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三)
第二间卧室(后来当做起居室)的入口旁,是一个不大的储藏室,家里人管它叫小黑屋。
小黑屋里放了有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个小桌子。那个小桌子跟随爷爷奶奶有一段时间了,至少岁数比我们兄弟俩大。小桌子很矮,使用的话必须配上小板凳。
小桌子的用途很多,很小的时候吃饭,大人用大桌,小孩儿用小桌;放上围棋盘就是对弈的场所;有时候也在上面拼拼图。很小的时候觉得小桌子很大,后来上了小学,身体渐渐长大,臂展也变得长了些,某天发现居然可以举起小桌子。于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小桌子就成了我用来玩耍的一个物件。
小黑屋里有时候还会储藏一些零食,比如说萨其马。萨其马刚刚买来的时候还比较酥软,放的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发硬,硬得咯舌头。我喜欢吃原味的萨其马。有的萨其马里加了一些果脯,或是什么红红绿绿的甜味儿什锦,味道甚是怪异,对那种萨其马,我是没什么兴趣的。还有一次,记得小黑屋里放了一些麻花,是海苔味儿的,开始吃的时候觉得味道挺独特,吃多了就觉得并不那么好吃,而且还有些乏味了,从此之后,我就对大多海苔味的零食不太感冒了。当然,像波力海苔这样的“纯海苔”还是可以欣然接受的。
除了零食,小黑屋里还放了很多的书。书大多用白色的纸包了书皮,封面和侧面都用黑色或是浅色的水笔写了书名,《儒林外史》,《醒世恒言》,《红楼梦》等等。印象中有不少明清小说,还有一些金庸的武侠小说。
年纪大了一些之后还翻过两眼《红楼梦》,居然是七十年代版本,序言里有不少立场鲜明激烈的言辞,大多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抨击。依稀记得书的纸面已经发黄,但里面的文字似乎还“圆瞪着眼睛”,很有力量地矗立着。
小黑屋的门上会挂日历,印象中有一次在日历里出现了蒙娜丽莎的画像。平时经过的时候,随意一瞥感觉并没有什么奇怪。然而有个安静的下午,不知怎么我就开始仔细端详起了画中之人。看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不太对劲,感觉蒙娜丽莎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眼神开始渐渐变的邪魅了起来。我不由地联想到这位画中女人的故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孩子,为什么会被当做模特画了下来,被画的时候她的心情究竟怎样。想着想着,蒙娜丽莎似乎突然要钻出画像,吓得我赶紧跑开了。
从那以后,我便有一段日子不再敢进入小黑屋,路过的时候也要小跑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