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要再伤害被侵害的人?7部关注性侵问题的影剧|豆单
林奕含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她的精神科医生不断升级对她精神伤情的诊断:”你是经历过越战的人“,”你是经历过集中营的人“,“你是经历过核爆的人”。
你觉得描述得严重了吗?从林奕含到阿廖沙,都被问到:你被性侵是不是因为你也有问题?你为什么当时不报案现在才说?你为什么那么负能量,为什么不坚强,为什么不继续过好自己的人生?
这些“理性”的道德责备,多么像一段历史的重演。逃过了纳粹集中营之劫的普里莫·莱维,也曾被不断问及:你,还有集中营里的其他人,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事先躲避追捕?
这或许是两种无法类比的灾难,但是,为什么在旁观者、后来人的提问下,受害者反倒成了需要承担负责的人?
莱维还说,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在集中营里做过相似的梦——他们终于回到家,可以向亲近的人叙述自己遭受的苦难,但是对方不相信,甚至不倾听他们的讲述。
根据中国的调查:2016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熟人作案近七成。专家表示:性侵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案比例是1比7。令人沉痛的数字。
今日豆单列出的这些电影和纪录片,每一部可能都会让人难受得看不下去。但是或许,世界上少一个“不相信”的人,少一个给出愚蠢回应的人,房思琪们的痛苦,会减轻那么一点点。

01.《熔炉》
推动立法的电影
取材于发生在光州一所听障学校的真实事件。该校从校长到教职人员10余人从2000年开始对学生施暴或性侵,受害学生年龄范围从7岁到20岁。
2005年曝光后,只有4人受到司法审判,校长、总务主任因为没有前科、和受害者家属达成了协议,被判缓刑获释。判决被翻译成手语的瞬间,“法庭内充满了听觉障碍人士发出的惊呼声”,韩国女作家孔泳枝说。
2008年,孔泳枝深入采访后,将该事件改编为小说。2011年,同名电影上映,网络上发起了要求重启调查的签名活动。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提出因强奸致伤,公诉期延长到10年,受害学生从当年的12名增至30多名。

电影还推动了韩国国会修订了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法律,通过《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规定: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2012年,案发听障学校被关闭。
豆瓣网友 小小农 :
真实的情况要比电影故事来得惨烈黑暗。
02.《素媛》
心理创伤的恢复是可能的吗?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表现了被强暴的小女孩身心遭到的重创,家庭难以修复的伤痛,媒体毫无节制的报道,冷漠伤人的看客……
现实中,案犯最后只被判刑12年,不平的人们多次集会,迫使时任韩国总统的李明博出面道歉,据说因为该案件的推动,韩国推出了化学阉割。
豆瓣网友 周冲 :
从电影中出来,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内心悲戚,甚至愤怒无以言表。然而,我所希望的极其有限,每一个童年都能明亮而芬芳,不被罪恶所光顾,倘若很不幸遇见了,在那围观事件的人群里,也不再有“呵呵”怪笑的声音,没有嗜腥嗜血的变态欲望。每个人都能怀揣着悲悯与同情,对那个被侮辱与杀害的素媛说:亲爱的宝贝,你没有错!
03.《不能说的夏天》
别人不能明白的残酷现实
故事原型是台湾暨南大学校园性骚扰案件,公共行政系副教授李文志性骚扰女学生致女学生精神崩溃,校方调查后认定性骚扰事件成立,一审判决宣判李文志无罪。受害学生继续上诉,后来自杀了4次,李文志在最终审判前,死于心脏病。
豆瓣网友 木卫二 :
即便电影故事发生在台湾,然而,两岸毕竟都是传统的中国社会。在校园性侵事件中,无论受害者有何等勇气,世人经常要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在老师的资源、地位和声望面前,在许多人不顾一切维护的学校形象面前,受害女学生,简直是弱势中的弱势。不说学术,她们连青春都被践踏在地,有什么伤害损害,比她们来得还大?
04.《不再沉默》
说出伤害的勇气
少女Melinda在一场派对之后沉默寡言,她的朋友们认为她在派对上的报警是一种背叛,从此疏远了她。没有人一个人知道,她在派对上,被好友后来的男朋友Andy强奸了。被孤立的她在学校里的唯一慰藉是美术课,她画了一年形态各异的树,才逐渐获得了说出秘密的的勇气。
豆瓣网友 deer.Cecilia :
“女权主义的关键就是畅所欲言,你不能在强调权利的同时还沉默不语。不勇敢说出来,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05.《控诉》
一个斗争的示范
莎拉在酒吧被人强暴,围观的男人们非但没有出来制止,反而幸灾乐祸地加入其中。莎拉将他们都告上了法庭,却被舆论指责品行不端,男人们只被判了9个月的有期徒刑。检察官凯瑟琳和莎拉的不懈努力,使恶人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豆瓣网友 7 :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受害者是一个中国女人,强奸者与怂恿者是一群中国男人,接下来会怎样?中国女人连坦然地说出“强奸”这个词都如此困难,难以想象她会拦下一辆车直奔医院配合法医检查并且配合随后到来的辅导员、律师和警官,并且当晚就回到酒吧指认案犯,而在这一切完成之后,依然能够假装平静地走进家门,将这一切告诉自己的同居男友,渴望得到一点安抚。
06.《印度的女儿》
没有女人位置的国家
纪录片围绕2012年12月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车轮奸案,23岁的Jyoti Singh在车上遭轮奸和殴打最终死亡,4名成年被告被判死刑。
一个施暴者说: “体面人家的女孩不该在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施暴者的辩护律师说: “我们拥有最好的文化,但是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女人的位置。” “如果我的女儿、姐妹有婚前性行为,我肯定会把她们拉到农舍里去,在全家人面前把汽油浇在她们的身上,一把火烧了她们。”

豆瓣网友 fork:
更残酷的是公众对这件事的反应,是他们对于受害者“不该穿裙子”和“不该在晚上八点出来”的指责,是权力机关的漠视和对报道示威的镇压,是从中折射出来的整个社会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视。
07.《真相访谈》
印度的眼泪
被称为“印度的眼泪”的系列访谈节目讨论了尖锐的话题:印度妇女被迫堕胎、家庭暴力、种姓制度、强奸……
第一季第二集里,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性侵害。
阿米尔·汗说:“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
豆瓣网友 小瓶盖 :
强奸(轮奸)可恶的地方不仅在于法官对罪犯的姑息,对受害者的歧视,还有社会、医院、警署对受害人的伤害。
篇幅有限,其他关于性侵案件的纪录片和影剧,可戳相关豆列查看完整列表。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