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 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胡桃夹子》(Shakirova, Zaleyev)
《胡桃夹子》是传统的圣诞大戏,由圣诞舞会引入童话世界,让小朋友们跟着克拉拉做一个甜美的芭蕾梦。因为儿童向,这部戏也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中格局最小的,男女主角只一段双人舞、一段大双结束,难度不是太高,也没什么演技空间(女主角可以演小女孩和梦中的公主两种气质),胜在氛围甜美和煦。
这几年国内也效仿西方,圣诞夜拖儿带女看《胡桃夹子》,但毕竟演出旺季大团多要主场表演,圣诞出门巡演的少,所以很少看到靠谱的现场,我自己只15年看过上芭的英国。这次在圣彼得堡的白夜艺术节幸运地碰上了马林直播,接近顶级配置:大领导Gergiev指挥,明日之星Reneta Shakirova和David Zaleyev主演(希望推新人的政策能持续下去)。因为直播,提前到下午5点开演,也顺便缓解了我刚到达的时差困。
第一幕就是可以肆意走神的节日序曲。这次直播跟Somova出碟版处理不同的是第一幕的也用的成年演员(或者瓦岗高年级学生),一出场就是Shakirova演克拉拉,而非传统的瓦岗低年级学生。她本身有点圆圆脸婴儿肥,身量也不高,演小姑娘毫无违和感。
在纪录片里Shakirova提到她就读瓦岗一年级时就参演《胡桃夹子》了,所以这些舞步对她就是小菜一碟。她的插秧步pas de burre算是合格的漂亮,但没有几位女神那么耀眼流动。跳跃很有弹性,但看得出发力,没Somova那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第二幕现场看老鼠大军特别搞笑,不像是坏人,倒像是学习张牙舞爪的宠物。时不时地扑一扑假装威胁。不知道那些穿在老鼠外套里的男群舞是不是自己也偷乐呢?两只靠近克拉拉座椅的老鼠时不时地逗她一些,毫无威胁性的,就好像亲密熟悉小伙伴的玩耍。他们拿坐垫拍拍或用爪子戳戳Shakirova,反过来Shakirova再捶捶他们。
双人舞Shakirova的姿态舒展大气,胸腰柔韧和腿部线条都非常漂亮,同时也自然、充满青春活力。遇到老鼠前面对圣诞树长高的惊讶+恐惧,背部肌肉要是更有戏就好了。
Zaleyev身型比我想象中小很多,有些像瓦岗高年级学生,动作有点抢拍不舒展,没能像Shklyarov那样尽情利用音乐展现自己的魅力。他降难度没做那个举高高的单手托举,但落幕时的转速还是很快的,幕完全落下前还能看到里头在加速。

雪花舞开始是航母显实力的地方(前半部分主流团都能演得八九不离十)雪花仙子一个个跳出来,结合高雅的淡蓝色背景,有弹性的跳跃、优雅的手臂,迅捷合拍的动作,加上现场的童声吟唱,非常梦幻。
但是阵列的时候 看前排的身形差异(Ivannikova好壮)和后排群舞的动作,好像比起印象里06《天鹅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水水群鹅退步了一点点。
第三幕花之圆舞曲部分Nikitina特别美,手臂、弹跳和舞台魅力,站在石田久美子旁边两个世界,真希望她能离开到西欧去试试发展。

六人舞是整晚的最高潮(预设也应该如此),Shakirova的整个姿态控制 瓦岗式的精致,手臂的延伸感特别好,托举中手臂略微起伏有willowy的呼吸感。(她在毕业的时候,演的动感的Laurencia,加上同届Lukina的对比,导致我总有印象觉得她的姿态不够精致。)
姿态到位后梦中克拉拉的公主气质自然也就有了。不同于Somova的克拉拉公主本来就自带童话世界的完美,Shakirova则是偷偷打扮好参加盛会的小姑娘,满眼粉红泡泡地演绎/发现最好的自己。
很遗憾的是,不知是否体力控制的问题,最重要的糖果仙子变奏Shakirova没完成好,动作迟缓技术规格不足,没有小Nina那种“水滴从喷泉中溅出”的精致灵透。
Zaleyev可能是主角机会不多的关系,表演学生气太重。自身和托举技术不错(扶腰转都很完美,又快又正看着放心),但没什么存在感(也许用新人对比Artem和Shklyarov太残酷了吧)

夏季游客多,幕间听到不少中文英文的对话。总体观众礼貌但不热情,没有curtain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