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女权、平权以及女性主义
前几天见到关于如何翻译“feminism”的讨论,加之最近几天见到一些关于“女权”的探讨,我想在此将我的想法梳理一遍。
首先,我是一个平权主义者,也就是所谓的"anti-sexism"者。我也承认男女的生理及心理差别,并认为这些差别必然带来一些不同,但我自认为未达到“女性主义”者的程度。
我想强调的是,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在延伸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是冲突的。因为前者强调不同性别的共性,而后者强调特异性。在我看来,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中,不因性别而获得不同对待,便是平权主义。
近年来,体育圈开始要求男女项目同工同酬,这一点我觉得有违平权的核心精神。男女项目大多是独立运营,之所以出现“同工不同酬”在于并不是真正的“同工”。男性项目往往观赏价值更高,局数更多,自然吸引更多观众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男女不同酬,是市场的选择。双方收入的差异来自于对象本身价值的不同,而非性别。要求同酬,反而是不合理的。
另一种现象是,在中国这样价值观较为保守的国家,很多人女性利用“女权”作为旗号,实则宣传个人自由主义。诸如对性行为的讨论。很多宣传女权的文章强调,任何反对女性婚前性行为或是反对女性无情感性行为的观点,都是物化女性。这未免过于荒唐。若是如此,如何解释这其中大多数反对者同样反对男性婚前性行为或是无情感性行为?也是物化男性么?恐怕鲜有人这么想。这里不讨论道德观,单丛逻辑角度分析,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双重标准,明显是把一些无关的话题往“女权”上套。
如果你认为性行为是一个个体的绝对自由,不需要向任何人负责。那么生命更是一个人的自由,没必要向任何人负责。但很多人对无意义自杀避讳不及,却宣扬性行为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我想这并不是因为他/她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吧?
一个人若是无责任性行为的宣扬者,也必定能接受自己的伴侣、父母、子女以同样的方式行事。正如同作为一个生命无意义论者,我接受身边任何至亲随时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轮到自己就强调权利和自由,轮到别人就强调责任和义务。
在各种思潮汹涌的今天,太多的人打着流行的口号,举着主义的大旗,仍然行着千百年来“只强调权利,不谈义务”之实。在需要权利时标榜“平权”,在不想付出时强调“差别”。对于这些人,我只想说,你可以拥有你的观点,但请不要打着“女权”的旗号,谢谢!
-
豆友185645057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2 07:07:04
-
午谷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0 2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