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杂读记
新年的第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没太大感觉。
本月读书基本是顺着上一年的惯性读下来的,因为想读的太多,强迫自己先把手头的读完,同时又有不断的新书出现,真是书海无边啊!
本月读完四本书:汪曾祺《岁朝清供》、马克斯·布鲁克斯《僵尸生存指南: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利昂·P. 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中国政治通史》系列第七册《恢宏与草味的元朝政治》。
◆《岁朝清供》
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亲切又动人,总能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发现意想不到的美。这种文字能力,是天生的才能,不是任何雕琢能做到的。暂举几例:
《夏天》一文中,写吃西瓜:“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种凉意,只要是经历过的人,似乎又重新感受了一次,读来浑身舒爽。还有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率真的可爱!一点都没有文人的矫情。
《晚饭后的故事》一文开头:“京剧导演郭庆春就着一碟猪耳朵喝了二两酒,咬着一条顶花带刺的黄瓜吃了半斤过了凉水的麻酱面,叼着前门烟,捏了一把芭蕉扇,坐在阳台上的竹躺椅上乘凉。”简直令人神往!
老先生的很多文字,是有着深刻的生活阅历和体悟才能写出来的。
比如《随遇而安》中写到: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冬天》中写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八个字,让我回味了很久。在小时候家里晚上还会经常停电,一停电,世界忽然安静了,外边是无边的黑夜,只有家里点着一支蜡烛,黄色的烛光摇曳着,家人围坐着,不说什么话,也让人感觉温暖。
关于写作,在《小说笔谈》中老先生说了一句简单的话:“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惟一标准,是准确。”当作为所有写作者的警句。
◆《僵尸生存指南: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
这本书就是当作休闲读物闲翻的,里面介绍了如何选择武器,如何处理一些情况以及如何重建家园,虽无特别的意义,聊胜于无。读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的问题反而不是武器之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出现僵尸,每个人的可选项都是有限的,即使知道什么武器有用,未必能找到或者说未必能活着拿到,拿到了也未必能使用的如理想中那么好。我一直思考的是人类合作的可能性,作者后续也提到了,必须是一个组织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人类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吗?历史上,人类遭遇危机时,总会合作,即使如二战影响范围这么大的灾难。但涉及到僵尸问题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了。战争中总有敌我双方,但在僵尸世界里没有,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敌人,不论是趁火打劫的人还是有可能变成僵尸的人。僵尸病毒使得人类的任何规则都变得没有意义,人类真正进入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什么亲属、血缘都不再重要,除非你不介意自己变成僵尸。唯一能让人类重新团结的因素是发现了疫苗,可以治愈僵尸病毒,否则任何措施、规划、道德都是空谈。但如何制作出疫苗,如何让有疫苗的消息让他人知道且不危害疫苗的存在,如何让所有人都享受到疫苗,这些可能是更难的问题。我可能属于悲观主义者,对人性从不抱什么希望。真要发生了全球范围内的僵尸病毒,反正我也不会活太长,不操心了。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
“意识形态”是我十分厌恶的一个词汇,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是见太多了,或者是借“意识形态”之名作恶者太多了,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自动的污名化。说实话,本书是我咬着牙读完的,我不断告诉自己,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我厌恶的那些内容,还有其他的可能,读完本书,能把自己知识上的一块缺陷补充起来。本书我2015年就想读,拖了几年,终于鼓足勇气读完了。说实话,收获还是可以的。
意识形态,这么抽象的一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作者对其特征作了概括:第一,虽然“意识形态”一词经常被用在其他背景中,但它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术语。第二,意识形态包含了对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个未来被描述成在物质上优于现状;而且根据意识形态的说辞,这个值得期待的未来境况通常在人的有生之年可望达到。因此意识形态的另一显著特征便是:它提供了希望。第三,意识形态是行动导向的。它不仅描述现实状况,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达成目标所必须实行的明确步骤。第四,意识形态是群众取向的。最后一点,由于意识形态是以群众为对象,因此通常是以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简单语词来陈述。基于同一理由,意识形态在语气上通常是鼓动性的,鼓舞人们尽最大的努力来达成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目标。这种群众诉求本身就暗示了对人类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改良生活的能力所抱持的信心;就此而言,所有现代社会都是民主的。
了解了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对于理解一些政治行为十分有帮助。作者按照政治光谱的分类法,将现有的意识形态从左到右做了分类,分别是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温和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反动主义者。这种分类的基础是人们对现状的态度以及改变现状的方向与手段的差异。基本上包含了现有的所有政治派别及改革路径。本书讲的不是很深,基本上属于普及系列,读起来也很顺畅。以后估计不会再读此类书了。
◆《恢宏与草味的元朝政治》
政治通史读到了元朝,看到了一点胜利的曙光,虽然后续还有四五本。元朝统治不足百年,始终未能脱去其粗野的部落习性,无法摆脱原始牧民圈地夺利、不求长远的习惯。很多统治者对于统治技巧毫不在意,始终以狭隘的民族意识为传统,最终把自己逼到了穷途末路。
一月读书似乎偏离了年初的读书计划,实际上没有,因为在读的其它书,有点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读完的。
一月在读的主要有:
●《资治通鉴》 刚读到第七十九卷,大概四分之一吧,需要抓紧了。
●《哲学起步》、《穿越平行宇宙》 这种纯粹哲思类的书结合科学类的书一起读,会有很多惊喜,很让你偶然间想到很有意思的东西。这是我喜欢阅读的理由之一。
●手里还有理想国系列、大家小书系列想读,一本一本来吧。
坐觀千江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不完的书:七十多家出版品牌2025年期待新书选 (1人喜欢)
- 2024年读书总结及好书推荐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