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1998年是怎么度过的?
查看话题 >1999,全世界伤心角色又多我一个

1.
国歌奏响,我腾地站起来,开始唱国歌。家里很安静,隐约能听到父亲低声吟唱的声音。电视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澳门终于回归。自有记忆起,似乎所有人都在期盼着三件大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及新世纪的到来,学会的第一个英文单词,不是Apple,却是《七子之歌》里“你可知Macao”。
父亲说,你看,葡萄牙士兵走正步的姿势,来学一学。我站起身来,把胳膊甩开,一踢腿,一挥拳,迈开大步,学人家士兵走路,逗得父亲直笑。弟弟依偎在母亲怀里,他才出生一年零四个月,说话学的慢,走路倒是学得快。
不过他一出生,母亲就失业了。她原先开着一间米店,做点小本生意。做生意很辛苦。夜里,母亲点着蜡看账本,一边看一边记,要把赊账的人都捋一捋,还要数落:“王二这一百块钱都欠几个月了,上次催他还装没听见。”
她把算盘珠子一个个拨出来,拨回去,清脆如豆。我睡眼惺忪,渐渐只能听到街上几声狗吠,和年轻男子喝醉酒后的喊声。
我们家临着一条东西向的街。这条街是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了。街头是个十字路口,衔着108国道,往北走是市区,往南走有高速路口,再往南有个小村子叫关城,出关就是太原。
108国道上终日都是一拖二、二拖三的大货车,上面载着沙子、煤炭,用塑料布盖着,轰隆隆地就从街口过去了,一辆接着一辆,生生把柏油路下面的石子挤压出来,像把人的五脏六腑挤出来。这个路口出过很多事故,有一年,一对姐弟过马路,结果被大货车压在了车底,身体被挤压成一寸寸、一截截的,像血洗过的藕根。我在家听大人们讲起,吓的晚上做噩梦。过了几天,母亲拉着我去澡堂。澡堂就在108国道的另一边。没有红绿灯,我们在路边等了半天。母亲紧紧掐着我的胳膊,掐的我很疼。我不情愿地扭了扭胳膊,结果连拉带拽被母亲提过马路。
澡堂在一个大院里。烧锅炉的爷爷,手里拿着一个烟袋,把收音机开的很大声。澡堂里女人的说笑声和水流声,透过屋顶的天窗,有清亮的回声。院子里堆着黑色的煤炭,晾着几件衣裳。母亲问他怎么干起烧锅炉这活儿了,他说儿子买下了这个院子,就让他来帮忙看管澡堂。母亲又问他,院里还有人住么,他说,南边的一排房子都是旅馆,给过路的大车司机住宿用的,也有一家在这里租着房子住。
每次去,他都会问我上几年级了,在哪里念。我头发湿漉漉的,把脑袋晃来晃去,说一句话就哒哒哒跑远。
等到回家过马路的时候,母亲又会像之前一样,掐着我的胳膊,把我捏到对面。这是一天最幸福的时候。因母亲答应我,洗完澡就给我买巧克力吃。
街道两旁只剩一两家商店亮着灯,零星的几盏路灯亮着淡橘色的光,因为光线太弱,连影子都看不到。母亲给我买了一块巧克力,我掰了一半递给她。巧克力包裹在锡纸里面,是一大板,要嚼很久,粗粝的口感才会消失,留一丝温柔缠绕在舌尖。
母亲走在我身后,摆弄着还未干的头发。一年将尽,“得赶紧去城里买过年衣服,不然就晚了,你这头发长了,也得剪一剪”,母亲说。
我低头心想,哼,我才不要剪头发呢!

2.
没过几天,我就被拉到理发店,剪掉头顶的两个小揪,变成了锅盖头。弟弟被母亲抱在怀里,愣是哄着,才好不容易剃了头。我们三个人去照相馆里拍照。母亲坐在木椅上,抱着弟弟,我站在她旁边,抱着一个玩偶兔,身上红色的蹬腿裤在绿背景里分外显眼。
转眼就进了腊月。腊月初七晚上,母亲早早泡上豆子。等到第二天,也就是腊八的早晨,我一定是被腊八粥的香气叫醒的。粥里有花生、红豆、绿豆和南瓜,黄瓤的南瓜正放到最甜的时候,舀一勺要吹两下才敢放进嘴里,又烫又甜。我们山西人吃什么,都不能缺了醋。
蒜早已在醋瓶子里腌好。白色的蒜经过长期的浸泡和腌制,渐渐变绿,翡翠一般。吃一口粥,咬一点醋蒜,可甜可酸,适合各个年龄的人吃。母亲会打包一碗,让我给外公送去。
进了腊月,家里经常会来人。有送刚做好的蒸肉、油炸糕,也有送花糕和馍馍的。母亲虽然年轻,厨艺却蒸蒸日上,按她的话说,“我这纯属自学成才”。我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哪有这样夸自己的。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蒸肉。家乡话又叫“肉坨子”。是用淀粉、土豆、葱、猪肉按一定比例搅拌后,装在盘子里蒸出来的。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当作一道菜吃。
母亲下午开始准备材料。一定要用大锅,烧火,倒水,把土豆放进去煮。等煮熟后,把土豆一个个捡出来。这是个难事儿。把土豆煮熟,一是为了趁热剥去土豆皮,一是为方便和淀粉混合。母亲在灶台上,放盆凉水。蘸一下凉水,取一个土豆,她的手很快,不一会儿就把土豆都取出来。接下来就轮到我上场了。
作为母亲的小帮手,我要做的就是蘸着凉水剥土豆皮。被热水烫过的土豆皮很好剥,轻轻一触,就会落下来。母亲把我剥好的土豆捣碎,同淀粉和猪肉搅拌在一起。
肉是母亲早已腌制调味好的,都是红肉。也有的人家用白肉和红肉混着做,但我们家人不爱吃白肉,母亲就全用红肉做。地上放着一个大号的盆,母亲把材料放进去后,倒入葱等调味品,开始大规模搅拌。我就坐在小板凳上洗盘子和碗。母亲把家里的盘子都翻出来了,怕不够用,就找了些小碗,让我一起洗好。
等母亲搅拌好后,就是最后的工序——装盘。母亲的手上沾满淀粉和油,她把材料一个一个的放在盘子里,为品相圆滑美观,她要仔细地摆弄一番。盘子和碗都用完了,如果还有剩下的,母亲就捏几个丸子,放在笼屉里一起蒸。
最后一共能做三十盘左右。这些蒸肉,我们家整个正月每天都要吃。尤其是小孩子的我,只要母亲问今天吃什么,就一定会说蒸肉吧!
那时对吃肉真的很渴望。我跟母亲说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将来挣到第一笔钱后,去肉铺里买一块肘子,吃到心满意足。母亲说那算什么理想,现在吃,我也可以给你去买。我摇了摇头,心想那可不一样,我买的肘子,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我要一个人偷偷地全部吃掉!
我没敢说出来,怕母亲生气。
蒸肉装盘后,放在两层的笼屉里蒸。锅盖上还要放一层锅皮,似乎是用秸秆皮做成的。就这样要闷一晚上,用小火,烧炭,当然最好还是烧木柴,不伤肉的味道。
这天,全家都会睡得很晚。都等着吃呢。
刚出锅的蒸肉,保留着淀粉的筋道和调料的鲜味。淀粉是半透明的,肉和葱、姜丝裹在里面,隐隐绰绰,令人想咬一口。咬下去,弹牙的淀粉和土豆的郁香,迅速席卷口腔,再咀嚼,红肉会被舌头和牙齿迅速捕捉到,一两块肉粒足够让人赞叹。我还小,但一会儿就能吃完一盘。母亲看我吃完一盘,就撵我出去,怕我吃多了,又不消化。
除了做蒸肉,母亲还要做花糕。花糕要比花馍复杂一些,一层面饼,一层红枣。小一点的花糕放一层红枣,大一点的会放两到三层,最高的一层面饼上面放钱龙、花篮等装饰物,这些装饰物也是用白面捏好的。钱龙的嘴里要放一枚硬币,象征着新一年里对财富和平安的企盼。
母亲一人做着很费力,常常要去大姨家或二姨家一起做。大姨手巧,用简单的工具,剪刀、梳子、木签,能做出各种花儿来。剩下的面团,她会捏一些小动物给小孩子玩。比如燕子、兔子和金鱼,再用几粒红豆,有时候是绿豆和黑豆,点缀在上面。小动物一下有了眼睛,就活灵活现起来。
女人们围坐在炕头上,旁边的大锅里烧着热气腾腾的水。等花糕做好后,就放在笼屉上蒸。窗户玻璃上已经贴上了新裁的窗花。2000年是千禧龙年,大红的窗花里藏有吉祥的蟠龙,女人们聊着闲话,欣赏窗花,说做这窗花的媳妇真是手巧能干呀。
等到热气再次上来的时候,花糕已经蒸好了。大姨揭开锅,面团被催发成胖乎乎的模样,白馍红枣,趁热切成块状,再咬一口,枣泥酸甜,白馍香软。蓦地想起秋天时,跟父亲去田里收割,坐在金灿灿的玉米棒堆成的小山里,秋天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也是这个味道。

我们当地人讲“节节升高”,节节是饺子的方言发音,“高”就是指油炸糕了。腊月还要做油炸糕吃。糕面是黄米面,要先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镇上有一家专门磨面的作坊。有亲戚送来黄米后,母亲就带着我去作坊里。他家的南房里住着人,东厢房里放着磨面的机器,轰隆隆地响,声音怪可怕的。磨面的伯伯穿着大褂,在屋里穿梭来去,粉末充溢在屋子里,不一会儿,黄米就被磨成黄澄澄的面粉了。
母亲回家后要把黄面蒸好,然后放在刷过油的塑料布上,来回压均匀,直到面变得细腻。这时,我就眼巴巴的站在旁边。母亲捏一把白糖,放在热乎乎的黄面里,揉成长条,递给我。面很烫,白糖在里面不一会儿就融化了。我握着黄面,好吃又筋道,能在屋里来回跑几个圈。
油炸糕的馅除了白糖,还有红糖、豆沙、红枣等。捏好糕后,母亲在院子里支起大锅,倒入胡麻油,一个个放进去炸。直到炸成表面有均匀的小泡,色泽金黄,才会捞出来。
我最喜欢吃红糖馅的油炸糕。油炸糕外脆内软,一咬甜甜的红糖汁儿就会流出来,容易烫舌头。新年到来的正月,每顿饭吃馍馍总要配油炸糕,才叫过年。

3.
腊月二十三这天,街上有小贩卖糖瓜粘。糖瓜粘是用黄米和麦芽熬成的,我们本地话又叫“稀团团”,特别粘牙。本来这一天,是要祭祀灶王爷,这糖瓜也是给灶王爷准备的,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但母亲跟我说,吃了糖瓜,就把嘴粘住了,不能说“坏话”了,要说吉祥话!
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把糖瓜吃的干干净净。一说坏话就赶紧捂住自己的嘴,暗暗告诫自己“你不是都吃过糖瓜了么,怎么还这样!”
小孩子学说话的本领飞快。弟弟已经不叫我姐姐了,他张口就学大人们:小青,小青!我看他一眼:什么小青,叫姐姐!
他听了,仍旧叫小青,才不搭理我。

父亲工作很忙,但过年打扫房屋院落,是男人们应该做的。弟弟还小,我就成了家里的苦力。最重要的就是整理院子,打扫房屋,以及擦玻璃。我经常被喊去买东西。父亲修理电线时,叫我去供销社的商店买钉子。临走前他塞给我一个:就照着这个买,去吧!
等到我去了店里,老板说那个钉子已经卖完了,你要不要买点别的代替?这个问题对当时才8岁的我,简直非常困难。如果没买,父亲会觉得我在偷懒,如果买错了,他又会责怪我不懂变通。最后,为避免再跑一趟,我决定买另一种钉子代替。仔细比量后,终于买到一种差不多的。
回家拿给父亲看,他夸我会做事,懂得变通,长大了。我听了好开心,仿佛自己一下子变成了能够处理事情的大人。
父母似乎把我当男孩子在养。有人路过进来院子里,会指着我问,你们家儿子长这么大了!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反驳,父亲就会拦着我,笑着让我跟人家打招呼。我问他为什么不能说自己是个女孩子,他回答:有这么大的儿子多好啊。
在弟弟没有长大的时间里,我总扮演着男孩的角色。甚至当我长到十六岁时,父亲仍会说,如果你是个男孩,我们父子俩出门多硬气展活,不过女儿有女儿的好,都是一样的,爸爸不会偏袒谁。
直到弟弟十一二岁,那已经是2008年以后的事情了,我才再没跟父亲做过苦力活,他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经常跟弟弟说,你姐姐要跟着妈妈做家务活,这种院子里的营生就是咱们男人应该做的。
然而1999年时,我才8岁,这些还很遥远。以后的事情谁能知道呢,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以后我要是成为特别成功的人,就再也不用让父亲做这些苦力活了!
腊月二十九,居然下了一场大雪。母亲说火炉子晚上总有烟,该清清烟筒了。我和父亲早上起来,把烟筒一截一截卸下来,父亲扛着,我踮起脚尖扶着,一起放到院子里。咚咚一敲,烟筒里的黑色粉末纷纷往外掉,倒在白雪里,像是一幅水墨画。
父亲说马上就新世纪了,把毛主席的肖像画挂墙上吧,保佑咱们以后平平安安。母亲则在另一面墙上挂了一幅画,里面是色泽明丽的水果,盛在玻璃碗里,背景是金碧辉煌的大厅,说不清的摩登和温馨。
4.
冬天的下午总是散堕的。舅舅来家里送柏枝。他坐在火炉旁边的椅子上,说起今年的收成与支出。小狗窝在椅子下面,蜷成一团,昏昏欲睡。母亲终于停下手头的家务,坐在床沿,陪舅舅说话。我翻出自己的电子琴来,叮叮梆梆弹起来。母亲看着我,说明天就要过年了,你怎么把电子琴给翻出来了,等会儿自己收拾,我不管啊。
我随口应了声哦。这台琴是我瞒着父母买的。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们谁想买电子琴?有几个小朋友举手了。我想起父亲说过要给我买手风琴的,也许手风琴和电子琴差不多吧,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也举起手来。过了几天,老师真把琴买回来了,让我们拎回家去。
我力气小,一个高年级的哥哥帮我拎回家。一推门,正好看见父亲和母亲在说什么,怒气汹汹的样子,仿佛是在吵架。他们俩一扭头,看见我和我手里的电子琴,瞪了一下眼睛,怔在原地。
“这是我买的电子琴,爸爸,你不是要给我买吗,我买好啦!”我仔细观察父母的脸色,他们从一开始的写满诧异,渐渐变为好奇与疑问。
母亲看了看我,对父亲说:“你答应给她买的?”
父亲没有吱声。
我赶紧说,如果你们不同意的话,我就给老师还回去。
父亲这下开口:“买就买了,退回去干什么”,母亲直起身子来,也说:“你们老师之前欠咱家的面粉钱还没还呢,正好抵了。”
她的声音比父亲还要高几个分贝,一下给了我信心。
这之后,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练习弹琴。母亲坐在我对面织毛衣,或者纳鞋底,我弹得不熟练,偶尔流畅时,她就跟着晃一晃头,小声地跟着哼。放寒假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练习《走进新时代》这首曲子。
我只要在家里一弹这首歌,父亲总会跟着唱几句:“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我们意气风发,走向那新时代”。
父亲唱歌不在调子上,但每唱到“啊啊啊”时,却很激动,似乎要把自己融入在歌曲里,迫不及待地要奔跑进新时代了。
我自顾自地练习着,弹了一会儿手觉得冷。母亲和舅舅还在聊天,似乎是在说过年走亲戚的事情。雪终于停了,炉里的火渐渐变小,母亲便说,你去院里抬一小盆炭回来吧,咱们把火烧的旺些。
炭存放在南房和东房的犄角处,因有南房屋檐遮挡,所以不会淋湿。我拿着小锤子,把一大块炭锤成好多小块,然后一个个捡起来装进炭盆里。我虽然年纪小,但对炭却很有研究。只有那些亮晶晶和重量轻的炭,才烧的旺,敲碎起来也容易。而那些黑的像石头一样的炭,不仅烧的不旺,而且烧不成粉末,会堵在炉膛里,影响家里取暖。
我把炭盆装的满满的,像装了一盆珍宝,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大喊:“妈,快点开门,我坚持不住了。”母亲匆匆把门打开,掀起门帘,看我端着满满一盆炭,脸憋得红红的,说:“啊呀呀呀,你这孩子是不是傻,端上这么多干什么!”
她接过我手里的炭盆,一边数落我,一边往火炉里送了几块炭。火苗如同饥饿的孩子,猛地扑上去,舔舐着炭块上面的霜。
晚上,母亲用炭末闷好火。因为炭末之间密不透风,火吃不到什么甜头,燃烧地极慢。我们全家将依靠着这一个慢热的火炉,度过己卯兔年最后一个漫长冬夜。
5.
大年三十中午,父亲匆匆从单位赶回来。母亲已经埋怨一上午,隔壁家大早上就把对联贴上了,“你看看你爸,都过年了,还在上班!单位里是有蜜吗,上班很甜吗,天天泡在单位里?”
母亲此时忙里忙外,转的我头晕。初一凌晨要吃年夜饭,初二要招待亲戚好友来家里吃饭。她一个人要做二三十人的饭,跑前顾后,还要看着不会走路的弟弟。父亲把准备好的春联铺开来,让我挑选。火炉上放着一口小锅,要把面粉煮成浆糊,等会儿用它贴春联。
父亲郑重选了一副,要贴在大门上。上联:龙腾华夏钟灵地,下联:德启门庭毓秀人,横批:喜气盈门。本地的习俗是除了要在大门上贴一副春联,还要把柏枝用红线缠了,插在门楣处。母亲提前买好了字楼,也要粘在门楣上。父亲用木柴和炭火在院里搭一个“旺火”,今天晚上后半夜,要用烧旺火,放鞭炮,烤馍馍,正式迎接新的一年。


晚上看春晚,我最喜欢的相声演员冯巩和郭冬临一起合作了相声小品:《旧曲新歌》。郭冬临唱着京东大鼓,说着天津快板,报起天气预报,把我逗得前仰后合。这一个小节目,我后来又看过很多遍,模仿得惟妙惟肖,父亲跟母亲说,应该把闺女送去学相声!
初二一大早,母亲就起床准备食材,中午亲戚们要来家里吃饭。父亲把电视打开,里面正在重播着昨夜的春晚。若是往常,母亲一定会说,还不够乱吗,把电视关了!今天,她倒没有说什么。母亲说,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跟大家一起吃饭,要帮她上菜,照顾大家的需要。父亲从空屋里翻出大圆桌,在家里摆了两桌。一桌给女人和孩子,一桌给男人们。
父亲从柜子里拿出一箱酒,汾酒杏花村,白色的瓷瓶,有清冽的香气。还有两瓶五粮液。男人们聊起这一年的收入,挣钱的门道,明年的打算,女人们照顾着孩子吃饭,互相问起孩子上几年级了,是否爱学习,又扯到邻居家的八卦,村里的婚丧嫁娶。
我在厨房和饭桌间来回穿梭,大部分时间就站在锅灶旁边,等母亲炒菜装盘后,趁热给大家送去。如果有多余的,母亲就把菜拨在一个盆里,我会偷偷用筷子夹起来吃。
母亲怕大家正月吃荤会腻,就做一些新花样,比如提前和好面,煎一盘韭菜盒子,虾米鸡蛋馅的。饭桌上的人正吃到酒酣耳热,父亲把主食端上去,花糕、馍馍、油糕和饺子,顺便问大家,谁想吃韭菜盒子?
有人乘着酒意,冲着厨房喊:“姨,多做点,都想吃!”
母亲系着围裙,探出头来,“行,来到姨家,保准让你们都吃好。”
渐渐氛围热闹起来,炉火烧的旺,男人们喝了酒,声音也高亢响亮。一个年轻的小伙,被大家怂恿喝了许多,眼圈泛红,哭诉起这一年的艰辛事。邻桌的女人们听了,都安慰他,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人还在,就不怕翻不了身。
小伙哭着哭着吐了起来,旁边的人给他捶背,倒水,父亲赶紧把地上的秽物收拾干净。男人们抽起烟,空气也沉默几分,有几个女人也跟着哭起来。母亲正忙完厨房里的事情,走出来看见在墙边蹲着的小伙,她身上还系着围裙,拍了拍手上的面粉,说过年好好的,怎么还哭起来了,钱没了再挣,哪有人的生活很容易啊。
父亲叫我去擦桌子,给大家摆上瓜子花生和茶水。他低着头扫地、干活儿,没有说话。仿佛欢乐和悲伤都走到尽头,过去也永远地留在了身后。
烟雾弥漫。我站在桌子旁,往一个个杯子里倒上热水,铁观音在玻璃杯里翻卷起来,又慢慢跌落下去。床上的弟弟翻了个身,似乎醒了,叫着妈妈。屋里的大人沉默不语,煤块在火炉里烧的响,伴随安静下午的,只有渐渐远去的二十世纪。
一、我在豆瓣发起了“你的1998年是怎么度过的”话题,欢迎来参与。这是我的1998系列故事。
3.《父母爱情》
二、我的公众号:两脚书橱(ljshuchu),欢迎大家关注。
-
鲸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01 22:03:41
-
我来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5 01:23:44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7 06:58:43
-
花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2 18:18:24
-
异奇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1 11:12:33
-
桃之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01:44:13
-
Lincc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8 16:35:09
-
烦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30 19:52:43
-
淘气的美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08:32:46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7 22:33:09
-
AGENT SP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1:15:23
-
蒙面加菲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21:03:18
-
连雨不知春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4 23:21:56
-
rese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3 20:20:51
-
robb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21:38:33
-
春秋小领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4 15:42:44
-
注销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5 10:41:15
-
Cam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4 08:35:36
-
贺瑞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4 00:56:00
-
靓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3 18:15:29
-
夜袭成山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3 12:20:3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21:23:23
-
张二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9:27:59
-
萧风葵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9:01:03
-
Brave-土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7:34:58
-
半壁已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7:26:16
-
北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3:57:38
-
流年纷菲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3:13:37
-
其实是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2:51:38
-
白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00:01:32
-
何丧丧🐰🐰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23:33:08
-
汉娜阿伦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22:01: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21:16:49
-
bett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20:50:33
-
糖酥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20:13:56
-
日夜摇~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18:27:02
-
放弃所有0108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13:18:02
-
草木流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11:36:45
-
避日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11:12:03
-
蝌蚪啃腊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9:46:37
-
もも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9:43:53
-
赵珂唯爱鞠翼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9:42:04
-
Col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5:14:47
-
五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4:54:50
-
望春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4:00:47
-
莫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10:43:44
-
池中小动物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0 19:56:49
-
It Was Writt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0 19:42:48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9 20:02:33
-
Miss.Fa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9 19:37:07
-
付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9 18:29:49
-
意里八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9 08:09:05
-
豆友7360848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22:10:45
-
陈周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17:14:27
-
大侦探余声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13:26:03
-
昨迟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10:32:32
-
朱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22:35:11
-
火炭丽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22:11:28
-
神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21:53:11
-
mountainsi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21:08:38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18:31:43
-
Prou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15:11:16
-
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13:19:52
-
王清欢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5 13:31:29
-
拖着懒步去天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5 12:17: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3 23:10:43
-
废话焚烧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2 01:18:01
-
楚科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1 11:12:10
-
w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0 23:05:46
-
氦氖氩氪氙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0 19:28:30
-
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0 08:56:24
-
Chewing Gum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21:08:34
-
静听话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18:36:48
-
千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17:06:41
-
疯狂大野狼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14:17:4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10:38:54
-
啊滚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09:05:22
-
MQ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19:05:40
-
Li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15:54:20
-
低吟的荒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13:10:21
-
青榆与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20:42:3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14:13: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13:59: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00:42:16
-
婉若明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6 16:52: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6 12:09:05
-
栢弈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3 23:38:44
-
老肆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3 19:08:36
-
愖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3 12:28:32
-
瓜田李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2 22:44:36
-
小小的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2 13:28:13
-
毛球找不着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21:39:06
-
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21:28:0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11:09:45
-
红袖添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10:43:14
-
Yu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08:33:34
-
草莓猫猫大辣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23:50:39
-
Redcast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21:05:56
-
happyppl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20:38:51
-
浪荡浮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19: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