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妈妈咪呀观后记
![]() |
不知道为何从前一直以为妈妈咪呀是美国制造。我对妈妈咪呀最初的印象是初中去柏林的时候看到剧场外面挂着妈妈咪呀的巨幅海报,海报上的演员一副浓浓的美国90年代打扮。当时的感觉是,咦,德国也在上映美国的音乐剧啊。来到英国才知道这是土生土长的英剧,感觉瞬间想自己打脸了。
扳回一分,虽然不知它是哪里产的,但我一向知道它和ABBA有关系的,而且小时候还不经意买过一双ABBA纪念款匡威,勉强和妈妈咪呀拉了点缘分。
来了伦敦有大半年了,终于!终于迈向了剧场(鬼晓得我都在瞎忙什么)。演出在Novello Theatre,离学校就5分钟的路程,太幸福了。在网站上买了Stalls倒二排的中间的票,约30p,不算贵~ 视野也还可以。
晚上7:45开始,提前15分钟拿了票,票务阿姨工作态度好仔细,问我的sur name就能找到票。剧场里居然有信号,我一开始还有点怀疑会不会中场有电话响之类的噪音。没想到英国观众素质太好了。我从头到尾没听到一点电话的声音也没有看到闪光灯。
妈妈咪呀在一阵紧凑的节奏中拉开了序幕。这部剧发生在蓝白色的希腊,讲的是一个即将举行婚礼的二十岁女生Sophie,因为不知道自己亲生爸爸是谁,所以偷偷瞒着老妈邀请了老妈的三个初恋情人。妈妈这边也迎来了自己的两个少女时代的闺蜜。整部剧的情节交叉着女儿瞒着妈妈,和她的三个疑似爸爸认亲;妈妈则很苦恼,不想让三个老朋友在谁去give the bride away的问题上吵来吵去。戏剧的是,结局变成了妈妈和其中一个老情人的婚礼了。
特别喜欢中间妈妈和两个闺蜜的“Dangcing Queen”桥段(这首也是我的最爱!星星眼!)。三个妈妈级的老姑娘穿上年轻时候的潮衣,在房间里蹦来蹦去大跳热舞,一切仿佛回到当年,十七岁活力四射的舞后模样。谁说有了小肚子就不能穿紧身衣,谁说年纪大了就不能调戏小鲜肉,谁说一把老腰老腿就不能玩闹嬉笑,她们才不管!热热辣辣的三个人一出场,一股自信、独立又激情洋溢的气场瞬间引爆全场。啊~ 感觉人生就应如此潇洒。
所以看到最后是妈妈和老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我居然觉得很圆满。世人对于所谓的情爱和幸福的追求主体,往往都定义给了年轻人。仿佛一旦银发,就应当把生活完全奉献给下一代的幸福和市井的油烟。妈妈咪呀让人着迷的原因,或许正是其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反叛的摇滚精神。你看最后结尾彩蛋三个老姑娘和老小伙子穿着八九十年代迪斯科舞曲mv里那种五颜六色的bling bling衣服,领衔全场劲歌热舞的时候,整场观众竟然全部都站起来跟着一起摇摆,就知道他们有多么迷人。
看他们跳舞的时候我在想,当我老了,肯定不学叶芝诗里那样在炉火旁打盹睡意昏沉。我要去跳探戈,要去饮酒狂欢,我要穿高跟鞋,要还能调情,要在不怕闪到腰的每一天开怀大笑闪闪发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