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丹的复活节周末

1、
看一个城市的体量可以看火车站。
阿姆斯特丹火车站的复杂情况可以拿一本书来写吧。红色的316车、ferry到达对岸、火车站台要分13a站台和13b,分不清楚方向,那就等着在长长的站台狂奔吧。
几乎每天都会在火车站转悠,但依旧觉得还有如此多未知。这几乎所谓对“大城市”的恐惧的来源之一吧。
瑞士的同事得知上海有多少人口之后,都会很吃惊,不少人还会说:永远不会去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我当时还有些不屑、不太理解。当我查着阿姆斯特丹的各种博物馆、各种餐厅,我如此向往,还微微抱怨着:为什么瑞士只有山水,好像没有什么happening。但现在,我好像有些懂了。当习惯了上公交车都有座位;车门打开后,可以牵着宝贝的手慢慢走上车,车上所有人都愿意等待你;当大部分时间的周末,在安静的山野、湖边度过,现在去哪里都是如此拥挤、急促、争抢,我感到害怕了。


2、
阿姆斯特丹之旅是期待已久的。在年初的时候计划这一年的复活节假期,冒出脑海的就是荷兰。想在这个季节去荷兰看一看郁金香。
但是年初时没订票、只是查了一下。直到2月中开始收到机票涨价的消息,立马订了机票;可是再订酒店,发现看到booking上都显示这段时间酒店已经非常紧俏了、而且价格很高,不过再改计划也不行了。
假期结束,不知道这种拥挤是荷兰的常态还是仅因为4月郁金香季带来的游客高峰。整个阿姆斯特丹拥挤异常,商店人多到不愿意进去。梵高博物馆第一次是下雨天早上9点半左右,长队伍,第二次是下午3点半多大风天。最终也没有进去。没什么可干,就想去heiniken酿酒厂的参观,本来想着如此广告、而且带着娃也不适合去。但是竟然当我们走去一看,暴雨之下居然沿着墙站了长长一排。我们就只能早去吃晚饭。
除了拥挤,就是对于多变的天气以及永远不变的大风感到吃惊。刚还是天晴,下了公车就是一阵大雨倾下来。太多次这样的转换。去之前看到天气预报有种绝望,都是下雨天。不过事实也只有一天一直在下雨,其他几天都是有下雨,但是到了下午基本都会开太阳。所以到了7点多回家,反而在家里可以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心里真是有种恨不能之感。(当然最夸张的是,等回到瑞士,走之前几乎已经进入夏季的瑞士竟然在飘雪!山上都覆盖着雪。好吧,奇怪的天气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吧)

而且,博物馆逛多了,提不起精神来看,到一个灯光打的很好、墙壁颜色很好看的画室的那股兴奋劲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个实体的艺术馆本身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如果还遇到人很多、更是没心情继续逛下去了。其次是看画,真迹的尺寸、笔触都是极好看的,但很多东西年轻时看过了(尤其是当时在澳大利亚免费的艺术馆里仔细看的),现在觉得更缺的是看书,看懂这些画背后的故事。
建筑美景,这个也渐渐有点麻木。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尖尖顶小房子绝对有特色,第一眼看很兴奋,看到第二第三第四天,好吧照片也拍不出,于是,慢慢也失去了对这种美的欣赏。

公园、花,这是此行的向往。当车子开出阿姆斯特丹看到蓝天白云下的一大片肥沃草地,牛羊成群懒懒吃草的样子,尤其是这里的草场都是有着小河流环绕。于是又回到了,在车里看着一切美好,下车之后就被风吹坏了。
总结是,我竟然开始对于度假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充满怀疑和问号。
3、
简单流水账一下吧。
Day 0
出发这一天永远是最兴奋的了,在苏黎世火车和老公宝贝汇合。到了机场都是要出去度假的大家庭,已显出繁忙的迹象。因为到的早,在机场慢慢喝东西、逛逛。
小娃娃这一次坐飞机又懂了很多,上飞机后像模像样的看安全指南,认真的问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起飞后认真的看着窗外。

天气非常好,看瑞士看的很清楚,快到荷兰了也把下面的海岸线看的清清楚楚,一条黄色的沙滩线分割开大海与陆地;看到一个大港口、很多现代的风车;而且已经看到花田,浓郁的颜色整齐的形状。虽然下了飞机时候,对于原本期待的“欧洲最好机场之一”的Schiphol完全无感。然后就是在机场找游客中心买票了,居然已然在这里就排起了队伍。我们买了一天的regional票以及72小时的Iamsterdam卡(包含市内交通以及各类博物馆门票、游船票等)
Day 1
第一天早上去火车站吃了pancake,阴冷阴冷的天气。pancake还是很好吃的。吃完开始逛市中心,沿着火车站一路走到皇宫,居然皇宫前还有个小游乐园。
然后就太冷了,ah超市买了食物,打到回府。老公就倒下了。
实在不甘心第一天就在家里和娃玩玩具,于是我自己和宝贝去外面沿着运河逛,幸好住的地方走几步就是运河,一路探索到Magere桥,喝着一杯白巧克力,和小娃捡捡树枝、看看船屋、研究水坝和吊桥的构造,还在别人家门口的长椅上坐着晒会太阳。

后悔的是就这么带着娃走出来了,没有带推车,不一会小娃娃就喊累走不动了。连哄带骗想要找到一个餐厅一起吃午餐,也让他休息会。有一家希腊菜的小店、有一家意大利菜的小店,但都是很小的门面,之后就只看到咖啡馆、甜品店,找不到像样的餐厅了。只能悻悻地赶紧回家带娃休息。

到家接到老公的任务,去帮他买药。偏偏查到的药店都在公交车也不直达的地方,看着不远、但着实花了很长时间。回程的时候饿到不行,从公车跳下来吃了碗越南河粉、再外卖带回家。那家餐厅倒是就在Albert Cuyp Market的入口处,所以这一带也很是热闹、各色餐厅繁多。
等到家、安排娃娃和老公吃完,看到天气变晴,立马决定还是不要浪费这一天,按照原定计划,去Keukenhof公园!3点多才出门,地铁转火车到了机场,然后再找到858路公交车(挺容易找,我们随便问了一个警察,他给我指了一朵大郁金香雕像,车子就停在那里)。
因为时间已晚,公交车也没有等,直接上车(等我们逛完公园回机场,就排着长队等了2、3辆才上的车),坐在车上看着绿色的平原,不时有牛有羊,还是非常兴奋的,最棒的就是小娃娃在车上睡着了,美好的安静时光。(不过回程的公交车好像走的是不同的路线,回程一路看到很多五颜六色的花田。)到达公园附近,车子开始多起来,最终看到了一大片花田,车子上很多睡觉的人也都忽然醒了、睁大眼睛兴奋的推醒同伴。这样的花田应该是所有人对荷兰的期待吧。

进入公园倒是看不到这样的花田了,只能远眺到风信子和水仙,看不到郁金香花田。不过公园里有各种品种,天气很棒,一切看上去都美极了。虽然如果光看照片,和奶奶发来的上海大宁公园的郁金香展很类似。




晚上去了一家名为“福禄”的中餐店,楼下是自营的商店、卖些荷兰的奶粉,二楼、三楼、好像还有四楼,都是餐厅,有些拥挤,但是生意很好,我们七点半左右到达,好像我们是最后一桌直接就坐的,后面来的都需要等座。来之前已经知道阿姆斯特丹有不少中餐厅,很是期待。不过吃了之后的感觉,还是水平一般。点了沸腾鱼片、鱼香茄子、烧鸭,都挺一般。但性价比还真不错,吃饱了还剩一大半,打包回家第二天当晚餐。
回去的路上想去Nieuwmarkt站坐地铁,路过了最热闹的地带吧,人声鼎沸,还有名为Oriental City的中餐海鲜大酒楼,真的可以称作大酒楼了,这个门面大很多啊。再往前走,一不小心就到了红灯区。我们不走也不行,跟着人流,在沿着运河两边昏暗灯光下的区域慢慢挪动。看到一个导游举着旗子,跟着一个中国大妈旅行团,也在逛这里,实在觉得场面太搞笑。这里的live show2欧就可以入场观看,门槛真的很低。难怪到了之后到了nemo science musuem,都有专门的给青少年的sex知识的展示区,在这里生活的孩子真的需要早早把这个事情想清楚看清楚。
Day 2
第二天一早的状况来自我,大姨妈来了,虚弱的老公得出门帮我买东西。所以又拖拖拉拉很晚出门,本来计划是上午去海事博物馆+隔壁的Nemo Science Museum。最终就只去了海事博物馆,这里倒是人真的很少,难得享受一段很慢悠悠看展的时光。



想趁着天气还可以直接去看风车村。没想到到火车刚下了公车,遇到一场大暴雨,幸好我们躲进了火车站前的一家餐厅开始吃午餐。
下午去风车村那真是见识了什么是大风,开始对荷兰人为什么会有风车产生了深刻的理解。



同一班火车几乎都是来这个风车村的游客。火车站走到村子的路上有座大桥,可以看到整个沿岸遗留下的风车,但也是风最大、走起来最累人的一段,上桥下桥让你大脑一闷,完全被风吹的不省人事、只想快些进到一间暖和的屋子里。于是这天晚上,我们就决定在家里自己做饭了。
不过进入到风车内部了解用风车制作颜料、榨亚麻籽油等的过程还是非常有趣。



这里的博物馆也意外的棒,看了这里才知道原来这一片也是曾经的“工业区”,最盛况的时期这里有650多座风车,巧克力厂、饼干厂、饮料厂……各式各样的商品利用风力被制造出来。



风车村还有木鞋的制作工坊,去的时候还有现场演示木鞋的制作过程。近距离看也很震撼!




Day 3
好了,这一天终于迎来了一整天的雨。前两天的天气预报都是有雨,但是实际都是阵雨。今天是从早开始哗啦啦的下。
早上家里没有早餐,于是想着去门口的咖啡店。才发现虽然这里受到easter holiday影响而商店关门的情况不严重,但是周日这家店还是冷冰冰地关了门。我们于是准备去梵高博物馆附近解决早餐。
没想到下公交车下着大雨,于是进入到荷兰国家博物馆的大楼,就以为这里是梵高博物馆,想着是不是因为来的早,所以也没有任何排队,直接就进去了。看到室内的宽敞明亮大气,还怀疑:怎么梵高死后享有如此荣光,这里也太大了吧,有那么多作品可以陈列吗?边怀疑着,边在博物馆的咖啡厅就座,点了丰盛的早餐,慢慢享用。因为完全看不到排队,想着那就慢慢吃、然后开始参观吧。

等差不多吃完了,才发现餐盘上的纸巾写着Rijk。呀,那这里——难道是国家博物馆?再一查google map,果然错了。因为买了Iamsterdam的票,想着去梵高博物馆不用门票、但这里要额外付门票,就冒着雨决定去梵高了。
可是傻傻的到了那里,才发现有如此长的买票队伍(我们的amsterdam卡也需要去兑换),而且队伍在户外,也就是要在大雨中排长队。完全就傻了。立马决定去隔壁的当代艺术馆,当然这里不用排队啦。而且宝贝对于语言导览继续充满热情,跑哪里都要滴一下来听。

参观过程中最大的惊喜,就是遇到了某位摄影师的展览,很是惊艳。但居然忘了记下他的名字。


出了博物馆,梵高那里还是长队伍,就决定去Nemo了。对Nemo期待很高,本来想耗一下午应该没问题吧。但事实上,博物馆本身的空间其实并不大,且太多人挤在这个空间里。玩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都特别着急、因为好多人等着。



最终早早就出来了,想着去对面的Eye Cinema,看到不少介绍说这个建筑如何特别。但事实是,建筑很特别,但没有什么必要特地过去看。坐ferry的过程挺有趣,然后就是遇到迎面的大风,吹到人走不动路,好不容易进到馆内,有一个影像的展览可以免费参观,但是完全不知道这些影像的意义,5分钟逛完出来。看着外面的大风,又不想再走。哎,深深被这风所震慑啊!

出来之后,想着再去看看heiniken吧,这里是19:00关门的,现在还有时间。然后去了那里,又被长队伍给震慑了!这里完全不在我计划参观的范围,想着我也不爱喝酒、带着娃也不方便参观,而且如此强的广告性质,没想到在大雨中能沿着工厂的墙边站了那么一长队伍。
我们直接就去了Seafood bar吃晚饭了,悠闲喝酒吃海鲜,这个还是比较惬意的。

Day 4
终于有一天是天气预报是晴天了。早上计划去Volendam。又出事了。这次的事故是居然折腾了一小时才乘上车。
先是好不容易走到一个车站,确认了还有2分钟车来,然后看到车来了,然后车就从我们面前开走了、根本不停,我们在空中挥舞的手傻傻定格。再次确认的确这里有站、完全弄不明白为什么不停。但还是决定步行回火车站(终点站)来坐车。
(为什么没去火车站乘车?其实,我们所在的站是火车站开出来的第一站。我当时是乘坐在地铁上定位并搜索乘车路线的,所以google map把我们导到了这个车站而不是火车站。但实在没想到车会不停)
而且从这个站没有其他方式到火车站,只有步行,你懂的、又是在冷风中。回到火车站,又找不到车。前两天也都没发现火车站有红色的长途车。后来才发现是在二楼有一个站台全是红色的长途车。上到二楼站台,又找不到我们要乘坐的314路。哎,又是走啊走、找啊找。
终于上车、一切开始顺利起来。当车子开出城市,好像烦心的事都没了。阳光照着、牛羊、草地,还有荷兰特色的细细的沟渠精密地围绕编织在每一块草场周围,滋养肥沃这片土地。

到达Volendam,又几乎是全车的人都下车,我们顺着人流慢慢朝港口走去。很漂亮、也很热闹,很多小商店;但看向海面方向,又是远离都市的尘嚣、一切归于宁静的。




坐船到对面的Marken,据说是条著名的渡轮线路。我最爱的还是躲在船里无风又晒着暖暖的太阳,醉人!

Marken也很漂亮,彩旗飘扬、童话木屋。但还是老问题,风大!进了餐厅之后,就实在不想出来。出来了,拍了几张照,就想着赶紧回去吧。






回到amsterdam,还是想去看梵高。下定决心去排队,但是没想到馆内人流控制,买票的队伍动也不动。于是又放弃。
看着梵高博物馆前的长队伍,忽然觉得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并不知道这些观看者都是出于什么心态觉得有必要花上近1小时站在冷风中。像我,好像只是不知道要去别的什么地方,以及正好票包含了、不知道去别的什么地方。而且不明白这个博物馆有如此高的人气、为什么不赶紧改进下户外排队的不人性设计,让那么多人站在寒风中等待,买了票依然是在局促的队伍和人群中去挤着欣赏?
卢浮宫、塞尚美术馆,连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好像都没有这样令人绝望的体验。
于是改变计划去canal cruise。之前都忘了提这个,事实上,我们第二天从风车村回来就准备去坐游船,想着走累了、坐坐船看风景多好,但是火车站下来被排队长龙吓坏了;之后每次路过火车站都看到庞大的排队队伍,每一次都加深我们对于大都市人多的恐惧。不过这一次,我们是在国家博物馆站询问时是否可以用amsterdam卡免费换票,没想到不用排队、还遇到一个黑人船长非常nice非常幽默,船上的乘客也不多,气氛很轻松很懒散,我们承包了一排的座位,站着、跪着,把鞋脱了盘腿而坐,悠闲的看着窗外变换的景色,听着船长讲述如何通过狭窄的桥洞、如何进行艰难的转弯。
这段航程几乎是整个旅程中最轻松自在、潇洒享受的时刻了。阳光洒进来、风被挡在外面,如此安静没有压迫感!到站,大家慢慢下船,互相道别,其他乘客也不着急慢慢等待上下船,大家都在享受慢下来不用着急、不用争先恐后的时间。


下船后,竟然前1个小时都是太阳、我们一下车居然还下了雪,真的是看不懂了,我们决定去超市采购一圈,买些海鲜、买了一瓶葡萄酒回家自己做,还是为了不用去到人堆里、不用去排队等位,享受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晚。有趣的是收营员看着酒还问老公是否有身份证件,老公指着推车里的娃回答说,我有儿子了。

小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3.5 Strasbourg &欧洲公园 (2人喜欢)
- 2023.6 巴黎 (3人喜欢)
- 2023圣诞滑雪@奥地利Galtür (1人喜欢)
- 2024圣诞滑雪@St Anton (2人喜欢)
- 2024.2 马德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