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格曼和积极心理学
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心理学家,作家,教育家,理论家,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塞利格曼以习得性无助研究出名,后来推广积极心理学,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排在“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榜第31位,“教科书最常引用的心理学家”榜第13位。
1967年的时候,塞利格曼还是宾大的一名博士生。他和同事在做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异常现象。实验发生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内,一边会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将狗放进空间内,我们可以设想在有电击的时候,狗会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无电击的一边。在一次实验中,塞利格曼他们将狗困在有电击的一边24小时,让他们在有电击的情况下完全不能移动,等再次将他们放在有电击却没有束缚的情况下,他们却再也没有逃脱的动力。这样一种现象在这种生物能够控制环境却因为自己的消极认知而放弃挣扎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后来习得性无助实验在老鼠,猫,猴子和人身上也进行了重复,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心理现象。对于这种心理现象,他们推测对于动物而言,并不是失败本身导致了习得性无助,而是他们对事情不可控性的认知导致了抑郁等消极心理。这对解释抑郁症有着很大的启发。
塞利格曼进一步提出了归因解释理论:对于消极的人,他们认为好的事情仅限于一件事情specific,是外界因素的功劳external,而且是暂时的unstable,而不好的事情却是常见的global,是因为自己造成的internal, 而且以后也还是会这样stable。对于积极乐观的人恰好相反,他们把好事都归功于自己,而且觉得以后还会经常发生,不好的事情更多是因为环境因素的错,而且下次就不会发生了。
基于以上的实验和理论,塞利格曼认为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消极想法,多练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比如一个人因为离婚很困扰,那么他可以试想“现在离婚的确很糟糕。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离婚的话,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吵架打架,一定比现在还要差。而且离婚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种与自己的消极思想作争论(disputing negative thoughts)的行为可以渐渐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影响非常大,心理学入门教材上基本都收入了这个概念,现在他还偶尔会发一些这方面的研究的结果。1990年以后,塞利格曼的研究开始渐渐往习得性乐观发展,虽然这方面的成果并不多,但是它是塞利格曼从传统心理学往积极心理学过度的一个过程。1998年,塞利格曼被选为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将推广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这一年的使命。
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因为心理学这个名头本身就会对心理学有一个误区,觉得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但是事实上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和心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主要被应用在了有精神疾病的人身上,大量的研究都在关注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等各种问题的病人身上。Seligman做了APA主席以后,他工作的重点就是将心理学从消极负面的一边拉回中间,积极推广积极心理学,因为他相信积极心理学可以让更多的人能享受人生,过更加充实快乐的生活。非心理工作者可能对这个感受不深,毕竟在大众的观念里,鸡汤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种(鸡汤相对宣扬的还是比较积极的东西),甚至比任何一种心理学都要有影响力,所以并不能感受到其实真正的心理学之前主要的面对对象是这个群体这个问题。
塞利格曼有本书叫做Authentic happiness真正的幸福,他相信很多人对他的书名有误解。于他而言,authentic happiness不是说我们要追求真正的快乐,而是我们要追求持续的积极的情感。追求快乐本身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开心快乐这样积极的情感,拒绝悲伤痛苦抑郁这样消极的情感。因为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可能阻止这些不好的事情的发生。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多培养我们的积极思维方式,在遇到消极事情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培养积极思考的技能,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批判积极心理学的人说积极心理学跟鸡汤一样,纯粹就是顶着心理学头衔去忽悠别人。而说这样话的人,必定是根本就没有认真去了解过积极心理学究竟在做什么的人。积极心理学和绝大多数心理学领域一样,提倡用科学,统计,和实验来验证很多结论。塞利格曼说的观点背后都是有实实在在的案例和数据来支撑观点的。举个例子。在seligman和Randall Wyatt的访谈中他提到,他们有用积极心理治疗组,其它心理治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结果发现积极心理治疗组的效果比其它组都要好。Seligman的virtues and strengths的研究也是建立在70个国家大样本量的跨文化研究基础上,发现美德和幸福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8。这说明塞利格曼一直在用实证方法来证明结论。不能因为他将成果面向大众,为了增加书的可读性而减少方法论和数据分析的介绍,我们就错误的指责他说的话没有科学依据,将他的成果和其它鸡汤作品混为一谈。
塞利格曼对于心理工作者的影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塞利格曼认为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与其去治疗客户的病态缺点问题,不如从每个人的优点出发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你心情不好去看心理治疗师,传统的心理治疗师会从病理的角度去观察你,并让你回去以后观察自己在几个有问题方面的行为再回来治疗。而积极心理治疗,他们会用自己的量表帮你测出来自己主要的优点是什么,然后让你回去以后反思你某个优点在这个星期里如何帮你处理问题,这样你的自信会慢慢提升,也就会变的开心起来。Seligman认为人在没有疾病痛苦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快乐积极。快乐积极这样的技能对于很多人而言也是要学习的,比如在空闲时间如何做有意义的事情。
Seligman认为追求好的感觉feeling good本身不能成为一个目标,它应该是建立在把事情做好doing well的基础上。美国好多新生代心理素质特别差,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而且得抑郁症的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因为之前有个self-esteem movement,目标就是想让孩子们过的开心轻松简单。他认为追求开心本身是个空中楼阁而已,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轰然崩塌。而建立在做的好的基础上的感觉好,会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开心,坚持,好奇,探索等等。
最后,塞利格曼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研究者之一。我自己不是研究positive psychology的,但是我特别认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目的,那就是让心理学去帮助更多普通人过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由learning helpless到positive psychology,它不是Seligman凭空想出来的东西,中间夹杂了很多非常理性的思考和实证研究。比如在同样实验里,有1/3的人从头至尾都没有无助的体验,而1/10的人在进实验室之处就已经有了抑郁症状。是人和人之间怎样的差异造成了这样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怎么让更多后者变成前者?这是促使他不断去探索的问题。所以有些人没有去认真了解过他做的事情,就错误指责他的工作,我觉得是非常不负责任和没有道理的。
心理学是一门接近科学,或者努力往科学上靠的学科,遵循的是实证精神。以前它关注的是病理,积极心理学让它关注的群体扩大,让社会从心理学研究中受更多益。如果你读过learned helplessness,从中感受过那种无助,就觉得learned positivism是个多么伟大积极的想法。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也有一点哲学在里面。我觉得这个人他并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Seligman的思想和作品,就发出这样误导别人的文章,这样错过了positive psychology的精髓真的很遗憾。
-
小蕃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0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