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
查看话题 >大唐王玄策在印度的二三事:礼佛、战争与糖
我叫王玄策,洛阳人,曾经做过融州黄水县令。也许是因为从小与佛有缘,以后竟然有机会四次到达佛祖的土地。

我的出使,和之前声名远播的玄奘法师有关。法师历经劫难,到达摩揭陀国后,戒日王对他礼敬有加,并向他询问大唐人物。玄奘法师以太宗皇帝的事迹应对。戒日王听后,很是感慨,于是致书大唐。太宗派遣梁怀璥为使者前往摩揭陀访问,戒日王又派遣使者随同梁怀璥前来。也许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摩揭陀国的联系,太宗决定派遣使臣送摩揭陀使者回国。而我,竟然有幸成为使团副使,跟随李义表前往五印度。贞观十七年(643)三月,我们开始了西行。

道流沙,越葱岭,终于抵近佛祖的故乡。从此开始,佛祖的遗迹、佛传的故事越发增多。在乌苌国,我观看了佛足迹石。到泥婆罗,则观赏了阿耆波沵水火池……辗转数国,我们于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到达摩揭陀王国。盛大的欢迎仪式在摩揭陀都城举行。拜访国王、贵族,不时也有贵族来访,这是生活的日常。当然,也少不了瞻仰佛祖的圣迹,以及同高僧大德谈经论道。在这里,我们遇见了一个不同于大唐的衣冠国度。时间很快,又一年就过去了。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九年(645),我们依然在摩揭陀四处巡访,当然,有时也要做些正经事。一月二十七日那天,我们先去了娑罗林礼拜佛祖涅槃像。然后,我们去到了佛祖生前说法的耆阇崛山,在这里,我们将勒碑歌颂大唐帝国声威远播。碑铭早在年前就已经准备就绪,今天,是仪式举行的日子。此外,维摩诘故居、佛度鸡越吒处,都留下了我们巡礼的印迹。在维摩诘故居,我做了一件事——用记事的笏板测量其尺寸,不知是无意还是巧合,故居地基四边均为一丈,所以我们称呼它为丈室,又称为方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先后出使五印度,也算薄有寸功,但是后人并不太记得我。可是这件不经意的小事,却让“方丈”一词流传久远。不知这是不是我和佛法的独特缘分。
我们在摩揭陀的最后活动,是在摩诃菩提寺,勒碑,然后踏上返程的路途。在摩诃菩提寺的那段时间里,宋法智绘制了许多图样,没有想到后来竟然也在大唐流传开来。回国的路途中,我们经过了瞻波国,那里有一大头仙人的圣迹,我们当然免不了也得去看看了。旅途的闲暇时刻,当然也应该做些学问。我曾经依据婆罗林的碑铭,考证出佛祖灭度至贞观二十年已经1212年了。 从出发之日算起,我们离家整整四年了。我以为,这是我离佛的故乡最近的日子,以后没这样的机会了。

没想到,回来没多久,我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这次,我的目标还是摩揭陀国,只是,任务变了。这次,我得去寻求制造蔗糖之法。因为上次出使顺利,这次,我成了正使,蒋师仁作为副使配合我的工作。
行走的路上,当然免不了也得赏玩风景。就如在毗钵罗山五百温泉,我们就下去好生体会了一把,以洗去旅途的艰辛。又一次,我们经过泥婆罗国,踏上去往摩揭陀的行程。只是,行走在中途,我们听说戒日王已经去世。我在心底默默哀悼这位伟大的印度之王,同时预想着这会不会给我的出使带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终于,麻烦还是找来了。这时的摩揭陀,已经无法维系原来的统治,继承戒日王王位的,是阿罗顺那。摩揭陀的大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可是,他竟然发兵攻打我们,还扣押了我们的使团。幸运的是,上次到摩揭陀的经历帮助了我,我和副使蒋师仁顺利逃脱,免除了被羁押的困境。但是,新的困难摆在了我们面前,是就此折返大唐?还是想些别的办法,继续完成使命?
也许是感同身受,在刚刚逃离的日子里,苏武、傅介子、班超、常惠等以前在史书中人物,他们竟然鲜活起来了。我想,我知道答案了,我得效法先贤,完成使命。但是前路已经无法继续,于是我和蒋师仁商量,暂且回到泥婆罗国,说服泥婆罗国王借兵给我们。贞观二十二年(648)四月,我们到达泥婆罗,国王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处境。我向国王借兵,希望能够攻入摩揭陀,救出大唐使节团。当然,我迎合了国王的野望。我说:“摩揭陀现在虽然还有数万兵马,但是却分散在各个城市。力分则弱。如果您能借给我军队,我还可以发挥大唐的影响力,向周边国家一并借兵。可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这正是天时啊。而且,我对摩揭陀的山川形势也比较了解,能够得地利之便。况且,阿罗顺那继承王位后,国内贵族多有不满,正可联合他们,里应外合。如此说来,人和亦在我方。您一出兵,则大事可定。这正是您统一五印度的好机会啊。”我的话鼓起了国王的野望,我们一拍即合。泥婆罗国出兵七千,我又从吐蕃借得千余人。另有迦没路国也派了援军。蒋师仁作为大军先锋,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场远征就这样开始了。结果正如我向泥婆罗国王说的那样,摩揭陀的贵族有人悄悄联系了我们。不久,我们就攻入了阿罗顺那的宫殿,杀敌三千余人,俘虏阿罗顺那及士兵万人。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啊。灭国,我在心里畅想着回国后应该能升一升官了吧。

另外,一位颇具神通的婆罗门也被俘虏了,他叫那罗迩娑婆寐,他擅长配置各种药物。于是,我想将他推荐给太宗皇帝。这时的我,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人竟然使我的仕途受阻。
阿罗顺那已经被俘获,当然要送往长安献俘。但是我的出使任务并没有完成,精通制技艺糖的工匠,还在寻找之中。工作之余,当然还得访查下佛祖的遗迹。这不,我又到了拘尸那国了嘛。据说这里有佛足石样。对于这样的圣迹,当然得绘图拓印带走,以作为中土佛迹的样式了。贞观二十三年(649)带着制糖之术,我经吐蕃回到了大唐。这次出使颇为惊险,我也获得了提升,官职为朝散大夫。
遗憾的是,没过多少时间,太宗皇帝死了。那罗迩娑婆寐制作的长生之药没有帮助太宗皇帝获得长生,反而和太宗的死有些许关系。于是,我的好运也到头了。高宗皇帝继位,我曾短暂做过和籴副使。不过我觉得那罗迩娑婆寐制药之术实在神奇,于是再次向高宗皇帝推荐他。可却因此被朝臣讥刺,也只能继续在官位上沉沦了。

直到新的出使任务来临,我的名字才再次在文武百官耳边响起。显庆二年(657)三月,我的官职又变了,这次是右骁卫率府长史。我将以这个官身再次出使印度,将佛袈裟送至娑罗林。这次出使,是与佛的再次结缘。泥婆罗阿耆波沵水火池、孤山、娑罗林、维摩诘故居、瞻波国大头仙人、摩诃菩提寺、罽宾佛足迹石、乌苌国佛留影窟、佛足迹石、龟兹国苏巴什佛足迹石……多少处重游,多少处新路途,这是多么难得的佛缘啊。显庆五年(660),我回来了,还给高宗皇帝带来了一宝物——乌苌国佛顶骨。

龙朔元年(661),从第一次出使记起,已经快二十年了,我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前往那片佛的故土,我想将自己的三次经历写下,一为纪念,一为留存,就叫《中天竺行记》吧。当然,只有文字可不行,礼拜了那么多佛祖遗迹,当然得有图有真相了。更何况,之前出使时还有宋法智那么的绘图高手,怎么也得给我的书里配上些图吧。
没想到,两年后,我将再次启程,这次还是去摩揭陀国,新的官职——左骁卫府长史,新的使命——追玄照法师回国。没想到,居然能够在异国碰到家人,在占部信者寺,我碰到我的侄儿智弘律师。同玄照、智弘相会后,我们准备经吐蕃回国。想想自己四次出使经历,怎么能不留下点什么呢。在吉隆宗喀山口,《大唐天竺使出铭》将是最永远的纪念。

回国后的日子,还是和佛断不开联系。在洛阳,我指挥督造了敬爱寺塑像。又在龙门石窟造了弥勒像。为什么是我呢?宋法智已死,那些佛祖故土的造像艺术,我应该是最精通的了吧。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追忆那些来往在佛国的时光,忆起那些诘屈的国名:波罗痆斯国、屈露多国……我也会记起那些听来的与佛有关的故事,那些与佛有关的遗迹:阿育王太子驹那罗复明的故事、龙树菩萨化成的龙王宝塔、龙树菩萨建七百塔遗迹。
今我已垂垂老矣,不知《中天竺行记》是否能流传后世,后人是否能记得那一段光景。
参考文献:
冯承钧《王玄策事辑》、孙修身《王玄策事迹钩沉》
知道不知道系列:

-
我路子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2 09:51:38
-
晨赫渡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6 23:08:04
-
隐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6 22:06:06
-
APTX486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2 00:14:08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04:14:02
-
Alr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3 18:03:43
-
Drowsin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2 23:29:02
-
李子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9 17:41:02
-
嘶、太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8 20:23:02
-
garyliug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5 23:17:25
-
云梦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9:31:36
-
时光摩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17:17:47
-
晚菘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16:50:30
-
瑶溪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1 19:24:59
李子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阅读随记摘录 (2人喜欢)
- 资料检索与碑刻释读丨杭州吴山张英草书诗刻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