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你看到什么?
看了《十三邀》许知远采访马东的一期。我看完之后觉得《十三邀》不是一种采访,而是一种对话,也正如《十三邀》开场里许知远说的,带着偏见。
既然是带着自己的见解,那么这个节目必然有它的局限性,也有许知远自己的调性。局限性总是会带来反对的声音,正如俞飞鸿的节目出来后引起的波澜(这期我没看,近期也没打算看,所以不谈)。
坦白说,哪个节目,哪个人,没有他的局限性呢?我个人,在采访马东的这一期没太感觉到许知远的负面性,当然,他的问题肯定是具有攻击性的,我个人的感觉是,他的攻击性是对所有人,而不是某个人。
我喜欢马东这期节目,因为这期里面有冲突。有冲突的东西会引起人思考的可能,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十三邀》的冲突让我看到了和《奇葩说》里不一样的马东。

人是立体而复杂的,尤其是公众人物,你看到的往往只是一面,所以有机会能看到另一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这部分的马东,是以前没有被展现的,因为不需要。正如肖骁说的,他们对更多的马东没兴趣(大意)。
为什么会没有呢?许知远为这么多年轻人居然没有人有兴趣发掘和了解马东而感到惊讶。
为什么要有呢?年轻人不以为然。
许知远说“每一代人如果对上一代人缺乏足够的好奇心,这代人绝对不会有特别大的可能性”,类似的想法还在节目后面引出马东“5%和95%”的理论。

这不仅仅是年代不同的人所展现的不同,这还是日渐老去的人与年轻人的不同。
我们到底要不要为下一代人发愁?我觉得这是对谈中某一小段没说出来的主题。
其实每个年代的人都在看不上新鲜人。80后力量渐盛的时候人们担忧,90后力量渐盛的时候人们担忧,00后力量渐盛的时候人们还是会担忧。担忧,这种事总要老一点的人来做。老一代人的担忧又毫无用处,你既不能因为觉得新鲜人不行就替代他们,你也不能因为觉得新鲜人不行就不把世界交给他们。
世界早晚都会是他们的。
马东与许知远的不同,打个比方说,一群年轻人,对许知远和马东说他们要去吃屎。许知远会语重心常的告诉年轻人,屎不能吃。如果年轻人还执意要吃,许知远会觉得这一代年轻人要完。
而马东会研究吃屎这个行为为什么会吸引年轻人,以及如何尽快推出像屎却又不那么屎的一系列产品来给年轻人吃。

许知远是知识分子,马东是儒商。
那么,究竟是一个尖锐的知识分子,还是一个有思想的商人能影响到更多的人呢?
对年轻人的态度,我觉得,从某种层面来说,就是对未来的态度。有人为明天担忧,有人在拥抱明天。
我个人真的很喜欢这期节目。
他们谈论的话题里,无论是人与个性的关系、以年龄看人的无意义、对历史的态度、技术与进步、现代社会文化的讨论、知识分子等等等等,甚至于人性,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这两个人谈论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引伸出来非常深厚的内容。

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可能一生也无法听到这样的对话。感谢科技,感谢资本,现在的书与资讯都是如此唾手可得。
是去思考那些背后的内容,还是在访谈中找一些能够去攻击泄愤的只言片语?
无论是哪一种都没关系。

等你真正意识到争议与话题性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时,你就明白,我们就像是组成乌基布基的微小蛆虫。
看似强大,其实全无力量。

-
海盐芝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9 10:04:23
-
老步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5 09:15:58
-
w.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2 10:37:32
-
Sui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2 19:27:58
-
晚生正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2 07:45:23
-
AW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23:05:39
-
青 山 黛 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09:34:03
-
关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17:31:22
-
思欣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11:21:11
-
912723216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00:39:08
-
风的预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13:33:07
-
五月七日君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11:39:14
-
zo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11:18:47
-
衡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10:50:11
-
BigData的磁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10:47:09
王姐一斤没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40岁、俩孩妈、裸辞,我到底是不是疯了 (58人喜欢)
- 当我和女性朋友交谈的时候,我想表达什么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