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05/27 05/30更新) 宣德皇后令 任昉
宣德皇后令
任昉
宣德皇后敬问具位:
夫 功在不赏,故庸勋之典盖阙,
施侔造物,则谢德之途已寡也。
要不得不强为之名,使荃宰有寄。
公 实天生德,齐圣广渊。
不改参辰而九星仰止,
不易日月而二仪贞观。
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
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
文擅雕龙,而成辄削藁。
注释:
1. 具位:具瞻(为民众所瞻仰,即“倨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2. 庸勋:酬赏有功的人。“阙”同“缺”。侔:齐,等同。施侔造物:施与的恩德等同于造物。
3. 荃:香草,以喻君也。
4. 实天生德,齐圣广渊:班固汉书,高祖述曰:寔天生德,聪明神武。汉·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而生。尚书曰:乃祖成汤,齐圣广渊。
5. 参辰: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水星)卯时出于东方。九星:周公旦曰:九星,星辰日月四时岁,是谓九星,九星九光。
6. 二仪:天地。贞观:《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韓康伯注:「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孔穎達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7. 晦明:《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王弼曰:显明于外,乃所辟也。
8. 天口:七略,齐田骈好谈论,故齐人为语曰:天口骈。
9. 雕龙:七略曰:邹赫子(邹奭),齐人。齐人为之语曰:雕龙赫。赫言邹衍之术,文饰之若雕镂龙文。成辄削藁:汉书曰:孔光时有所言,辄削草藁。如淳曰:所作起草为藁。“藁”同“稿”。
爰在弱冠,首应弓旌。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
荐名宰府,则延誉自高。
隆昌季年,勤王始著;
建武惟新,缔构斯在。
功隆赏薄,嘉庸莫畴。
一马之田,介山之志愈厉;
六百之秩,大树之号斯存。
及 拥旄司部,代马不敢南牧;
推毂樊邓,胡尘罕尝夕起。
惟彼狡僮,穷凶极虐,
衣冠泯绝,礼乐崩丧。
注释:
1. 弓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
2. 梁朝:汉书曰: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相如见而说之,客游梁朝。
3. 隆昌季年:萧子显齐书曰:郁林王即位,改元曰隆昌。季:末。
4. 建武:萧子显齐书曰:明帝即位,改元曰建武。南齐武帝立萧昭业并以萧鸾辅政,萧鸾诛杀萧昭业并废为郁林王,立萧昭文并与同年废之自立,谥齐明帝。
5. 介山:史记曰: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子推(介子推),号曰介山。厉:高。
6. 六百之秩:汉书曰:琅邪邴曼容养志以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大树之号:范晔后汉书曰:冯异每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7. 司部:何之元梁典曰:司州刺史萧诞被杀,高祖监司州。沈约宋书曰:明帝于南豫州之义阳郡立司州。
8. 推毂:汉书,冯唐曰:臣闻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以外,将军制之。樊邓:何之元梁典曰:虏主拓跋宏既退,高祖据樊城。
9. 狡僮:尚书大传,微子歌曰:彼狡僮兮,不我好兮!郑玄曰:狡僮,谓纣。萧鸾死后萧宝卷即为,毒杀平叛功臣萧懿(萧衍兄),萧衍发兵攻建康,遥废萧宝卷为庶人,涪陵王(后追降为东昏侯),立萧宝融(齐和帝)。
既而
鞠旅誓众,言谋王室,
白羽一麾,黄鸟厎定。
甲既鳞下,车亦瓦裂。
致天之届,拱揖群后,
丰功厚利,无德而称。
是以 祥光摠至,休气四塞;
五老游河,飞星入昴。
元功茂勋,若斯之盛。
而 地狭乎四履,势卑乎九伯。
帝有恧焉,輶轩萃止。
今遣某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
庶匪席之旨,不远而复。
注释:
1. 鞠:告。
2. 白羽:吕氏春秋曰:武王至殷,系堕,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免而自为系。黄鸟:鬻子曰:武王率兵车以伐纣,纣虎旅百万,阵于商郊,起自黄鸟,至于赤斧,三军之士,靡不失色。武王乃命太公把旄以麾之,纣军反走。厎定:平治,尚书曰:震泽砥定。。厎:dǐ,同“砥”。
3. 甲既鳞下,车亦瓦裂:尚书大传曰:武王伐纣,战于牧野,纣之卒辐分,纣之车瓦裂,纣之甲如鳞下,贺于武王。
4. 致天之届:《诗经·鲁颂·閟(bì)宫》: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届:极,殛,诛伐。拱揖群后:班固 典引曰:钦若上下,拱揖群后。钦若:敬顺。群后: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泛指公卿。
5. 无德而称:《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6. 摠:zǒng,同“总”。
7. 五老游河:论语比考谶,仲尼曰:吾闻帝尧率舜等升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游渚。(五老: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飞星入昴:五老曰:河图将浮,龙衔玉苞,刻版题命可卷,金泥玉检封书成,知我者重瞳黄姚。视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注曰:入昴宿则复为星。
8. 四履:四境的界限。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 无棣 。” 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9. 帝:萧宝融。恧:nǜ,惭愧。輶轩萃止:谓进封梁公之使也。輶(yóu)轩:古代天子之使臣所乘的轻便车子。萃止:《国风·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有群夜猫子栖落在枝头叫,讽刺统治者失德)。
10. 某甲:称人的代词,多用于避讳、设言或失名等。《诗经·周颂·烈文》:百辟其刑之。百辟(bì):众诸侯。刑:通“型”,效法,模范。致诚:谓请无让也。
11. 末句:梁王固让,同乎匪席之旨;百辟固请,庶王有不远而复之义也。毛诗曰: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周易曰:不远复,无祇悔。
背诵诗文已有一年,纪念一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诫之。
任昉
宣德皇后敬问具位:
夫 功在不赏,故庸勋之典盖阙,
施侔造物,则谢德之途已寡也。
要不得不强为之名,使荃宰有寄。
公 实天生德,齐圣广渊。
不改参辰而九星仰止,
不易日月而二仪贞观。
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
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
文擅雕龙,而成辄削藁。
注释:
1. 具位:具瞻(为民众所瞻仰,即“倨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2. 庸勋:酬赏有功的人。“阙”同“缺”。侔:齐,等同。施侔造物:施与的恩德等同于造物。
3. 荃:香草,以喻君也。
4. 实天生德,齐圣广渊:班固汉书,高祖述曰:寔天生德,聪明神武。汉·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而生。尚书曰:乃祖成汤,齐圣广渊。
5. 参辰: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水星)卯时出于东方。九星:周公旦曰:九星,星辰日月四时岁,是谓九星,九星九光。
6. 二仪:天地。贞观:《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韓康伯注:「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孔穎達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7. 晦明:《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王弼曰:显明于外,乃所辟也。
8. 天口:七略,齐田骈好谈论,故齐人为语曰:天口骈。
9. 雕龙:七略曰:邹赫子(邹奭),齐人。齐人为之语曰:雕龙赫。赫言邹衍之术,文饰之若雕镂龙文。成辄削藁:汉书曰:孔光时有所言,辄削草藁。如淳曰:所作起草为藁。“藁”同“稿”。
爰在弱冠,首应弓旌。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
荐名宰府,则延誉自高。
隆昌季年,勤王始著;
建武惟新,缔构斯在。
功隆赏薄,嘉庸莫畴。
一马之田,介山之志愈厉;
六百之秩,大树之号斯存。
及 拥旄司部,代马不敢南牧;
推毂樊邓,胡尘罕尝夕起。
惟彼狡僮,穷凶极虐,
衣冠泯绝,礼乐崩丧。
注释:
1. 弓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
2. 梁朝:汉书曰: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相如见而说之,客游梁朝。
3. 隆昌季年:萧子显齐书曰:郁林王即位,改元曰隆昌。季:末。
4. 建武:萧子显齐书曰:明帝即位,改元曰建武。南齐武帝立萧昭业并以萧鸾辅政,萧鸾诛杀萧昭业并废为郁林王,立萧昭文并与同年废之自立,谥齐明帝。
5. 介山:史记曰: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子推(介子推),号曰介山。厉:高。
6. 六百之秩:汉书曰:琅邪邴曼容养志以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大树之号:范晔后汉书曰:冯异每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7. 司部:何之元梁典曰:司州刺史萧诞被杀,高祖监司州。沈约宋书曰:明帝于南豫州之义阳郡立司州。
8. 推毂:汉书,冯唐曰:臣闻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以外,将军制之。樊邓:何之元梁典曰:虏主拓跋宏既退,高祖据樊城。
9. 狡僮:尚书大传,微子歌曰:彼狡僮兮,不我好兮!郑玄曰:狡僮,谓纣。萧鸾死后萧宝卷即为,毒杀平叛功臣萧懿(萧衍兄),萧衍发兵攻建康,遥废萧宝卷为庶人,涪陵王(后追降为东昏侯),立萧宝融(齐和帝)。
既而
鞠旅誓众,言谋王室,
白羽一麾,黄鸟厎定。
甲既鳞下,车亦瓦裂。
致天之届,拱揖群后,
丰功厚利,无德而称。
是以 祥光摠至,休气四塞;
五老游河,飞星入昴。
元功茂勋,若斯之盛。
而 地狭乎四履,势卑乎九伯。
帝有恧焉,輶轩萃止。
今遣某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
庶匪席之旨,不远而复。
注释:
1. 鞠:告。
2. 白羽:吕氏春秋曰:武王至殷,系堕,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免而自为系。黄鸟:鬻子曰:武王率兵车以伐纣,纣虎旅百万,阵于商郊,起自黄鸟,至于赤斧,三军之士,靡不失色。武王乃命太公把旄以麾之,纣军反走。厎定:平治,尚书曰:震泽砥定。。厎:dǐ,同“砥”。
3. 甲既鳞下,车亦瓦裂:尚书大传曰:武王伐纣,战于牧野,纣之卒辐分,纣之车瓦裂,纣之甲如鳞下,贺于武王。
4. 致天之届:《诗经·鲁颂·閟(bì)宫》: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届:极,殛,诛伐。拱揖群后:班固 典引曰:钦若上下,拱揖群后。钦若:敬顺。群后: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泛指公卿。
5. 无德而称:《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6. 摠:zǒng,同“总”。
7. 五老游河:论语比考谶,仲尼曰:吾闻帝尧率舜等升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游渚。(五老: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飞星入昴:五老曰:河图将浮,龙衔玉苞,刻版题命可卷,金泥玉检封书成,知我者重瞳黄姚。视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注曰:入昴宿则复为星。
8. 四履:四境的界限。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 无棣 。” 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9. 帝:萧宝融。恧:nǜ,惭愧。輶轩萃止:谓进封梁公之使也。輶(yóu)轩:古代天子之使臣所乘的轻便车子。萃止:《国风·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有群夜猫子栖落在枝头叫,讽刺统治者失德)。
10. 某甲:称人的代词,多用于避讳、设言或失名等。《诗经·周颂·烈文》:百辟其刑之。百辟(bì):众诸侯。刑:通“型”,效法,模范。致诚:谓请无让也。
11. 末句:梁王固让,同乎匪席之旨;百辟固请,庶王有不远而复之义也。毛诗曰: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周易曰:不远复,无祇悔。
背诵诗文已有一年,纪念一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诫之。
-
白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3 18: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