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假装了两天当地人,没花门票钱
离开北京那天起了很大雾霾,顿时有种逃离的快感,火车在浓重的夜幕里冲向鲁西南,耳边不时响起同事打王者荣耀的哀号:
好端端的4G信号又变成“E”了。
作为重度登山加骑行爱好者,得知目的地是杭州后,就准备来点富有挑战性的东西。就野外探索而言这座城市太完美了:景点密集、距离近,多位于市区,不像北京,爬个山动辄要折腾数小时才能到山脚。
1-1 杨梅岭—九溪烟树—龙井村
住的民宿叫“悠山庭院”,位于坡度非常大的满觉陇路上,最近的村子是杨梅岭。推开房门近处是村落远处见群山,实在不能奢求更多——如果店里养的不是泰迪而是猫就更好了,因此我才对不远处赫赫有名的“飞鸟集”青旅心心念念,据说五个去那里住的小姐姐,至少三个会亲切摸猫发朋友圈以示敬意。
到店后不休息,背上水和食物出发。店里的姑娘得知我的线路后,细心地将几条岔路和近路指明,还给了张杭州地图。
顿时有种玩沙盒游戏的感觉,开局就遇到这么好的异性NPC,大约是成功的一半了。
最近的大型景区是九溪,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巨大的Y,左上角是龙井村,右上角是杨梅岭,底端是之江路上的九溪公交车站,三条线的中间交点是九溪烟树,沿途溪水潺潺满目翠绿,行程漫长游客分散,到哪里都不显拥挤。
抄近道到杨梅岭后发现一辆被扔在路边的小黄车,骑着它顺村道而下,头回见到杭州的茶庄,装修样式是一水儿的黑瓦白墙。九溪烟树号称西湖新十景之一,在不少照片中此地的溪水呈现出宝石绿的美丽色彩,且会随阳光移动流转,虽然实地看没那么夸张,但可保证的是这里的水质的确不错。一条小瀑布自山上飞溅而下,作为北方人,再小的瀑布都如同上帝的礼物,这一点想必很少见雪的南方人会懂。
从九溪烟树往龙井村的四五里地是九溪十八涧的精华,放弃小黄车徒步北上,沿途溪水流伴,不时漫过道路。作为一条亲水线路自然少不了玩水枪的孩子,穿拖鞋是最理想的,可以随时享受溪水清凉。途中见到一队徒步者,打算直接抄山路去十里琅珰。
1-2 穿越十里琅珰(龙井—云栖竹径)
到了龙井村,任务完成,从轨迹说是打了个反向的对号。这只能算热身,第二个任务才算是本地人的日常——徒步十里琅珰。
十里琅珰古名扪壁岭,古时货郎走此近路去往龙井、灵隐,因行走时货担叮当作响得名,从起源讲有点像杭州版的京西古道。十里是虚数,实际里程远不止,其入口很多,从九溪、天竺、梅家坞、龙井均能上山,可分段完成也可连穿。选择这条路一是因山景一流,二是本地驴友走得多而鲜有外地客。
十里琅珰在龙井的入口不好找,打听了几个村民才发现牌坊。沿铺装石板路上山,视野顿时开朗,此地平均海拔仅200多米,但并不影响视效,与北方的山相比没有任何磅礴感,却胜在灵秀。从龙井村到三分岔的3公里全是爬升,短促而迅速,正是烈日当空的午后,相当耗体力。之后的4公里以平路和下山为主。当天周日,遇到大量徒步团队,其中就有在九溪遇到的几个人。走十八涧和走山路,一条水一条山,殊途同归。
三分岔向右为上天竺,向左为云栖竹径,也是下个目的地。4公里不算长,小路不断盘绕,乐趣十足,前面几个妹子走得虎虎生风,一看就不是头一次。途中的五云山真际寺是个重要休息点,如今只剩遗址,最出名的是棵四五人才能合抱的古银杏,历史已有1500年。
过了寺庙全是石阶下山路,对膝盖冲击很大,顿时后悔没带登山杖来。准备攻略时曾见到有人吐槽从云栖上真际寺何其痛苦,反向下山都能感受得到——实在太长了,唯一的慰藉是绿树成荫,好歹能抵挡部分暴晒。
下到底就是云栖,此地同样入列新西湖十景,以竹径磬声称胜,曾有诗云“云栖竹径生天雨,天雨淅沥落云栖”。说实话,在高温下感受不到多少幽深清凉之感,也许还是适合雨天观赏。经过长长的竹径时很容易想起岚山,其实如果单论竹景,华南有太多景区胜过京都。还是那句话,作为北方人,竹林跟瀑布一样是不可多得的美景,因此多逗留了一会儿。
1-3 初骑梅灵南路—之江路
出了云栖大门就遇到二十多人组成的骑行大军,头盔、骑行服、手套一样不缺。云栖公交车站外正是梅灵南路,梅灵北路、南路蜿蜒穿行于西湖群山,如盘龙吐翠,大量骑友出没。我只能暂骑一小段,取小黄车南行直抵之江路后东行,第一次见到宽阔的钱塘江与远处的钱塘江大桥,太久没见江水,最深的印象是——可比海河和解放桥敞亮多了。
从云栖车站到浙江大学之江学院一共6公里有余,徒步数小时后的骑行相当于休息。只是之江路的非机动车道是电动车的天下,速度飞快,骑自行车的人寥寥。据后面两天的观察,杭州城区骑自行车的人不多。
1-4 浙大之江校区
马路对过的坡上就是浙大,以我个人趣味,不管去哪座城市旅行,大学、博物馆和书店是必去的。之江校区依山而建,是所有校区中最富沧桑感与欧陆风情的,红色钟楼是其标志性建筑,也是之江大学旧址的最高建筑,登高可一睹南面钱塘江景,往北则是平整的草坪,红绿相衬,充满静谧之美。
暑假末尾学生很少,大多数游客只满足于在钟楼前拍拍照。我上上下下走遍了校园大部分角落,还发现了一片不逊于九溪烟树的碧绿水域。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典雅的图书馆,却是古老的上红房、下红房、白房与灰房,历史已逾百年,现已废弃。英文名分别为北太平洋楼、帕斯顿楼、卡特楼与康沃斯楼,当年主要供外籍教授居住,其中下红房还住过司徒雷登。四座古建筑爬满藤蔓,外墙多有剥蚀,内部幽深阴暗,在夕阳下呈现出一派颓败之美,又暗藏一份诡异,应该很适合拍恐怖电影。
偶遇黄白花母猫,面对爱抚毫不在意,大概被摸习惯了,从肚皮来看似乎是孕妇。在太阳落山前告别了之江校区,这里景色虽优美,但居住体验如何恐怕只有学生最有发言权,深居山上远离尘嚣,蚊虫不少外人不多。适合做学问是真,但对忍耐力的要求恐怕也很高。
沿之江路、虎跑路向北骑到新榆园虎跑店,这家餐厅在虎跑路和满觉陇路交口,位置隐蔽但人气火爆,等位者下午5点不到就排开了。这顿聚餐算是为今日收尾,晚上直接回店休息。
2-1 西湖及周边
第二天上午给了西湖三堤,出店走完满觉陇路的3里路,在虎跑路边找到小黄车,骑过起伏不断的杨公堤。这条著名道路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树木繁茂得满眼尽绿,预期中的雨没有任何迹象,日光在柏油路面上洒下斑驳光影。
拐入北山路后上了苏堤,只有走上这条路才会明白,为什么苏堤春晓千年前就能傲居西湖十景之首。六座石拱桥自北向南纵贯全堤,两岸风恬浪静,荷花未败,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身为北宋第一大V的苏轼市长留下的这份遗产,扎扎实实地泽被杭州千年之久,也难怪他会在望湖楼上发出“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的感慨。
完成环湖骑行的右半圆,行经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早高峰时的南山路有些拥堵。南山路北山路环抱西湖,沿途散步大量小型景点,如果仔细走遍至少需半天。这个点儿的湖滨路步行街毫无烟火气,反倒是树上的松鼠最吸引眼球,见到吃的蹑手蹑脚往下爬,叼到嘴就箭一般地蹿上高处。
和黄金周时挤满人的断桥一比,现在的白堤低调得几乎看不出是景点。从断桥残雪走到平湖秋月不过一公里,垂柳旖旎,荷叶密匝。38米的孤山就在白堤尽头,小且精致,胜景数十处,以西泠印社、放鹤亭等最为著名,可惜的是省博孤山馆区今日闭馆。
俗话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尽管见不到东坡笔下“雨亦奇”的烟雨迷蒙之景,但只要实际将西湖走过一遭,任何人都不敢低估这片水域巨大且持久的自然文化价值。西湖,还真不只是片湖,我虽更推重九溪景区不事雕琢的野趣,但在杭州旅行,西湖永远是第一选择。
2-2 书店:西西弗(西湖银泰)、猫空(南宋御街)
接下来是两座书店,西西弗位于西湖银泰城B1,和其他分店相比没什么本地特色,但因位置优越不愁人流量。读了半小时书权作休息,顺手买两套明信片,这是到任何地方旅行必做的一件事。
继续沿延安路往南到河坊街,附近统称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南宋时紧邻临安皇城,是商业重地。这种民俗步行街几乎是每个大城市的标配,北京有南锣上海有田子坊,天津有古文化街成都有宽窄巷子,本质上并无不同。当年下城区政府曾希望修旧如旧,留下了老字号药店“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随着租金飞涨,整条街还是成了小吃摊与纪念品店的天下。附近的高银街是美食一条街,从杭帮菜到东南亚菜都找得到。对游客而言,到这里来寻个热闹是来对了地方,但文化遗存的多少则是另一码事了。
比逛街更吸引人的是角落里不起眼的猫空,我对这家店有强迫症般的执念,也是每城必到。高大的慢递墙占据一楼最显眼处,凌空吊下一串串明信片如风铃,文创用品相当丰富。楼梯上贴着巨大的手绘地图,一只黑白花猫在椅上酣睡,这是在杭州摸的第二只了。安静的二楼陈列一排书籍,不算多,但氛围很适合阅读。
在本子上留了言,这次没写“希望能再来”,3年前曾在大连渔人码头的猫空立过这种flag,结果至今也没故地重游。总体看这家店不算热闹,都到南宋御街尽头了,游客稀少,可人家名副其实啊。有些猫空你别看它外表光鲜,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没错,我说的就是南开大悦城。
2-3 灵隐路—梅灵北路—梅灵南路—之江路—转塘中国美院
过延安路、北山街抵达灵隐路,下午首个任务是梅灵路到中国美院的骑行,15公里。从灵隐西行一直是缓慢爬升,坡度不大,但越靠近制高点雪峰梅灵隧道坡度越陡。出发前已将座位调到最高,也始终保持骑行山路的姿势,但还是在离隧道口不足100米时无奈下车,真蹬不动了。梅灵北路穿过群山,离上天竺不远,禅意十足,一路看到好几个徒步旅行者,都是从不同下撤点下来坐公交的。
在来杭前已用街景地图查看了雪峰梅灵,确定是有自行车道的,穿过长长的隧道后基本都是平路及放坡,会经过梅家坞,路两边的茶园错落有致,是视觉上的极大享受。梅灵南路并不宽,且私家车司机一直摁喇叭催促,只好全速冲刺,很快就过了昨天的云栖,抵达之江路。
路过著名的宋城,其实来美院是有些忐忑的,因为环西湖时试图进南山校区,被告知没开学。我不确定象山校区是否让进,结果保安只是摆摆手放行,于是顺利进入,骑行暂告结束。
2-4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做攻略时曾将此地视为重要性仅次于西湖、九溪的必到地点。花俩小时逛完不禁感叹,和被我视为第二母校的中央美院比,这里才是更纯粹的艺术品,毫不张扬,素朴内敛,担得起天人合一四个字。
象山山环水绕,但并无浙大之江的幽暗,木质建筑不占主流,更多的是素朴的水泥抹灰墙面。天井里颀长的竹子随风轻摆,回廊在每个拐角辟出另一方天地,每一座建筑都于自身存在的同时向深处隐退。你说它冷漠也好,寡淡也罢,但正是这份疏离感让校园显出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山高水长。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突兀,这种突兀不仅来自宏观上抽象不对称的建筑造型、细部曲折穿插的回廊立柱,也来自钢窗与爬山虎、明黄色木窗与绿色植物的对比。经过一扇未上锁的门上楼顶远眺,象山不高,校园内没有任何高层建筑。这种安静不同于浙大的落寞幽静,而是空旷处的闹中取静。千篇一律的校园何其多,但如此深得东西方美学精髓的实在难找。
美院固然美,王澍固然是天才。但我还是觉得,作为校园,优秀的设计与良好的居住体验都应得到保证。从本校学生在网上对宿舍的抱怨看,王澍的关注点更偏向前者。
2-5 骑行钱塘江大桥、探寻钟书阁
坐公交回到之江路,骑自行车绕上钱塘江大桥,它可能是中国学生熟悉的第一座大桥了,遗憾的是非机动车道很窄,几乎没有办法停车拍照,很快就过了桥来到江南大道。正值晚高峰,乘公交穿过拥挤的车流,在星光百货下车。
作为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星光百货是滨江核心区人气最旺的逛街首选地,既可购物亦可观江景,没有太多外地游客。我是冲钟书阁来的,这也是在杭城要探寻的最后一家书店。
钟书阁号称“最美书店”,藏书量上万,外侧的白色空间明亮,书架做成根根立柱,很有通透感。内部的社科类书籍呈体育场环形分布,高高的书架顶上了天花板,整个店乍一看非常惊艳,不大的空间靠着头顶镜面多了份魔幻感。很显然,这地方极其适合朋友圈打卡,但想检索就不方便了。当阅读变成生活品味的展示,这种书店只会越来越多。希望真正爱书的人,不要只满足于来这坐坐,因为读书说到底是一个人寂寞的事,书店环境的好坏只是外在。
乘公交返回酒店,今天到此结束。
3-1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四座博物馆
与昨天一样徒步到虎跑路口开始骑车,体验当地人的早高峰。再次经过杨公堤,在曙光路口见到了气势恢宏的黄龙体育场,这里曾长期是杭州绿城的主场。取黄龙路一路向北,全程10多公里接受太阳炙烤,看来这次是与雨无缘了。
最终抵达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留着完好的大运河商埠文化,民居清一色白墙黑瓦木门木窗,一楼商铺二楼住人,分布着大量小店,麻将馆、咖啡馆、餐馆一应俱全。游客大多在西湖区,加上不到饭点,整个街区没几个人在外面晃悠,正适合边走边拍。摸到了第三只猫,似乎是英短银渐层,剃过毛,一脸怨念,摸起来像团肉肉的棉花。
街区外的小河路边有四座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上午和中午的时光都在这里打发了。四座馆有浓郁的杭城历史特色,工美馆人最少,但参观者可面对面观看美术家制作,类似于大师工作坊,互动感很强。在刀剪剑博物馆看到了几把罕见的西洋剑,伞博、运博的展品陈列极具东方美,为了好好欣赏这四座馆,我放弃了省博。
午饭在运河广场的连锁店——知味观解决,一份片儿川加牛肉粉丝仅23元。片儿川是当地传统小吃,浇头是笋片、雪菜,味道鲜美,是当地人最爱之一。这两天其他的几顿饭是靠书包里的路餐(面包、火腿、巧克力、补液盐、水等)解决,基本边走边吃,主要目的是节约时间。
3-2 馒头山社区
跨过拱宸桥,坐公交一路向南来到南星,馒头山社区是当年的皇城遗址,依山而建,住户绝大部分是原住民。也许是没找到正确的路进入,只是沿着凤凰山脚路和馒头山路走了两圈,并没往上爬太高,我原以为会像重庆的下浩一样在迷宫般的街道间逛上很久。最终提前取消计划,坐公交回到之江路上。
3-3 九溪—杨梅岭
自浙大之江公交站下车,骑小黄车沿九溪路北上,一路如被遗忘的世外桃源,树多水清,人少车少。在九溪烟树逛完的游客大多会去九溪十八涧,而不会向南走这两公里到之江路边的公交站。这一带保存着完好的自然风光,途中有多处可涉溪而行,溪水一如既往地清澈见底。
等走到九溪烟树,游客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可见傍晚来这里最理想。逗留半个多小时后重走古木参天的乾龙路,途经理安寺最终回到杨梅岭站,蚊虫实在有点多。
3-4 龙井爬坡放坡、西湖绕圈骑行
接下来完成最后一段爬坡和放坡骑行,走满觉陇路翻翁家山再到龙井村。虽然路程不长,但无论正爬还是反爬都有大段的连续爬升,路遇骑手攻坡,闲聊时得知当地很多骑友会在平日或周末到这里锻炼,这就是距离近的好处,市区即可享受山路的快感,在北京是无法想象的。虽然共享单车难堪重任,但它重新定义了旅行的方式,在杭州这几天没有它的话,会失去极大的乐趣。
到龙井村后沿龙井路东行直达西湖,路边点缀着过溪亭、方圆庵等小景点,全以野趣取胜,西湖区这样的景点算起来大约有百余处,对于喜欢探索野路的人来说堪称天堂。
夜晚绕西湖周边骑了很多圈,南山路的流光溢彩令人过目难忘,看到许多在苏堤上夜跑的市民。湖滨路步行街人声鼎沸,西湖迎来她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回到西湖银泰城又读了半小时书,顺便休息腿脚,以此为旅行画上句号。
4 尾声
当夜所有同事聚在一起看了国足的比赛,有只精瘦的黑猫喵呜叫着挠门,似乎是饿了,但抱进来后却一溜烟跑没了影儿。一场2比1的逆转,国足告别了俄罗斯,我们短暂的杭城之旅也结束了。
次日晚高峰回到北京南,下车时看到身后一位母亲紧抓着女儿的手,女儿表情惊惶眼神飘忽,短短的波波头,身形异常瘦削,从动作神态上看似有智力缺陷。在杭州东站候车时见过这对母女,女儿当时曾歇斯底里,母亲眼里满含爱意,将其拉到僻静角落里安抚,这成了本次旅行略显沉重的注脚。
陌生城市的新鲜感终会褪去,对负重前行的中年而言,旅途只是摆渡,是时间的暂停,本身并无意义。正如无论怎么怀念杭城的烟柳画桥与风帘翠幕,终要重新被北京的雾霾包围。
以一颗少年的心而不是养生的心去旅行,去争取在最少时间里看到最多风景,可能是保持少年感与抵抗委顿中年的一种方式。说假装本地人只是戏谑,不花门票钱也并非有意为之,我不提倡别人也以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去旅行,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一座不需门票仅凭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就能征服旅行者的城市,值得最高的赞美。
文章同步于个人微信公众号:小白楼来信(tjletters),期待与更多人相遇。
好端端的4G信号又变成“E”了。
作为重度登山加骑行爱好者,得知目的地是杭州后,就准备来点富有挑战性的东西。就野外探索而言这座城市太完美了:景点密集、距离近,多位于市区,不像北京,爬个山动辄要折腾数小时才能到山脚。
1-1 杨梅岭—九溪烟树—龙井村
住的民宿叫“悠山庭院”,位于坡度非常大的满觉陇路上,最近的村子是杨梅岭。推开房门近处是村落远处见群山,实在不能奢求更多——如果店里养的不是泰迪而是猫就更好了,因此我才对不远处赫赫有名的“飞鸟集”青旅心心念念,据说五个去那里住的小姐姐,至少三个会亲切摸猫发朋友圈以示敬意。
到店后不休息,背上水和食物出发。店里的姑娘得知我的线路后,细心地将几条岔路和近路指明,还给了张杭州地图。
顿时有种玩沙盒游戏的感觉,开局就遇到这么好的异性NPC,大约是成功的一半了。
最近的大型景区是九溪,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巨大的Y,左上角是龙井村,右上角是杨梅岭,底端是之江路上的九溪公交车站,三条线的中间交点是九溪烟树,沿途溪水潺潺满目翠绿,行程漫长游客分散,到哪里都不显拥挤。
![]() |
抄近道到杨梅岭后发现一辆被扔在路边的小黄车,骑着它顺村道而下,头回见到杭州的茶庄,装修样式是一水儿的黑瓦白墙。九溪烟树号称西湖新十景之一,在不少照片中此地的溪水呈现出宝石绿的美丽色彩,且会随阳光移动流转,虽然实地看没那么夸张,但可保证的是这里的水质的确不错。一条小瀑布自山上飞溅而下,作为北方人,再小的瀑布都如同上帝的礼物,这一点想必很少见雪的南方人会懂。
从九溪烟树往龙井村的四五里地是九溪十八涧的精华,放弃小黄车徒步北上,沿途溪水流伴,不时漫过道路。作为一条亲水线路自然少不了玩水枪的孩子,穿拖鞋是最理想的,可以随时享受溪水清凉。途中见到一队徒步者,打算直接抄山路去十里琅珰。
1-2 穿越十里琅珰(龙井—云栖竹径)
到了龙井村,任务完成,从轨迹说是打了个反向的对号。这只能算热身,第二个任务才算是本地人的日常——徒步十里琅珰。
十里琅珰古名扪壁岭,古时货郎走此近路去往龙井、灵隐,因行走时货担叮当作响得名,从起源讲有点像杭州版的京西古道。十里是虚数,实际里程远不止,其入口很多,从九溪、天竺、梅家坞、龙井均能上山,可分段完成也可连穿。选择这条路一是因山景一流,二是本地驴友走得多而鲜有外地客。
![]() |
十里琅珰在龙井的入口不好找,打听了几个村民才发现牌坊。沿铺装石板路上山,视野顿时开朗,此地平均海拔仅200多米,但并不影响视效,与北方的山相比没有任何磅礴感,却胜在灵秀。从龙井村到三分岔的3公里全是爬升,短促而迅速,正是烈日当空的午后,相当耗体力。之后的4公里以平路和下山为主。当天周日,遇到大量徒步团队,其中就有在九溪遇到的几个人。走十八涧和走山路,一条水一条山,殊途同归。
![]() |
三分岔向右为上天竺,向左为云栖竹径,也是下个目的地。4公里不算长,小路不断盘绕,乐趣十足,前面几个妹子走得虎虎生风,一看就不是头一次。途中的五云山真际寺是个重要休息点,如今只剩遗址,最出名的是棵四五人才能合抱的古银杏,历史已有1500年。
过了寺庙全是石阶下山路,对膝盖冲击很大,顿时后悔没带登山杖来。准备攻略时曾见到有人吐槽从云栖上真际寺何其痛苦,反向下山都能感受得到——实在太长了,唯一的慰藉是绿树成荫,好歹能抵挡部分暴晒。
![]() |
下到底就是云栖,此地同样入列新西湖十景,以竹径磬声称胜,曾有诗云“云栖竹径生天雨,天雨淅沥落云栖”。说实话,在高温下感受不到多少幽深清凉之感,也许还是适合雨天观赏。经过长长的竹径时很容易想起岚山,其实如果单论竹景,华南有太多景区胜过京都。还是那句话,作为北方人,竹林跟瀑布一样是不可多得的美景,因此多逗留了一会儿。
1-3 初骑梅灵南路—之江路
出了云栖大门就遇到二十多人组成的骑行大军,头盔、骑行服、手套一样不缺。云栖公交车站外正是梅灵南路,梅灵北路、南路蜿蜒穿行于西湖群山,如盘龙吐翠,大量骑友出没。我只能暂骑一小段,取小黄车南行直抵之江路后东行,第一次见到宽阔的钱塘江与远处的钱塘江大桥,太久没见江水,最深的印象是——可比海河和解放桥敞亮多了。
![]() |
从云栖车站到浙江大学之江学院一共6公里有余,徒步数小时后的骑行相当于休息。只是之江路的非机动车道是电动车的天下,速度飞快,骑自行车的人寥寥。据后面两天的观察,杭州城区骑自行车的人不多。
1-4 浙大之江校区
马路对过的坡上就是浙大,以我个人趣味,不管去哪座城市旅行,大学、博物馆和书店是必去的。之江校区依山而建,是所有校区中最富沧桑感与欧陆风情的,红色钟楼是其标志性建筑,也是之江大学旧址的最高建筑,登高可一睹南面钱塘江景,往北则是平整的草坪,红绿相衬,充满静谧之美。
![]() |
暑假末尾学生很少,大多数游客只满足于在钟楼前拍拍照。我上上下下走遍了校园大部分角落,还发现了一片不逊于九溪烟树的碧绿水域。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典雅的图书馆,却是古老的上红房、下红房、白房与灰房,历史已逾百年,现已废弃。英文名分别为北太平洋楼、帕斯顿楼、卡特楼与康沃斯楼,当年主要供外籍教授居住,其中下红房还住过司徒雷登。四座古建筑爬满藤蔓,外墙多有剥蚀,内部幽深阴暗,在夕阳下呈现出一派颓败之美,又暗藏一份诡异,应该很适合拍恐怖电影。
![]() |
偶遇黄白花母猫,面对爱抚毫不在意,大概被摸习惯了,从肚皮来看似乎是孕妇。在太阳落山前告别了之江校区,这里景色虽优美,但居住体验如何恐怕只有学生最有发言权,深居山上远离尘嚣,蚊虫不少外人不多。适合做学问是真,但对忍耐力的要求恐怕也很高。
沿之江路、虎跑路向北骑到新榆园虎跑店,这家餐厅在虎跑路和满觉陇路交口,位置隐蔽但人气火爆,等位者下午5点不到就排开了。这顿聚餐算是为今日收尾,晚上直接回店休息。
2-1 西湖及周边
![]() |
第二天上午给了西湖三堤,出店走完满觉陇路的3里路,在虎跑路边找到小黄车,骑过起伏不断的杨公堤。这条著名道路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树木繁茂得满眼尽绿,预期中的雨没有任何迹象,日光在柏油路面上洒下斑驳光影。
拐入北山路后上了苏堤,只有走上这条路才会明白,为什么苏堤春晓千年前就能傲居西湖十景之首。六座石拱桥自北向南纵贯全堤,两岸风恬浪静,荷花未败,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身为北宋第一大V的苏轼市长留下的这份遗产,扎扎实实地泽被杭州千年之久,也难怪他会在望湖楼上发出“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的感慨。
![]() |
完成环湖骑行的右半圆,行经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早高峰时的南山路有些拥堵。南山路北山路环抱西湖,沿途散步大量小型景点,如果仔细走遍至少需半天。这个点儿的湖滨路步行街毫无烟火气,反倒是树上的松鼠最吸引眼球,见到吃的蹑手蹑脚往下爬,叼到嘴就箭一般地蹿上高处。
和黄金周时挤满人的断桥一比,现在的白堤低调得几乎看不出是景点。从断桥残雪走到平湖秋月不过一公里,垂柳旖旎,荷叶密匝。38米的孤山就在白堤尽头,小且精致,胜景数十处,以西泠印社、放鹤亭等最为著名,可惜的是省博孤山馆区今日闭馆。
俗话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尽管见不到东坡笔下“雨亦奇”的烟雨迷蒙之景,但只要实际将西湖走过一遭,任何人都不敢低估这片水域巨大且持久的自然文化价值。西湖,还真不只是片湖,我虽更推重九溪景区不事雕琢的野趣,但在杭州旅行,西湖永远是第一选择。
2-2 书店:西西弗(西湖银泰)、猫空(南宋御街)
![]() |
接下来是两座书店,西西弗位于西湖银泰城B1,和其他分店相比没什么本地特色,但因位置优越不愁人流量。读了半小时书权作休息,顺手买两套明信片,这是到任何地方旅行必做的一件事。
继续沿延安路往南到河坊街,附近统称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南宋时紧邻临安皇城,是商业重地。这种民俗步行街几乎是每个大城市的标配,北京有南锣上海有田子坊,天津有古文化街成都有宽窄巷子,本质上并无不同。当年下城区政府曾希望修旧如旧,留下了老字号药店“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随着租金飞涨,整条街还是成了小吃摊与纪念品店的天下。附近的高银街是美食一条街,从杭帮菜到东南亚菜都找得到。对游客而言,到这里来寻个热闹是来对了地方,但文化遗存的多少则是另一码事了。
![]() |
比逛街更吸引人的是角落里不起眼的猫空,我对这家店有强迫症般的执念,也是每城必到。高大的慢递墙占据一楼最显眼处,凌空吊下一串串明信片如风铃,文创用品相当丰富。楼梯上贴着巨大的手绘地图,一只黑白花猫在椅上酣睡,这是在杭州摸的第二只了。安静的二楼陈列一排书籍,不算多,但氛围很适合阅读。
![]() |
在本子上留了言,这次没写“希望能再来”,3年前曾在大连渔人码头的猫空立过这种flag,结果至今也没故地重游。总体看这家店不算热闹,都到南宋御街尽头了,游客稀少,可人家名副其实啊。有些猫空你别看它外表光鲜,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没错,我说的就是南开大悦城。
2-3 灵隐路—梅灵北路—梅灵南路—之江路—转塘中国美院
![]() |
过延安路、北山街抵达灵隐路,下午首个任务是梅灵路到中国美院的骑行,15公里。从灵隐西行一直是缓慢爬升,坡度不大,但越靠近制高点雪峰梅灵隧道坡度越陡。出发前已将座位调到最高,也始终保持骑行山路的姿势,但还是在离隧道口不足100米时无奈下车,真蹬不动了。梅灵北路穿过群山,离上天竺不远,禅意十足,一路看到好几个徒步旅行者,都是从不同下撤点下来坐公交的。
![]() |
在来杭前已用街景地图查看了雪峰梅灵,确定是有自行车道的,穿过长长的隧道后基本都是平路及放坡,会经过梅家坞,路两边的茶园错落有致,是视觉上的极大享受。梅灵南路并不宽,且私家车司机一直摁喇叭催促,只好全速冲刺,很快就过了昨天的云栖,抵达之江路。
路过著名的宋城,其实来美院是有些忐忑的,因为环西湖时试图进南山校区,被告知没开学。我不确定象山校区是否让进,结果保安只是摆摆手放行,于是顺利进入,骑行暂告结束。
2-4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做攻略时曾将此地视为重要性仅次于西湖、九溪的必到地点。花俩小时逛完不禁感叹,和被我视为第二母校的中央美院比,这里才是更纯粹的艺术品,毫不张扬,素朴内敛,担得起天人合一四个字。
![]() |
象山山环水绕,但并无浙大之江的幽暗,木质建筑不占主流,更多的是素朴的水泥抹灰墙面。天井里颀长的竹子随风轻摆,回廊在每个拐角辟出另一方天地,每一座建筑都于自身存在的同时向深处隐退。你说它冷漠也好,寡淡也罢,但正是这份疏离感让校园显出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山高水长。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突兀,这种突兀不仅来自宏观上抽象不对称的建筑造型、细部曲折穿插的回廊立柱,也来自钢窗与爬山虎、明黄色木窗与绿色植物的对比。经过一扇未上锁的门上楼顶远眺,象山不高,校园内没有任何高层建筑。这种安静不同于浙大的落寞幽静,而是空旷处的闹中取静。千篇一律的校园何其多,但如此深得东西方美学精髓的实在难找。
![]() |
美院固然美,王澍固然是天才。但我还是觉得,作为校园,优秀的设计与良好的居住体验都应得到保证。从本校学生在网上对宿舍的抱怨看,王澍的关注点更偏向前者。
2-5 骑行钱塘江大桥、探寻钟书阁
![]() |
坐公交回到之江路,骑自行车绕上钱塘江大桥,它可能是中国学生熟悉的第一座大桥了,遗憾的是非机动车道很窄,几乎没有办法停车拍照,很快就过了桥来到江南大道。正值晚高峰,乘公交穿过拥挤的车流,在星光百货下车。
作为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星光百货是滨江核心区人气最旺的逛街首选地,既可购物亦可观江景,没有太多外地游客。我是冲钟书阁来的,这也是在杭城要探寻的最后一家书店。
![]() |
钟书阁号称“最美书店”,藏书量上万,外侧的白色空间明亮,书架做成根根立柱,很有通透感。内部的社科类书籍呈体育场环形分布,高高的书架顶上了天花板,整个店乍一看非常惊艳,不大的空间靠着头顶镜面多了份魔幻感。很显然,这地方极其适合朋友圈打卡,但想检索就不方便了。当阅读变成生活品味的展示,这种书店只会越来越多。希望真正爱书的人,不要只满足于来这坐坐,因为读书说到底是一个人寂寞的事,书店环境的好坏只是外在。
乘公交返回酒店,今天到此结束。
3-1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四座博物馆
与昨天一样徒步到虎跑路口开始骑车,体验当地人的早高峰。再次经过杨公堤,在曙光路口见到了气势恢宏的黄龙体育场,这里曾长期是杭州绿城的主场。取黄龙路一路向北,全程10多公里接受太阳炙烤,看来这次是与雨无缘了。
![]() |
最终抵达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留着完好的大运河商埠文化,民居清一色白墙黑瓦木门木窗,一楼商铺二楼住人,分布着大量小店,麻将馆、咖啡馆、餐馆一应俱全。游客大多在西湖区,加上不到饭点,整个街区没几个人在外面晃悠,正适合边走边拍。摸到了第三只猫,似乎是英短银渐层,剃过毛,一脸怨念,摸起来像团肉肉的棉花。
![]() |
街区外的小河路边有四座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上午和中午的时光都在这里打发了。四座馆有浓郁的杭城历史特色,工美馆人最少,但参观者可面对面观看美术家制作,类似于大师工作坊,互动感很强。在刀剪剑博物馆看到了几把罕见的西洋剑,伞博、运博的展品陈列极具东方美,为了好好欣赏这四座馆,我放弃了省博。
午饭在运河广场的连锁店——知味观解决,一份片儿川加牛肉粉丝仅23元。片儿川是当地传统小吃,浇头是笋片、雪菜,味道鲜美,是当地人最爱之一。这两天其他的几顿饭是靠书包里的路餐(面包、火腿、巧克力、补液盐、水等)解决,基本边走边吃,主要目的是节约时间。
3-2 馒头山社区
![]() |
跨过拱宸桥,坐公交一路向南来到南星,馒头山社区是当年的皇城遗址,依山而建,住户绝大部分是原住民。也许是没找到正确的路进入,只是沿着凤凰山脚路和馒头山路走了两圈,并没往上爬太高,我原以为会像重庆的下浩一样在迷宫般的街道间逛上很久。最终提前取消计划,坐公交回到之江路上。
3-3 九溪—杨梅岭
![]() |
自浙大之江公交站下车,骑小黄车沿九溪路北上,一路如被遗忘的世外桃源,树多水清,人少车少。在九溪烟树逛完的游客大多会去九溪十八涧,而不会向南走这两公里到之江路边的公交站。这一带保存着完好的自然风光,途中有多处可涉溪而行,溪水一如既往地清澈见底。
![]() |
等走到九溪烟树,游客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可见傍晚来这里最理想。逗留半个多小时后重走古木参天的乾龙路,途经理安寺最终回到杨梅岭站,蚊虫实在有点多。
3-4 龙井爬坡放坡、西湖绕圈骑行
![]() |
接下来完成最后一段爬坡和放坡骑行,走满觉陇路翻翁家山再到龙井村。虽然路程不长,但无论正爬还是反爬都有大段的连续爬升,路遇骑手攻坡,闲聊时得知当地很多骑友会在平日或周末到这里锻炼,这就是距离近的好处,市区即可享受山路的快感,在北京是无法想象的。虽然共享单车难堪重任,但它重新定义了旅行的方式,在杭州这几天没有它的话,会失去极大的乐趣。
![]() |
到龙井村后沿龙井路东行直达西湖,路边点缀着过溪亭、方圆庵等小景点,全以野趣取胜,西湖区这样的景点算起来大约有百余处,对于喜欢探索野路的人来说堪称天堂。
夜晚绕西湖周边骑了很多圈,南山路的流光溢彩令人过目难忘,看到许多在苏堤上夜跑的市民。湖滨路步行街人声鼎沸,西湖迎来她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回到西湖银泰城又读了半小时书,顺便休息腿脚,以此为旅行画上句号。
4 尾声
当夜所有同事聚在一起看了国足的比赛,有只精瘦的黑猫喵呜叫着挠门,似乎是饿了,但抱进来后却一溜烟跑没了影儿。一场2比1的逆转,国足告别了俄罗斯,我们短暂的杭城之旅也结束了。
次日晚高峰回到北京南,下车时看到身后一位母亲紧抓着女儿的手,女儿表情惊惶眼神飘忽,短短的波波头,身形异常瘦削,从动作神态上看似有智力缺陷。在杭州东站候车时见过这对母女,女儿当时曾歇斯底里,母亲眼里满含爱意,将其拉到僻静角落里安抚,这成了本次旅行略显沉重的注脚。
陌生城市的新鲜感终会褪去,对负重前行的中年而言,旅途只是摆渡,是时间的暂停,本身并无意义。正如无论怎么怀念杭城的烟柳画桥与风帘翠幕,终要重新被北京的雾霾包围。
以一颗少年的心而不是养生的心去旅行,去争取在最少时间里看到最多风景,可能是保持少年感与抵抗委顿中年的一种方式。说假装本地人只是戏谑,不花门票钱也并非有意为之,我不提倡别人也以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去旅行,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一座不需门票仅凭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就能征服旅行者的城市,值得最高的赞美。
文章同步于个人微信公众号:小白楼来信(tjletters),期待与更多人相遇。
-
momo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9 10:48:43
-
纳斯勒第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7 19:51:10
-
sand self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8 14:39:36
-
豆友16144004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1 13:01:43
-
春夏秋冬眠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9 13:25:27
-
呱呱黎呱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2 11:03:02
-
小汤的精神崩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5 16:15:35
-
多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21:53:51
-
ty_128710954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6 08:16:36
-
晨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8 12:18:50
-
轩晢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5 23:28:31
-
一只不奔跑的豹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7 02:21:03
-
小桑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3 08:54:02
-
小黑妹1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9 22:22:44
-
没有以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09:12:11
-
瓜甜礼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0 07:12:02
-
大肥貓 | 幽冥夜怪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19:16:55
-
甜甜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31 22:45:47
-
一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7 13:07:01
-
ngp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1 09:17:17
-
浮云旧事温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9 10:51:55
-
豆友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7 22:13:47
-
白马过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4 23:04:15
-
q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4 07:56:35
-
冠M堂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8 16:58:11
-
Nicole一M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14:32:43
-
wi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30 21:00:19
-
几木几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8 23:39:55
-
果绿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8 19:19:20
-
pfch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10:30:14
-
惘然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5 07:18:07
-
江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19:09:19
-
豆友13716489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2 05:21:39
-
冬凌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0 20:49:24
-
唯有坚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8 04:40:53
-
阴暗爬行的小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3 18:54:00
-
kokok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9 11:20:08
-
没名字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7 22:33:20
-
JL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5 01:43:51
-
已经很厉害了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4 11:06:19
-
Addic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0 12:57:25
-
KK up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05:46:49
-
曾经是书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0 00:48:31
-
我想回到三年前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8 23:07:24
-
可可爱爱酸奶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6 15:48:58
-
扫地医僧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3 23:24:39
-
六六老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3 17:12:50
-
豆友16006587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2 11:21:0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1 04:20:40
-
海绵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17:18:35
-
世上另外一个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7 18:06:05
-
🌸🌸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14:56:10
-
小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9:34:36
-
抚仙湖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9 11:51:04
-
纪寞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7 17:08:14
-
YXTSC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7 13:02:50
-
失眠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02:19:23
-
深山含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5 22:23:2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5 15:45:31
-
Yolan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5 13:53:37
-
ohverd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4 16:34:07
-
不可分类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4 10:21:11
-
多巴哥岛散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2 17:56:36
-
buleh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2 12:48:06
-
七月夏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0 17:25:35
-
九尾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3 11:23:12
-
么凹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3:01:38
-
小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23:09:47
-
路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20:53:1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7 17:08:25
-
Americano_C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2 11:00:02
-
王小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11:49:34
-
noooo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11:32:51
-
梅花三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10:01:02
-
麻痹是什么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6 15:09:11
-
猪小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8 18:44:32
-
路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8 11:27:49
-
丁一确二有意思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8 06:01:27
-
树边的狗尾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5 10:37:04
-
雾里丨星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2 11:26:42
-
西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6 01:55:15
-
安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7 10:10:36
-
马心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1 00:09:17
-
歡迎光臨無人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1 20:24:06
-
xxxxxq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3 22:30:53
-
线条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6 19:57:37
-
teren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1 16:40:55
-
jianli的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7 00:41:58
-
夏了几几年的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9 22:39:37
-
kokim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5 17:00:04
-
lamu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4 16:05:32
-
海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5 18:36:03
-
Magg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4 00:46:22
-
爱冒险的汪星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2 21:28:04
-
方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0 11:58:2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23:45:04
-
绝世之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5 12:40:36
-
芒果刨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0 21:35:48
-
长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0 04:13:16
-
山本烟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9 08: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