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浙江金华及周边游记
去年应吴君邀请去他故乡金华玩了三天,最近整理旧照片,顺便写写金华的游记
一张武义的熟溪桥照片镇个楼~~

我的好友吴君(豆瓣名谢里登大道,这货:https://www.douban.com/people/kalasnikf/)在我看来是个学识非常渊博的家伙,特别是对于世界和中国的近代史,有些颇不知名的掌故他都可以谈笑风生。吴君居杭州时他带我去西湖边上看当年“大韩帝国”被日本吞并后的流亡政府旧址,也曾带我去南山墓园寻访一些近代名人的墓冢,都是些很值得看的地方。
吴君是金华人,去年10月他有几天休假返家,正好那几天我也没事,就去到金华拜访吴君,顺便在吴君的带领下去围观了不少都不算是景点的地方。
第一日游记:
我到金华的时候已是中午,吴君计划第一天带我到市里转转,不过带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金华的老火车站,据说这里是民国的建筑风格,而且是目前不太常见的,能走到铁轨上看火车的地方之一了。



听吴君讲,他小时候去外婆家(兰溪),那会儿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路网,过去回来都是在这里坐火车,而且还不太有客车,很多时候都是那种密封的闷罐货车,车厢里铺着稻草的那种。
这个火车站是可以进去的,然后就是一排排的铁轨和车厢,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内燃机车拖着长长的货物从这里出发——毕竟这里还在作为货运站营业的嘛。



据南京的朋友说,浦口老车站和南京西站已经关闭了,那么金华的这个老车站就愈发珍贵,能这么近距离围观火车的地方大约越来越少了吧。
然后就是到市区里头,八咏楼附近的古城墙周围了。这里有金华市的博物馆,还有太平天国时期的侍王府——侍王府门口的照壁边上指示牌写着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约很多太平天国时候的建筑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待遇吧。

按照我过去的理解,太平天国似乎到了后期的时候是各种药丸的节奏,各种大大小小的王封了不少,但基本也就是做做样子,真的顶用的没几个,何况金华这种离天京那么远的地方。后来看了这里的介绍才知道,侍王李世贤是李秀成的堂弟,考虑到太平天国后期领土日益缩小的情况,他能在1861年硬生生拿下金华这么个重镇,并且坚持好几年,真是殊为不易——当然他的下场和历史上许多的“反贼”也类似,局势不利,流窜作战,后来死于内讧,典型的反贼死法之一吧。
侍王府里面自然是太平天国王府里都能见到的革命事迹陈列壁画,在雕梁画栋(可能当时并没有心情这么装饰)的屋宇里陈列着几尊铁炮,提醒大家这毕竟是曾经的军人府邸——饶是如此,这里相当大的空间还是被用来展出兰花和奇石。更好玩的是,前厅是太平军的各种革命事迹陈列,后厅却被布置成清朝县衙门的样子,曾经不共戴天的死敌现在这么和平共处,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出侍王府不远走着就可以上八咏楼。当这里还名叫玄畅楼的时候,沈约曾经写过玄畅楼赋,因此在八咏楼上可以看到底下有一尊沈约的雕塑。后来似乎李清照也在这里留下过诗句。再后来,等到崇祯皇帝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了,满清入关一路向南平推,南明的督师(说是督师,手下应该没有太多的兵)朱大典帅众死守金华,城破的时候在八咏楼点燃火药自尽了——如今的八咏楼经过翻修,看不出当年兵火的痕迹。



然后和吴君去到了义乌边上——诺大的江面上孤舟一叶,若是忽略江对岸的住宅楼,颇有些“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感觉。

大概就在看到这个小船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些老旧的桥墩。听吴君说,那是当年日军侵占金华之后为了开采当地的萤石矿专门修筑的一条铁路专线。这条铁路1942年日军进城就开始修,一直修到1944年4月份才通车。那会儿能运出来的萤石矿大约没什么办法运往本土,更遑论对太平洋的战局起到什么影响了。到了1945年日军投降,这个铁路专线就被拆掉了,空留了一些桥墩在江面上。


按照我跟吴君的讨论,皇军的后勤意识和工兵水平真不是一般的差。1937年皇军一路平推到杭州,茅以升炸掉了浙赣线上的钱塘江大桥,然后这座大桥就这么瘫倒在钱塘江里直到1945年终战。1944年日军发动的豫湘桂战役的确从形式上打通了不少的“大陆交通线”,然则中美空军炸瘫了郑州的黄河铁桥之后这个所谓的大陆交通线就真的瘫了——这个金华的矿山铁路支线也一样,45公里的铁路修了两年,效率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样的工兵部队和后勤意识,难怪修桂河大桥要用到英国战俘,也难怪在太平洋打成那副德行(准确地讲,是被饿成那副德行)。
不过日本工兵再垃圾,也真的轮不到当时的国军去鄙视。很讽刺的是日本产的许多蒸汽机车都是在那个动荡的昭和年代来到了中国,然后在许多地方一直用到20世纪90年代,性能比许多后来国产的蒸汽机车还好。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是在吴君家门口的小饭馆。金华的当地小吃有些独特的称谓,比如粿,一个很有古风的字眼。


第二日游记:
金华附近的兰溪山上有很多岩洞。吴君家母有一辆大众车,于是老司机吴君就带着我以在山路上飙车的形式开始了这一天的行程——嗯,山路的发夹弯蛮多的,大众根本不是五菱宏光的对手,一路上被好几辆五菱宏光毫无悬念地超车。

兰溪附近的山上有不少的溶洞,当年徐霞客游历天下的时候专门钻过这里的山洞,并写了颇不少的游记。这些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大约沿着浙赣铁路一支蜿蜒向西一直到贵州云南。贵州的溶洞挺多的,不过浙江的溶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且围观。




很多山洞的游览路线是沿着地下暗河铺设的,某些地方只要一弯腰就能触到暗河的水。我自己随身带的饮用水喝完了就拿着瓶子到暗河里灌满,地下水特别凉,但喝着很舒服。
在这些溶洞外面自然就是大山,也自然会有各种寺庙。兰溪这边似乎是所谓的“黄大仙”崇拜发源地。山上有黄大仙庙宇,后来到了兰溪市发现到处都是黄大仙,黄大仙路,黄大仙餐厅,诸如此类——看来我果然是孤陋寡闻,之前我还以为黄大仙是东北萨满教的信众对黄鼠狼的称呼呢(想到我在坦克世界里没事儿就开着我的黄大仙——黄鼠狼坦克歼击车屠幼的事情)。

山间的景色也好,虽然不是那种“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瀑布山溪随处可见,还有很漂亮的鸟啦,蝴蝶啦,到处都是。10月很少听到蝉鸣了,但秋虫很是不少。




下得山来,吴君说要开车带我去一些很偏僻的景点,比如白齐文的遇难地。白齐文(H.A. Burgevine)是美国人,是华尔洋枪队的成员。1862年华尔战死之后白齐文继任洋枪队队长,但似乎他和清朝官员关系不好,于是1863年劫了一条船投降太平军(跟1944年投降日本差不多的感觉),后来感觉太平军药丸,又投降了戈登的常胜军。再后来,他竟然想去厦门投奔侍王李世贤(那会儿太平天国的主体已经完了),果断被大清抓住了。为了避免美国人的抗议,按照李鸿章的命令,押解白齐文的轮船在行驶在兰溪一段的时候很凑巧地翻掉了,自然白齐文也死了,对外宣称是溺毙,嗯,纯属意外。
按照吴君的考证,白齐文溺水的地方就在如今的洲上渡附近,开了导航之后我们就一路开过去了。

白齐文的人生充满了投机和背叛,虽不如吕布那么勇猛,但这样的遭际跟奉先也差不多。果如此的话,白齐文殉难之处当是一个类似白门楼的所在。然则洲上渡并非任何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兰溪江两岸的渡轮来来回回,站在江边颇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




然后赶去兰溪县城,路上顺便围观下日本陆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踩地雷被炸死的地方。
1942年4月杜立特(Doolittle)空袭东京之后有不少飞机坠落在衢州附近,这次空袭给了日本很大的心理震撼,于是海军方面不顾一切发动了中途岛战役。陆军方面,驻守浙江的日军开始向金华,衢州一线进攻,意图清除浙江西部的中美航空基地。1942年5月27日(似乎是日本的海军节),酒井直次中将(他本人是战国名将酒井忠次之后)带着第15师团向兰溪进攻,途中酒井的军马踩到了国军埋下的地雷,酒井被炸成重伤,而师团的军医并不在身边,于是酒井直次就这么死了。
当年埋地雷的地方是荒野,但现在早就盖上了楼房,一点看不出当年古战场的痕迹了——不过据吴君考证,在黄大仙路(又是黄大仙......)119号的某个书画工作室,就坐落在当年酒井直次踩地雷的地方。

然后晚饭是在吴君外婆家附近的一个小馆子吃的,果然是黄大仙的故乡,连菜粥都起了“大仙养生粥”这种名字。


由于天色已晚,就只好在兰溪老城匆匆转了转,然后开车走夜路回金华。



第三日游记:
早起之后吴君开车一路带我去武义汤村围观汤恩伯的旧居。
我和吴君对于汤恩伯的最初印象来源不尽相同。对吴君而言,汤恩伯是电影“战上海”里的汤司令,对我来说,汤恩伯在“水旱蝗汤”里算是占了个名的,中学那会儿语文课学写新闻通讯稿,范本之一是本朝太祖的渡江通讯,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战犯汤恩伯亲临前线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村的位置略偏僻,汤恩伯的故居看上去也蛮破败的,像是许多年无人问津的样子。门口是一大片水塘,塘边的人家养着几只超级萌的鸭子。




汤司令的旧居是锁着门的,要看的话,得去村委会拿钥匙。好在村委会管事儿的大爷一团和气,钥匙拿到,打开锁推开门,厅堂里是各种黄埔同学会的横幅之类,看得出这个旧居十几年前还是很努力地修葺过,大约那会儿的两岸关系还不坏的缘故吧。如今随着这些关系的冷淡,这个旧居也就被冷落下来。


和一般的名人故居一样,这个故居也少不了汤司令的生平展。不管外面的人(像我的祖籍就在水旱蝗汤最严重的河南)如何评价,武义人真的把汤恩伯当做抗日英雄来看(虽然抗战那会儿,尤其是豫湘桂战役时候,汤司令跑得还是蛮快的)。






出了汤司令家,驱车直奔武义县城,去围观市区里的熟溪桥。
廊桥这种建筑我最早听说是在2000年左右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我记得有一期讲浙江泰顺的廊桥,这种桥给我留下了蛮深刻的印象,不过直到看到熟溪桥,我才第一次看到真的廊桥。








然后趁着还有一点时间,在武义的老城区走了走,很多建筑虽然古旧,但有不少过去的建筑构件,还是值得看的。听吴君说,他父亲这一支曾经在这里有分到过一间小小的屋子,是过去大户人家仆人房的一部分,那个宅子还在,我也得以进去围观。






等逛完了旧城的老街,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回金华,赶下午的高铁离开。今年有机会的话要在白天去兰溪县城里走走,上次是晚上去的,并没有很好地游览。
-
淼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9 19:06:28
-
苏台栖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3:52:52
-
foroldw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2 17:49:48
-
狂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6 16:41:15
-
冬虫夏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6 12:34:27
-
bt4113鹏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0 19:35:40
-
Asah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2 19:36:44
-
木头鞋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9 23:17:52
-
游来游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9 22:43:38
-
余宝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9 00:48:24
-
淡墨痕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19:41:5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18:24:21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18:08:37
-
无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2 13:40:10
-
懒君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2 09:54:50
-
Invisibil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30 22:01:38
-
谢里登大道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30 15:24:25
-
DMC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30 12: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