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也要“听听老人言”……
在英国作家T.H.White的小说《永恒之王》中,年轻的亚瑟王曾被教导:“你会变老,晚上躺在床上觉得生命在流逝,你的身体会控制不住地发抖,你错过了真爱,还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世界被那些疯子毁掉...... 那时你所能做的只有学习。搞清楚这世界如何变迁,什么推动着它。这样你的大脑就不会枯竭、不会背叛你、不会痛苦、不会恐惧,也永远不会试图回头。” 最近你也许受够了长辈们的唠叨,可不妨听听这些老头子们说了什么。 ▽ “最重要的是找到喜欢的姑娘” “给我个机会吧”,年逾七旬的时尚摄影大师亚瑟·艾格特仍在四处发名片,即使几年前他刚从一次严重的中风中康复过来。 年轻时,芭蕾是他的激情所在,但他很早就明白无法以拍摄舞者为生,“时尚摄影是拍摄芭蕾舞者的最好替代,因为它们相似,前者还能赚钱”。美女,钱,满世界旅行,对他来说,没有比时尚摄影更好的工作了。


若是谈起职业秘诀,艾格特还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找到喜欢的姑娘”。模特和摄影师之间必须有点什么,所从他不会以名气选模特,“只有当你喜欢她们时才能为她们拍出好照片。” 延伸阅读:《视觉008 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 “没有爱情为什么还要活着?” 贝拉·塔尔,最后的诗意电影大师。他年轻时长发飘飘,桀骜不驯,是个偶像人物。六十多岁时头发剪短了,仍然被人疯狂的迷恋。他一直都在恋爱,曾反问道:“没有爱情为什么还要活着?”

他曾和年轻的女友一起来到北京的胡同,接受Lens的采访,他告诉我们: “爱情意味着我们对某人负有责任,意味着她也对我也有责任,我们试着保护对方,帮助对方,我们在一起,我们相信我们在一起比独自一人要好。这就够了。当然,爱情也意味着很多快乐和美妙事情。” 延伸阅读:《贝拉·塔尔:你不知道有多少事会束缚你,这是人最大的悲剧》 ▽ “我的画里,有我的朋友和我爱的人” 肖恩·斯库利是当下屈指可数的抽象绘画大师。他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赤贫家庭,4岁时移居伦敦。小时候,每到周末,背井离乡的爱尔兰人都会聚在他奶奶家,一边喝酒,一边歌唱家乡。


斯库利的画作难以理解,但用故事稍加解释,你便会发觉画面与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息息相关。 酒吧歌手奶奶的乐观、理发师父亲艺术家般的修行、长子的早逝…他把遭遇到的感受和细节转化为作品,告诉人们:“我的画里,有我去过的地方,读过的书,我的朋友和我爱的人。” 延伸阅读:《视觉008 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 “爱情代表的是人的尴尬和不知所措” 89岁的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仍然在写作,他写过不少老男人和年轻女人之间的爱情,在《恋爱中的男人》中,73岁的歌德如何对19岁的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


有人揣测说:“也许越是老人,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而在瓦尔泽看来,他写这样的故事只是想说,“人生注定无法摆脱一种真正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即使通过写作,即使是伟大如歌德,也没有办法办到。” 瓦尔泽说他曾几百次地叙述爱情,但是没有办法来进行一个总结。停顿许久后,他又说,“对我来说,爱代表的是人的尴尬,不知所措和无能。” 延伸阅读:《“爱情,代表的是人的尴尬、不知所措和无能”》 ▽ “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24岁那年,和朋友一起进行了5个月的东方漫游。结束行程后,他为父母设在日内瓦湖边建造了房子,白色的墙体,背靠着阿尔卑斯山——这是他从保加利亚获得的灵感。 40多年后,在法国拉图雷特,他正是以这次激荡为蓝本,设计建造了建筑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拉图雷特修道院。


去世前一个多月,柯布西耶花了许多心思修订一本小书——纪录24岁时旅行的游记。他回忆说“此行像个美丽的大肚罐子,里面注满最深刻的内心感受”,并在书中写到:“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延伸阅读:《24岁那年的旅行影响了一生,他说在世界流浪才是最好的青春》 ▽ “不要只用头脑学习,要训练” 山本耀司已经年过七旬,却始终保持前卫的姿态。而他保持创造力的源泉之一,在于四十多岁时还坚持每周五天的空手道练习。经过反复训练,身体会先于大脑做出反应。

他说创作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从努力并集中精神观察开始,单从知识的领域出发,是不会有创造力的。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很安全、表现很偏执古怪。有时候会想对他们说‘别犯傻了!’”。 他告诫年轻人们“一定要走出去,到世界上闯荡”,“不要只用头脑学习,要训练!”
延伸阅读:《视觉008 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 “‘自我’也是种毒品,会上瘾的” 摄影师严·莫万总在死亡边缘拍摄,他曾用四十年时间纪录法国巴黎的黑帮,还做过十年战地记者。“运气”和“小心”是莫万在战场上一次次逃离危险的秘诀,他说自己总是单独行动,并且从来不在前线待超过2小时时间。


“我一点儿也不勇敢,我认识的所有勇敢的人都死了”他说,“大部分摄影师都挺蠢的,他们为了拍到一张照片,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战争期间,年轻摄影师们聚在一起,他们互相吹嘘着自己去过科索沃、伊拉克、叙利亚,说自己差点被打死,周围的女孩被迷倒了,直说着‘你真是个英雄’……莫万说“这件事能满足男人的‘自我’,可‘自我’也是种毒品,会上瘾的。” 延伸阅读:《机车族、杀人犯、恐怖分子、战士……他拍下了最危险的一群人》 ▽ “最重要的是改善自己” 胡德夫说自己是个“意外的歌手”,原本唱西方民谣的他直到碰上了李双泽,才发现原来可以唱自己小时候离开的山谷,山上的草原和老鹰...于是他动笔写下《牛背上的小孩》。 有个朋友陈君天知道胡德夫能写歌,就把自己的一首诗拿给他,央求他写成歌。胡德夫听他讲“时光”这个词,有点感动,《匆匆》这首歌就诞生了。

如今,66岁的他在台南老家开了一家牛肉面店,在那里弹琴、写东西、和朋友会面。他想告诉每天匆匆来去的都市人:“没有擦肩而过就结识到的朋友,茫茫的人海里,能够结识到朋友,结识到好的事情,在里面觉得有在改善自己。连我这么老我都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自己。” 延伸阅读:《他是这个浮躁年代一开口就令人安静的人,他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自己》 ▽ “衰老也是很美的” 大野庆人,日本舞踏大师。“舞踏”和“舞踊”(即舞蹈)相对。“踊”是跳跃,是许多舞蹈所表现的特征。而“踏”,是身体与舞台、大地的接合,舞者在表演时,有一种“要沉到地里面的感觉”。 为了让结实的骨骼更能显现,他会在表演时通身涂成白色,并通过过度节食来减轻体重。长年如此,大野庆人患上了胃癌。忍受着手术和练习之间的反复折磨,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并最终幸运地活了下了。

如今已经78岁的他在舞台上变的更加坦然和专注,他说:“年轻的时候,可能想要用舞踏来反抗衰老,但现在反而全盘接受了衰老这个事实。这时候才发现衰老也是很美的。” 延伸阅读:《一个老头儿,化着浓妆,涂白全身,只为跳一支像花一样的舞蹈……》 “ 去做梦,去实现 ” 以上人物全部来自Lens读物和重逢岛视频

本期视觉和Lens的其他读物 在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淘宝、机场中信书店 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 更多关于lens读物及购买详情请戳这 > 更多人文生活美学内容和原创视频 > 关注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

-
超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2 22:15:15
-
mute mu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3 12:27:10
-
二十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1 16:15:50
-
牛魔王数星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1 12:26:21
-
陳大發是貓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0 12:54:17
-
千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0 03:42:30
-
再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8 23:54:53
-
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8 13:29:20
-
Namas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21:42:41
-
吉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7:49: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5:39:31
-
豆友150694230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5:32:05
-
王王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0:33:19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0:31:03
-
芬兰森林小矮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7:38:23
-
啦啦啦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1:30:59
-
Q🧀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1:28:19
-
绿蚁重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0:36:56
-
猫咪建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6 23:36:29
-
歪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6 23:07:35
-
戏京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6 22:56:52
Len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位英国新闻工作者的美国梦 (20人喜欢)
- “当我闭上眼睛回望童年,看到的是村口那片高低错落的田野......” (35人喜欢)
- 一个不听话的女孩,改变了世界对童年的想象 (31人喜欢)
- 为了穿好看校服,学生们努力考上名校 (20人喜欢)
- 贝拉·塔尔:故事早就讲完了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