这两三年里所有的短信息。
我把爸爸妈妈的合影,妈妈和我的合影,全家的合影冲洗、放大、放得到处都是。
我认真反复地读亲爱的明艳和公老师借给我的《体验悲伤》和《西藏生死书》。
我用很多的时间把自己蜷缩在满池水的浴缸里,想象着自己重新的躺在妈妈的子宫里。
我用很多时间去睡觉,把自己缩成一团在被窝里,感觉自己重新回到妈妈的襁褓里。
我让自己尽快的睡着,这样可以少闭着眼看自己悲伤的心的痛,可以早一点在梦中见到妈妈。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f0820100h4d0.html
地震、火灾、飞机失事、亲人死亡、不治之症等重大生活事件时,人们对应激事件出现"惊吓-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这样一个典型的心理反应过程。这是人们对生活事件的正常应对反应,只有当这种心理反应过程强烈时才属于病理性的。
妈妈去世39天了。
我在经历了最初的不接受、麻木之后,逐步过渡到体验各种纷杂的情绪、愤怒、悲伤阶段。
很多人都很关心也很想知道,在这个阶段,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自己的。
那就写写吧,希望对正在经历着类似的痛苦的人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不接受:救护车里,看着那仪表上的心跳为O的一条直线,我没有象电视电影里放的那样嚎啕失声痛哭,因为我不相信就那一条直线就代表妈妈已经离开,就代表我已经没有了妈妈。看着医生用手电筒照射她的瞳孔给我看,我还是不相信,我看不懂,我还在问医生“还有没有其他指标和数据可以证明她真的已经没有了?”我摸她的脸,她的头发,握着她的手,亲吻她的脸颊,久久的,久久的。后来,我对着玻璃棺材里的妈妈,和她隔着玻璃说话,问她是不是真的走了?还是只是睡着了?告诉她有谁来看望她了,告诉她大家对她的评价,夸她是多棒的人啊,多好啊,被那么多人尊重和喜欢,有那么多那么多人来送她。搬离开家的时候我还在问她, “妈妈,你到底有没有走啊?如果没有你一定要抓紧最后时间给我一个信号啊,否则等会火化了,就来不及了呀,很烫的啊”。放在家里接受大家吊唁的那两天,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她随时都可能坐起来,哪怕生我们的气怪我们怎么就稀里糊涂认为她已经走了。
麻木:放在家里接受吊唁两天。来了400多人,每来一个人,子女要磕4个头回礼。那两天我几乎一直跪着,这样计算来大概磕头近2000个,到最后后肩肌肉紧张酸疼无法放松。对每个人的询问,我很平静的、没有什么表情的,像反复放录音机一样叙述病情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的情况,报答大家的关心和震惊。很多人哭得比我伤心,在紧紧拥抱着我爱怜着我的时候哭得比我痛苦,而我则稳定地回抱着她们,抚摸她们的后背,轻声说“不哭,不哭”。大家都夸我很“坚强”,夸我长大了。那一夜,将身体蜷缩成一个胎儿状,在JEFF的怀里痛哭到要窒息,第二天继续平静的去回答别人的问题。出殡那天,我也是一直没有太大情绪反应的完成各种仪式、听捧遗照、购买骨灰盒、办理骨灰存放手续......那时,我觉得自己是行尸走肉。
强迫性正常:后来的两周,和爸爸两个人,长时间的谈心,从回忆妈妈最后几天的每个细节,到过去的每个想起的记忆。带着爸爸一起办事:销妈妈的所有银行帐号、保险、买新房子的家具、浴场洗澡按摩、拜祭祖先、寺庙祈福、冲洗照片、整理妈妈的书籍衣物和药品、整理打扫老房子的每个角落、去敬老院看望外婆。让身体动起来,让能量流动起来,消极的情绪不能郁结在一处。回上海后,很快恢复工作,开会、管理、咨询。一切似乎很正常。大家都说马老师恢复的很好了。
静下来的时候,各种消极情绪,登场了。
内疚感: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妈妈应该没有什么内疚了,后期各种方法的努力和心理处理都做了。求医问药、烧香念经、虔诚祈祷、细细回顾家庭系统中的夭折的哥哥姐姐,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成长让妈妈放心,倾听妈妈的感受心愿,告诉她治疗的每个步骤进展和计划。但是,在某一天开车上班途中,我在想妈妈,眼泪止不住的冲出来,内疚感来了。
我内疚我在2007年她刚查出这个病时,在她提出希望看看这方面的医学书学习一下这个病的知识时,粗心的将自己也特地卖来研究的《间质性肺炎》厚厚病理书给她看,让她从一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大概只有2-3年的生命,就清楚的知道这个病在国际上都是无药可治的,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因为我的粗疏,从一开始,妈妈就是在身体病情咳喘进行性加重和充满对死亡的悲观绝望双重痛苦中度过的。而这悲观、悲伤和绝望,对于本来已是“悲伤肺”的肺病人来说,是加重她的病情的。这部分心理的痛,她本是可以避免的,起码不会如她日记上写的“每一天,清醒的走向死亡”那么无望和无助。
我内疚可能是我把她转院到上海来求助是折腾她了,也许没有这样的折腾和波折,她在老家那个一个人的包间病房里,得到医院上下特殊的重视和照顾,所有的用药降低到最低,是可以静养多一些时间的。
我内疚联系救护车这件具体的事应该我自己亲手办理的,我不该交给不擅长这些的爸爸去做的,否则就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
我内疚在妈妈最后的一年我和公婆一起生活,没有坚持要JEFF请他们提前回去,让妈妈能和她最爱的楚楚和我多一起时间,也不至于她在日记上写“暑假女儿回来接楚楚,又有两天时间可以在一起了,真快乐,要珍惜啊!”
我内疚我作为70年代的独生子女,和父母年龄相差那么大,却接受他们为我的前途考虑到远离故乡的上海发展,从18岁大学离家后近20年那么少的时间和他们常相厮守,以至于每次回家都像做客。
.......
这个时期因为伤心一定会找出很多的内疚和自责,也因为这样的内疚和自责生出更多的伤心。EFT情绪取向婚姻治疗培训的老师刘婷博士告诉我,这样的内疚和自责背后,那个深层情绪还是悲伤,是不愿意接受她的离开,还是不舍得她就那么早的离开,所以猜想每个环节如果有一些不一样都能让她多留一些时间。而这样的悲伤是需要时间的。
愤怒:内疚后的几天里,我充满了愤怒,对医院、对医生、对120救护车、对老天爷的不公平、对妈妈自己的放弃、对JEFF、对楚楚、对自己。好大的脾气啊,说什么都招惹大发脾气。而这脾气几乎是全部很不幸的给了楚楚,她用她的不想学习和贪玩来招惹和承受我所有的脾气。我清楚的看着这些愤怒,清楚的看着可能带给楚楚的伤害,无能为力。我只是知道,这愤怒里一定有问题,而我一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也一定要处理好这愤怒,不能任着它控制我,不能让它再伤到我的楚楚。
刘婷老师说,愤怒只是表层情绪,愤怒的深层情绪是无助,还是源于悲伤的无助感,而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可以找回一些力量的,也是有方向有指向的,是可以减少一些无助感的,所以,很多人,在愤怒的冲着伴侣和孩子喊叫的时候,心底深处是那深深的无力无助感。
今天,为了帮助自己处理对医院治疗方面的愤怒,我专门去找了肺科医院妈妈最后的主治医生,真诚地说了自己所有对最后治疗的猜想、偏见和源于对医学知识无知而产生的疑惑,医生也很坦诚地一一做了科学的解释。看着他的眼神,我是相信他的,因为那眼神里是人性的关心,而不是畏惧病人家属秋后算账的戒备。听着那些解释,我是感谢他的,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心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愤怒释怀了,被放下了。我一直认为既有精湛的医术,又能同时重视病人感受和心理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好医生,是完美的医生。
后面,那个让我最最愤怒的120救护车,我会另外做处理,哪怕只是在自己的BLOG上宣泄一通。
最后,当所有的表层情绪全部过去,全部处理完毕,那最深最厚最重如黑墨般的悲伤就要正式到来了。而且,它已经来了,已经早已潜伏在我的心底深处。那里有一口深井。深井里有个孤独的1岁多的孩子,光着身子,坐在井底的黑暗中,在哭喊,他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别离开我,别走,求求你别走,求求你带我一起走,带我一起走吧,我一个人好孤独!”那个孩子,其实,一直的,就在那里,哭喊。只是,大多数时候我让自己忙其他的、正常的事情。我也不敢过多去看它,因为每一次,除了陪他一起哭,我毫无办法。
在眼泪中,
我看妈妈一生所有的照片。
我重读妈妈给我写过的近百封的家书。
我重看手机里一早就珍藏的妈妈在这两三年里所有的短信息。
我把爸爸妈妈的合影,妈妈和我的合影,全家的合影冲洗、放大、放得到处都是。
我认真反复地读亲爱的明艳和公老师借给我的《体验悲伤》和《西藏生死书》。
我用很多的时间把自己蜷缩在满池水的浴缸里,想象着自己重新的躺在妈妈的子宫里。
我用很多时间去睡觉,把自己缩成一团在被窝里,感觉自己重新回到妈妈的襁褓里。
我让自己尽快的睡着,这样可以少闭着眼看自己悲伤的心的痛,可以早一点在梦中见到妈妈。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f0820100h4d0.html
-
Jenny不愿婷留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1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