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情歌圣手周兴哲,想做新世代的周杰伦 | 着调专访
2018年,大多数在1995年出生并在正常年纪上大学的青年将面临毕业,步入社会。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音乐人,也是1995年生人,不过他已经发行三张专辑,谈了三个女朋友。有人说他长得像金秀贤,有人又觉得他小巧的眼睛里有林俊杰的风采。

总是西装革履,人也显得有些老成,周兴哲的衣柜里曾经都是西服衬衫。年少时赴美留学,音乐陪他走过孤寂时光。初出茅庐的2014年,他为电视剧《十六个夏天》创作的片尾曲《以后别做朋友》,成为当年的大热情歌,“以后别做朋友/朋友不能牵手/想爱你的冲动/我只能笑着带过”,成为陪伴怀春少男少女的经典情歌。

如今他推出了全新创作专辑《如果雨之后》,继续吟唱爱情里的悲欢离合,20出头何以成为情歌圣手,让我们在周兴哲的着调专访里,一窥答案。
采写:麻乐

成熟的鲜肉
“我好像给大家第一印象都是非常的老,但我其实还蛮年轻的。”周兴哲出生在1995年双子座与巨蟹座交替的6月22日,他说自己既有成熟的一面,也可以有很小孩的一面。
采访中,周兴哲声音低沉,熟男味道弥漫,而他作品里的唱腔又高亢昂扬,嗓音也体现着这种两面性。
这个年纪的男孩,也听着周杰伦、林俊杰音乐的长大。8岁起学古典钢琴,12岁便赴美留学,不太会讲英文的周兴哲,沉浸在异国他乡的孤单里,弹钢琴成了他排解忧思的管道。“因为语言不熟,交朋友比较难,那时候很喜欢弹钢琴,因为觉得钢琴有家的感觉,能得到安慰,就开始慢慢写歌,也受像林俊杰、周杰伦情歌的很多影响,也想要写自己的歌曲。”

学古典钢琴时,心里并没有真的喜欢这个技艺,直到在美国读书,开始对流行情歌有了感觉,尝试写歌,周兴哲才感受到了玩音乐的乐趣,同时坚持学习着古典音乐,这也为他现在乃至将来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底。
周兴哲小小年纪就有了“美国梦”,殷实的家境让他的梦顺利实现。这段美国校园里的青春期里,周兴哲学会了独立,“(去美国)算是我父亲对我最大的投资,特别是住校,从有室友到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规划自己的生活、时间,让我变得比较成熟,所以大家会觉得我不像22岁,可能更了解自己想走的路。”
于是他16岁就与音乐公司签约,专供词曲创作。他希望自己从词曲起步,磨炼创作本领,再一步步做起歌手,成为一个可以表达自我的音乐人。

伤情的“雨之后”
周兴哲在台湾和马来西亚的人气格外高涨,他已经多次在马来西亚举办个唱,一次演唱会中慕名而来观演的观众接近1万。反倒中国内地还是他未大肆开垦的一块处女地。今年1月初浙江卫视《梦想的声音》里,周兴哲露脸献唱,这是他第一个正式的公开曝光。


虽然不同地区,周兴哲经历着人气的冰火两重天,但在内地的新人姿态,倒也让他自在。“因为可能没有那么多人认识我,就觉得自由自在。”他为新专辑《如果雨之后》特地来内地宣传。
“我想表达的是,’雨’代表悲伤的心情,分手后的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心情?所以专辑从第一首歌,就是在讲刚分手的第一天,心里依然爱着她;第二首歌《易碎品》希望可以不要再想她,渐渐地铺到《如果雨之后》,是主打情歌,持续在悲伤,泪还不停流,你很想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我已经准备好可以再次和你在一起,你还爱我吗?——类似这种心情。”

摄影:钟俊豪
爱情,是周兴哲当下创作的重要养料。他谈过三段恋爱,其中的酸甜苦辣,都被他写在歌里,而这也恰恰是华语音乐里最讨巧的音乐类型,亲身的经历,恰恰契合了市场的口味。
《如果雨之后》英文名为“The Chaos After You”,直白点名专辑在讲“与你分开之后的一团乱麻”,不过专辑也并未一味消沉下去,最后《我知道我要笑》鼓励情伤里的人重整旗鼓。而一手跟许玮甯合唱的《黏黏》也是甜得发黏,“这首有点像是回忆以前的快乐,或者是未来希望的样子。”

活力的青春
音乐之外,182cm的周兴哲还是个运动达人,高中时他是学校冰上曲棍球队的成员,回到台湾,他打起了篮球,如今篮球也是他的消遣方式之一。他还会下西洋棋,读书时得到过年纪组西洋棋的冠军。
周兴哲兴趣广泛,最近一两年让他迷恋的,是手表和酒。这一有些“中老年”口味的喜好,再次印证周兴哲的老灵魂。

摄影:钟俊豪
怎么会喜欢收藏手表?!“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表可以代表这个人很多的喜好或者个性、品位。”他喜欢劳力士的隽永质感,他还想到自己的这些表,将来传给孩子,不失为一种“家庭宝物”。
周兴哲现在也常常戴表,“我觉得不是成熟,而是有品位的一件事情。”他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是个有偶像包袱的人,虽然着调专访中,他解释自己在开玩笑,但他面对公众的形象,总是挺拔而精致,彬彬有礼,不见杂乱。“我平时喜欢比较街头,简简单单的,牛仔裤,白体恤。”街头穿着搭配手表,周兴哲觉得这是潮流。

《如果雨之后》里,他继续把玩着EDM这一风格,当起了制作人,亲赴瑞典找EDM领域的佼佼者来操刀新作,企图做出华语区最具品质的EDM。许多乐迷在音乐app评论区留言,称《如果雨之后》是听感与欧美EDM看齐。

周兴哲创作的旋律悦耳,《如果雨之后》、《I See You Everywhere》、《永不失联的爱》都体现着他对旋律拿捏的独到。他说这跟他高中时喜欢听爵士乐,一直坚持学习古典乐有关,这些积累影响他创作的旋律美感。
出道4年,周兴哲意识到,做歌手绝不是自己高中时想得那样简单——写歌、发上网就万事大吉。他发现做音乐是个流程特别庞大的工程,每天成百上千的新歌传到网络,让自己的作品突围是有难度的事,而新专辑发行时,又遭遇林俊杰、张惠妹等前辈歌手新作夹击,周兴哲倍感压力。
“未来的每一步骤都要很小心地往前走。”周兴哲现在的愿望是在内地收获更多的歌迷,与歌迷同场大合唱,是他获得成就感的源泉。

叫他挑一个华语男歌手作为自己的职业榜样,周兴哲选择了周杰伦。“因为周杰伦不只是音乐上有作为,他在戏剧有自己执导的电影,我也想在戏剧上走出一条路。”作为95后,张学友、刘德华在他这个世代的年轻人中影响力渐渐削弱。
周兴哲希望自己也能引领一个潮流,“我希望电音可以代表周兴哲的一个音乐走向,因为它很代表我们现在年轻人的热情、态度,我希望可以把它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