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停在即将归来的地方

缘起:
在听完一节candy的人类学课之后,
更加确定了出发去亲身感受景德镇的行程。
出发之前,在手机里下载了朴树的新专辑,
听到在木星,此情此景感触万分。
城市里那么多的人来人往,
似乎都那么千篇一律和相似,
但真正善于体验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之后,
你会发现一切相似的背后是那么多大不同。
一路上结识了新的朋友,
看望了旧的朋友,
也有一些没能见面的故友。
出发前我第一个联系的是老同学,
善良的同学怕我一个人在外不安全,
邀请我去她家里住。
因此我也很好的体会了
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
到了他们家我才发现,
原来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被她收留的“景漂”
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子。
他们夫妻俩有一个5岁的男孩子和一只听话的狗,
每天早上最激动人心的,
便是开窑的时候。
因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陶瓷能烧成什么样子,
那那心情就好似胶卷相片洗出来之前。
接下来一天的时间,
夫妻俩分别一个去自家的小店里,
一个则在工作室里。
工作繁忙的时候,夫妻俩会把店给他人看管,
俩人一起在工作室里工作。

我和老同学7年没见了,
但这半个月的相处,
我发现她很多特别的地方。
比如说她喜欢一边炒菜或者工作的时候
听恐怖小说的FM。
但是她又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人,
喜欢坐和靠在一切有墙壁的角落。
她即是一个在景德镇看上去普通的制陶人,
也是一个有自己小个性存在的个体。
夜里探访了“陶溪川”,
这是老厂房改建的一个文化区域,
各种文艺小资的餐饮店
各种陶瓷文化创意的店,
周末还有摆摊的夜市。
夜晚,景德镇当地居民很喜欢到这里来散步。
也能经常看到来买器具的僧侣。
找同学借了辆自行车,
一路骑到了三宝路的陌上山居。
这里是在广州认识的故友开的店,
里面卖的是复古风韵的衣物和首饰。
三宝路沿路都是各种有趣的店,
听说每一栋小别墅的主人,
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中午和朋友一起吃了顿居家饭,
主人爸爸的红烧肉简直是好吃极了。

日烈当头的漫长的下午,
在店里看着店门口慵懒的猫咪,
和不知哪儿来的野狗。
女店主田田驱车把我带到了
三宝路的深处,
有一间 世外桃源 ,
世外桃源 的对面是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的正门,
是一席里李见深所说的用废弃的瓷器砌成的墙。
世外桃源 内和博物馆内都有文娜画的壁画,
沿路的几家店的山路旁,
也有文娜捏的小仙儿。

(图为文娜的壁画和陌上山居的女主人田田)
亲眼见到这些壁画和有趣的小店,
比在手机和图片里看到的立体许多。
三宝的空气有山里的气味,
满山偏野开满了红白相间的花儿。
同样让我觉得 亲身感受比图片里感受多太多的,
是陶院对面的流坑坞里住着的花鸦的家。

花鸦的家在远离市区的陶院新区
对面的村庄里,
我从陶院门口徒步走了40多分钟才走到,
当然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走迷路了。
沿路问路,都有各种好人指路,
这感觉在城里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过了。
烈日下农民在地里耕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真实画面
显现在我眼前。
中途还在当地好心的村民家借了个厕所。
很庆幸我去花鸦家带了一袋子的荔枝,
而不是西瓜。
抓了一把荔枝感谢了村民。
一直走到水泥路的尽头,
花鸦的家也就在不远处了。

刚到花鸦家的时候,
他们家正好有客人。
花鸦正在给既是邻居
又是客人的朋友缝制衣服。
衣服是过几天村里朋友聚会时要穿的。
客人的两个孩子很可爱,
一直围着我。
他们都是混血宝宝,
一年一半的时间在景德镇一半的时间在荷兰。
他们爱玩泥巴也不害怕山里的一切动物和虫子,
会在花鸦家的秋千床里荡半天。
我觉得他俩的童年
比只会捧着手机和ipad的小朋友
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花鸦和阿日也是一对让人羡慕的一对,
他俩每天很早就会起床开始创作和工作。
他们从来不会看娱乐和综艺,
每天把对生活的敬意用作品和心表达出来。
花鸦会做陶瓷器具和布料,
阿日则做木工 木器。
走在每间房间都能听到阿日敲打木头的声音,
还有他们家大鹅,小鸡,小狗的叫声,
朋友们说话聊天的声音,孩子的笑声。
下山的时候,花鸦送我到了她另外一个朋友的家。
一个专门制作柴烧的男孩 名字叫楚洋。

我在这里跟楚洋也聊了很久,
他本身是广州增城人,
他来到江西,我去到广州,
想想是否都是梦想牵引着我们
到远离故乡的地方去定居呢。
不亲眼看到一个个壶从他手里制作出来,
都不知道陶瓷有多么的神奇。
一双沾满泥巴认真工作的少年。
听说他因为身体不好,
还辟谷了一段时间,
我想在充满诱惑的都市的我,
肯定很难做到吧。
他家的柴窑都是他根据书里的文献,
自己搭建的。
我走的时候,他的第二个窑刚刚搭好,
准备开始试烧了。
我很喜欢花鸦他们这“村”里的村民们,
他们让我觉得当代的年轻人的生活
真的有了多样性的选择。
当很多人被生活击退了学生时代的锐气时,
他们还能对抗世俗的标尺,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对他们感到尊敬。
周末花鸦、楚洋他们会到乐天市集摆摊,
于是我们又见面了。
乐天市集是很多有艺术创造的青年的市集
可以在这里买到很多他们的创作。
更加开心的是,
我还见到了我最喜欢的一位大学老师。
老师请我们喝了酸梅汤还邀请我们去她家里。
这一次谈话让我感触良多,
我给了它一个称呼 “焉老师家的客厅”

自己整理了一些可对外公开的内容。
焉老师客厅大家聊到的
(当时自己整理时用的繁体输入法)
* 錢是個好東西,但是只有錢的人是貧窮的。
人生要追求活得自在,為人舒坦。
我就對自己要求高是對的,
但不舒坦自在弄得自己很痛苦的話,
身體 和 精神情況就會受損。
這樣看來,身體精神好加上舒坦,
再賺錢當下足夠的錢,是個好方向。 * 愛好不能過度,一旦一件事情過度之後,
就會顯得沒那麼好了。
比如修佛,一味执着於殺生會減功德,
把觀點強加让別人和自己一樣,
反而使修佛看上去像一種攀比。 * 關於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老師更相原生家庭下形成的東西也是優點。
自卑謹慎的人,有這樣的好處;
樂觀開朗的人也有那樣的好處。
人因為性格的缺口,才能找到另一半。 * 為了理想不被生活吞噬。
老師是我所知道的那個年紀
還沒有被瑣碎生活所吞噬的人。
在景德镇我还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见到和没见到的朋友,就不一一写出了。
他们都活在各种不同的领域,
有的是我在去南昌途中认识的朋友,
有的是全世界到处飘着的朋友。
我想所有的没有遇见,
都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吧。
下面是我在景德镇第一次动手做的器具,
以上所有朋友和老师,
我很感激他们,
他们每个人都跟我说,
只要把自己想做的做出来就好,
没有那么多的标准和非要去遵循的东西。
于是我以自己仅有的认识开始各种尝试。














景德镇如今在我看来,
是遇故人就会跟我说,来我家坐坐吧
这样一个故地。
期待将来什么时候再和他们相聚。

-
阿布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9 1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