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主义和民族(国家)情感之间的界限?
民族(国家)主义和民族(国家)情感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我不认为自己在学理上能够分得清楚。只能摆出一些亲身事例,来说说区分这个问题的难度。
2001年我刚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硕博,住进 International House。一周之后,I-House 组织一次 retreat,我报名参加。上车之后,负责人逐个点名,点到我是 “Dun Wang from China。” 然后点到一位 “Jenny Wong from China as well。” 但这个 Jenny Wong 立刻说:“I’m from Hong Kong, not China。” 当时我稍有反感,但设身处地稍微一想,也觉得可以理解。到了 retreat 地点,大家再各自自我介绍时候,我知道了 Jenny Wong 是香港政府派来学习的公职人员。当时的几十人里面,第三位 “华人” 是一位台湾女生。显然,在政治身份上,我们三个华人各有所属,丝毫不马虎。但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在随后的自由社交聊天环节,Jenny Wong 和那个台湾女生都不约而同窜到我这里,还很欢乐地说“两岸三地团聚了”。所以说在文化层面,三个华人就天然地凑在一起,觉得最自在。
(对于旁观的洋人来说,则可能会觉得 “还啥 not from China?——明明是 Chinese 都凑到一块儿去啦,台湾、香港和中国有毛区别?他们明明是一模一样的嘛!” 这很有趣。在中华文化圈的外面的洋人也同样是双重思维下的人类物种:日常生活里面总会说 “根本分不清 Chinese 和 Taiwanese”,但一涉及到意识形态层面,就明显地开启了另一重思维,则又看出 “境外敌对势力” 的嘴脸了~开个玩笑。)
我说的 “三个华人就天然地凑在一起,觉得最自在” 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三个都是初来乍到来美国的,所以基本上是从小生活在华人文化里面、说中文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成长和文化身份,单凭生物学意义上的华人特征,那就不好说了。——很多所谓在国外从小长大的和土生土长的华裔,在文化认同等方面,千人千面,十分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需要再举一个事例。
这是日语课上的一件事。我们东亚语言文化系的中国文学专业研究生,和历史系里面的中国历史方向研究生,在硕博阶段都必须学两年半的日语。所以我们这些年龄相对较大的研究生就乖乖地坐到了以本科低班为主那些因为喜欢日漫而想学日语的幼齿教室里,年年如此。有次在课上,来自日本的非常好的一位日语老师在诱导我们练习一个句型。他逐一问每个学生,比如 “王先生,法兰西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然后我这个王先生再回答之,生成诸如 “法兰西是一个优美并且安静的国家” 这样的表达式。于是便逐一问了下去。大家按照礼节,说出了 “阿美利加/俄国/英国/日本/中国是一个XX并且XX的国家。” ——这两个XX当然都是褒义词。后面发生的一幕让日本老师都非常尴尬、歉疚了。当他问到一个小华裔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的时候,该小华裔说 “中国是一个肮脏并且丑陋的国家。” ——当时我觉得受到了侮辱——毕竟,大家都不是按照事实来造句,而是按照文明社会的礼节,自动赞美所有提到的国家而已。这个在美国生活多年(或者出生于此)的小华裔,刚才造句到说其他国家的时候也都是用褒义词,但说到中国的时候变成了这样,这该有多大的厌恶和恨?我当时来美国的时间还短,比较羞怯和内敛,竟然没有发出抗议。如果是现在的我,就会当场抗议说是伤害了我的民族感情——你有自由言论的权力,我也一样嘛!
再说一个事例,我站出来发出了抗议声音的事例。
我也曾混迹于形形色色的教会。有一次去伯克利、奥克兰之间,一个以韩裔为主的教会,听一个年轻的实习牧师布道。他刚从北京传教回来,觉得自己为信仰付出了很多,滔滔不绝地讲述怎样在北京受磨难,比如污染、交通混乱、社会水准与美国的反差,等等;又说返回旧金山机场时海关一句 “welcome back home” (欢迎回家)让他热泪盈眶。在教徒的掌声中他忘情地说:“虔诚的人才能领悟——上帝随时在创造 miracle(奇迹)——It’s a miracle that 在北京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和妻儿平平安安,没有遭遇车祸。” 于是——散场后我找到老牧师说:“我和我的家人、亲友在一千多万人的北京生活,并没有觉得是出于任何什么奇迹,这一千多万北京人居然没有相继被车撞死。我相信耶稣本人和使徒如彼得、保罗不会这样解释 miracle。以色列人和罗马人也不曾‘欢迎’耶稣和使徒‘回家’——耶稣及使徒与道貌岸然的法利赛人、自命清高的'文士'不同——耶稣及使徒的家就是受人欺凌的撒马利亚妇女、乞丐、疯子、妓女、病人的家,以及所有畅开心灵悔过的普通人的家。这些卑微的人确实看到了奇迹——耶稣及使徒们的爱——而这奇迹是从经文中勉强不来的。” 老牧师严肃了,替见习牧师向我道歉。
好了,我只举例而不说理,就是因为我觉得我说理说不清,全凭感觉走。
最后说一个感觉,就是我觉得今夏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的那位中国学生说的美国的空气有甜味,以及自由的气息等等,我觉得说得没错,都挺好。(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我有我自己的界限。但这个界限绝对不与所谓官方的相重合,是我自己的。
-
東京柑橘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2:25:26
-
Ranp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1:11:46
-
水杨酸百分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1:08:00
-
山野村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1:05:5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1:02:05
-
[江湖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2 22:44:27
-
点亮天空的晨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11 11:31:55
-
埃泽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14 16:24:08
-
福气因感恩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9 22:14:42
-
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9 09:53:36
-
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17:52:01
-
Nico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13:08:51
-
伤心小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13:01:50
-
路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11:30:20
-
小城小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00:40:51
-
灯下的牧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00:33:46
-
逸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00:08:35
-
关心病患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7 23:39:14
-
Corv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7 23:23:53
-
波鲁克吉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7 23:16:06
-
มะเขือยาว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7 2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