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忧国忧民,又充满仁爱与温情的人...
下面只是一段随手的读书笔记而已:
北宋端拱二年(989)11月,范墉在徐州任武宁军节度使掌书记,幼子范仲淹出生。两岁时父亲范墉逝于徐州官舍,归葬天平山。母亲谢氏改嫁朱文翰。朱曾任官澧州安乡县,携仲淹(时名朱说)经岳州越洞庭而西。后任池州、淄州。
朱说少年志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十六岁澶渊之盟。二十岁,漫游关中。学于应天府。二十六岁,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同榜蔡齐、滕宗谅(滕子京)。
天禧元年(1017)上表请复范姓。
泰州修复海塘(捍海堰)。
北宋端拱二年(989)11月,范墉在徐州任武宁军节度使掌书记,幼子范仲淹出生。两岁时父亲范墉逝于徐州官舍,归葬天平山。母亲谢氏改嫁朱文翰。朱曾任官澧州安乡县,携仲淹(时名朱说)经岳州越洞庭而西。后任池州、淄州。
朱说少年志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十六岁澶渊之盟。二十岁,漫游关中。学于应天府。二十六岁,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同榜蔡齐、滕宗谅(滕子京)。
天禧元年(1017)上表请复范姓。
泰州修复海塘(捍海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