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里,你始终只会是你自己
茫茫人海里,你始终只会是你自己
文 / Sofia
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改编成电视剧,刚播出没几天,网上一片批判之声,吓得我都不敢自称是亦舒迷。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如果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的片段,每一个片段都是值得称赞的。
起码看到目前的第17集,每一个演员的演技都是杠杠的,演什么像什么。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为什么刘涛的安迪总让人有出戏的感觉?不是说穿上高定的职业装、坐在大办公室里对着N台电脑就是成功职业女性的。职业精英女高管的身上有一股气,一种杀伐决断、勇于承担责任、也能担负起责任的气场。这种气场,刘涛没有,袁泉有。刘涛被自己塑造的纯良贤淑的人设囿住了演技:刘涛只适合扮演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
堪与演员的演技相媲美的,是《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的剧情。
矫情并且no zuo no die的富太太、占尽小便宜的上海弄堂阿姨、扮猪吃老虎的小三……不管你追剧的原因是什么,对亦舒原著的喜爱也好、对八点档家庭剧的喜欢也罢,总之,我想,观众看剧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又骂又恨的感觉:这个作女和她的市井原生家庭都是活该的,这个小三也是极其可恨的。这种生活再现感,也是让追剧者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到了第17集的时候,罗子君在工作中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米雪儿。原本米雪儿对罗子君的落魄心存讥讽,打着做广告的名义将罗子君帮自己穿鞋的照片发朋友圈,对此,罗子君是感到难堪。但是,罗子君并没有呼天抢地地和米雪儿撕扯,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以拍照片发朋友圈的方式,使得米雪儿不得不忍痛大出血买了一年也卖不出一双的鞋子。这样的罗子君很漂亮,是不是?简直太让人赞赏不已。
只是,如我前面所说,这部电视剧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片段,每一个片段都让人觉得很赞。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就像离婚前的作女陈太太和面对米雪儿挑衅的罗子君,即便同一个人,即便是马伊琍的演技超赞,但是,依然会让人有出戏的感觉,这分明就是两个人。这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离婚前的生活恍若前世”就可以解释的。
被出轨、被离婚,这样的苦难,固然会让女人成长,但是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她自身的格局、环境、能力。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发展变化,但是,茫茫人海中,你始终是你自己。如果没有武侠小说主角的奇遇命运,你的成长变化便不可能脱离自身的阶层。
也就是说,我认为这部电视剧唯一的硬伤是逻辑——马伊琍所扮演的上海市井女出身的罗子君即便是逆袭,也不会是剧情设定的逆袭。罗子君的职业生涯,最好也不过是,由鞋店的销售冠军成为店长,继而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层。
我可以理解罗子君去陈俊生的公司里对着实习生宣示主权,也可以理解穿着大红大绿的罗子君去凌玲住的小区守候凌玲。但是,我无法理解罗子君蜕变成长为精英女金领。
依据剧情的矛盾冲突尖锐化的设定,罗子君最后要逆袭进入咨询公司,与前夫和小三较量一番。可是,稍微有点常识也该想到,像咨询顾问这样专业的职位,是要依据年资和经验的积累的。不是说随随便便有个高人指点,你便可以笑傲职场的。你以为人人都是翁静晶,说成为专业人士便能成为专业人士的?何况,人家翁静晶由演员改行成为律师之前,也好歹在大学法律系苦读过的。(PS:翁静晶,张国荣版《杨过与小龙女》中小龙女的扮演者。)
罗子君是如何在贺涵的帮助下逆袭进入咨询公司的,暂时不得而知,但是,罗子君的同学兼好友唐晶,亦在贺涵的教导和帮助下,苦干了10年,才有了如今的天地。即便罗子君再有天赋,即便并不要求罗子君成为唐晶第二,但是,这中间总该有年资的鸿沟吧?
与亦舒同时期的香港作家梁凤仪也写过两部相似的小说,一部是《第二春》,一部是《风云变》。《风云变》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的致敬之作。
我喜欢梁凤仪在《第二春》的序言里所写的一句话:“人要经过变难苦痛,才更易领悟人生,提炼潜质,知所奋发。”
某种意义上,苦痛,的确是成长的催化剂。
但是,是骡子还是马,这是娘胎里早已注定的结局,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这个人前半生的烙印的痕迹。
罗子君可以如亦舒原著里那样,成长为一位艺术家;亦可如电视剧第17集里所表现的那样,成为鞋店销售冠军、甚至是未来的店长和中层管理者;但是,鲜少有可能在咨询公司叱咤风云。正如电视剧里,贺涵和唐晶对小三凌玲的评价一般,下游的调查公司的现场调查员很少有人能够逆袭进入上游的咨询公司的,除非她付出了惊人的努力。
在电视剧,编剧为了让这种多角恋N方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化,显然用力过猛。
我们来瞧瞧梁凤仪的《第二春》和《风云变》。
《第二春》里被离婚后在商场里逆袭的女主,原本就出生于金融世家、谈了一场门当户对的恋爱后嫁作豪门贵妇,虽然婚后不长进、沉溺于麻将的四方天地,但是从小到大她耳濡目染的是经商之道、后来拉她一把的亦是商场巾帼。
《风云变》中被离婚的主妇为寻活路,不得不分租了自家的房屋,从自身所擅长的厨艺做起,同时帮人带孩子,又恰好得到广告圈朋友的帮助,努力宣传,如此一点一滴,努力开创并拓展,最终在食品业做出名堂。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她的自身。她是什么样的人,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亲友,擅长做什么,能吃什么样的苦,能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这些,综合起来,才会成为一个崭新的她,但是,这个新生,依然带有旧生的痕迹。你始终是你。
固然,如网上所批判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违背了亦舒对“女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姿态要好看”的要求。
罗子君婚变之际,求过陈俊生,也去找过凌玲。
但是,这又算什么呢?这种哭过闹过的不好看的姿态,影响了她以后的生活吗?谁会在分手之际,还努力维护自身形象、好让前任给自己颁发个“最佳仪态奖”?
一个人在遭遇剧变、遭遇背叛的时候,你还要她打落牙齿和血吞,那是圣母,不是寻常儿女。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只要能体面站起来的,依然是条好汉。这年头,谁没点黑历史?英雄从来就不问出身。只要你当下精彩,只要你自己不在人前对过往表露出惊慌失措、悔不当初,便没人能拿你的黑历史当面伤害你,那些过往,至多不过是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包括亦舒,包括亦舒女郎。
某种程度上,亦舒本人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亦如她笔下形形色色的亦舒女郎们。
亦舒讲究落袋为安。倘若影视公司没有付给亦舒足够的版税,子君、唐晶的名字是影视公司可以随便用的吗?亦舒收钱之际,也就意味着亦舒默许了影视公司的改编。
就算是处处讲究的亦舒女郎们,黄玫瑰、贝秀月们以何为生的呢?当贝秀月从早晨起来便拿香槟当水喝时,这姿态的确洒脱好看,只是,假如她遇到的也是陈俊生和凌玲档呢?
某种程度上,我更喜欢在鞋店里狡黠、软硬兼施地卖鞋子的罗子君。这时的罗子君是有生气的,是让人喜爱的,同时,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是罗子君在她自身的条件下所能找到的最佳工作。
诚然,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蓝领白领金领无论是工作的环境,还是收入,都是有别的。罗子君得挤公交上班,唐晶的宝马亮瞎了罗子君的追求者老金的眼睛。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卖鞋子的罗子君的姿态也是同样好看的,反而,独立女性、事业为重的唐晶在拿了文件狂奔下楼拦截亚当时,那姿态却显得并不好看。
固然,一个女人,远离职场多年,会生疏了技能。重返职场,她的求职的范围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但是,我并不认为一个女人,如果回归家庭,称为一名全职主妇,她就会脱离社会。现如今的社会,通信如此发达,足不出户,亦可知天下事。何况,在越来越重视为知识付费的今天,各类免费的或者收费的知识课程,比比皆是。一个人,只要你有心去学习,你就不会闭塞。同样的,在职场之上,混日子、不学习、不求进步、安逸于舒适区的,也大有人在。
家庭主妇和职场女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只承认一点,那就是为人处世的方式。一个人的待人待物的方式,具有一种习惯性。
相对来说,全职主妇的交往范围较为狭窄,每天所面对的、需要花费心思去处理的关系,大概有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有些家庭还有和亲戚之间的关系。而职场女性,除了上述关系外,日日需要面对的,还有与老板、与同事、与合作方之间的关系。
罗子君的独立,在于她脱离了自己的舒适区。她从舒适的夫妻关系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形形色色的奇葩的或者不奇葩的顾客以及同事。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她自身的条件限制。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最好的自己,让原本的条件变得更优,然后再进一步拓展自己、成就自己。
PS:网上吐槽很多的,还有罗子君离婚前的穿着。红配绿、绿配黄,是有点儿辣眼睛。但是,作为一名有颜值、有身材的美女,我依然认为那些衣服穿在马伊琍身上要比穿在其他人身上好看多了。固然,亦舒女郎们的标配是黑白灰,可是,亦舒也说过,年轻就是好,美貌就是好,穿啥都好看。事实上,马伊琍去陈俊生公司宣示主权时穿的黄色高领衫+马甲,我个人感觉非常好看。另外,不是说,家庭主妇变成职业女性,换掉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就OK的,其实关键的是,心里的那股气,从过往舒适区走出、成就自己的那股气。
-
喝咖啡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5 16: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