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诗集导言(节选)
今年希望能够通读哈代的所有作品,从亚马逊上购得一册诗集,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出版,由University of Kent的Michael Irwin教授编选,他给这本诗集写的导言颇清晰流畅,对希望了解哈代的人可能有所帮助,所以节选一段译出,供大家参考,若有错讹,欢迎指正。
导言
这是一本奇妙的诗集,一块蕴藏着无穷欣悦的矿产,不过新读者可能需要花点时间、精力,才能从中得益。主要问题是这本诗集的规模和多样性。它收集了将近一千首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情绪方面均变化多端。有一些更为多产的诗人,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为其余作品塑造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哈代却不是这样。这本诗集里没有突出的长诗,与米尔顿的《失乐园》,华兹华斯的《序曲》,以及艾略特的《荒原》均不相类。读者必须在这些数目众多的短诗中自行辨别方位。当然,就某些作品的特点,或排列顺序,存在着批评性的共识,但是品味刁钻的编辑们可以合理地提供出版本各不相同的“选集”。在哈代的写作生涯中,不存在创造力特别旺盛的“时期”。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诗人,尽管他的首部作品《威塞克斯诗集》,直到他五十八岁的时候才出版。他在大约七十年的时间内,不停地写出一流的短诗。有很多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哈代可能是英国主要诗人中,唯一一个诗作标题索引遍及整个字母表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一个意外,因为他的兴趣不自觉地跨越了广袤的疆域,从多塞特(Dorset,拉柯按:哈代所出生的郡)的民间故事到古典文学,乃至同时代的科学。所以我们可以读到《疯朱迪》(“Mad Judy”),《四枚脚印》(“Four Footprints”和《在布店》“At the Draper's”与《你在这里做什么?》(“Quid Hic Agis?”),还有《色诺芬,克罗彭的一元论者》(“Xenophanes,the Monist of Colophon”)。有时,某首诗反映了个人的经验,有时,他用诗来说故事、描绘风景或与观念作斗争。对他的诗有充分了解的读者会辨认出某些特定的,常用的习惯性思想和风格,不过这些思想和风格又会跟随语境而产生丰富的变化。在错误的地点打开这本书,你会困扰地发现自己咀嚼到的不过是块干饼。比如说本卷开篇第一首诗《暂时即一切》的一节:
而高超的手工艺将制作我的生活之事 真理和光出显;但成熟的时间悬而未决, 间歇性的目标指向事物的充足完满 从而我为主……哦不,我为宾!
这一节语法糟糕,词序颠倒,充斥着之乎者也与生造词,什么“生活之事”(life-deed),“出显”(outshow),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很少有诗人在描写的简单性与直接性上,能与哈代媲美:
在雏菊岸下 站着一头反刍的深红母牛 紧靠她的侧腹 一位戴棉兜帽的挤奶女皱着眉头

他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并用同样的简单性表达更为复杂的观念:
我凝视我的玻璃 观察我正在松弛的皮肤, 说,“但愿上帝保佑 让我的心也皱缩干枯”
对这些更为朴素的诗歌的一个自然的评论是,他们看起来都很诚实。与努力拉伸词句以求效果不同,哈代的陈述直截了当,多用日常单音节语言。他尽可能地直接,用他自己的术语,连同场景,情绪,记忆和先行占据他头脑的观念。
更贴近他的作品就会发现,相同的意向在他所有韵文中反复出现,即便是在我们上文引述的《暂时即一切》那看似拘谨或扭曲的一节中也一样。在这个基本的意义上,个人性的哈代的诗,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非个人性的。他以赞许的态度引用莱斯利·斯蒂芬的话说,“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展露他的心来触及我们的……”,不过他明确地表现出对读者介绍自己的个性不感兴趣,他很少奉承自己。他之所以成为读者心目中一个丰富的存在,是因为他那与众不同的心灵,清晰可辨地展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从最早期到最晚期,在沉思,在遗憾,在观察,在阐释。
根据上述理由,这本诗集比其各个部分加起来要多。下面是一段切题的陈述,来自哈代本人《过去和现在诗集》的序言:
……这部分诗可能会被当作个人在彼此间差异甚大的情绪和环境里,在不同时间,编织成的一系列感情和幻想。因此,人们很可能会发现,它在思想和色彩的协调方面,缺乏一贯性。对此我并不十分遗憾。未经过滤的印象有他们的价值,通往真正的生活哲学的道路,看起来就是谦卑地记下对其现象的多种解读,在它们以机遇与变化突临我们头顶之时。
他的《生活》,一本由第三人草拟大纲的自传,大体上也由同一种精神结构而成。这本书提到了他的少年时光和早期生涯,包括一些散乱的回忆,不过大多数都相当随意而碎片化---旧的日记账,记载下来的民间故事或迷信,重新组织的对话,对艺术或生活的观察。这本书似乎暗示,杂乱无章的材料,比纯粹的“事件”更能显示作者生活的真实构成,与创造力的源泉何在。哈代直到最后一卷韵文的导言,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拥有一套关于自身的“和谐哲学”。他太清楚自己的观点随环境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他看见,并表达,生活如同“一系列看似如此,或个人印象”(《无名的裘德》序)。不过,反过来说,这样的“系列”,可能恰好显示了系列自身的逻辑。在《生活》中他写道:
就像看一幅地毯,一种颜色勾画出一个图案,而另一种颜色则勾画出另一个图案。所以,在生活中,预言者应该根据自身特质,去观察那些从一般性事物中涌现出来的图案,将它们单独描绘出来。这在精确的意义上说,是通往自然之路。因此,最终结果并不是一张面面俱到的照片,而纯粹是作者心灵的产物。
以这种精神来看,那么哈代的诗作就不是部分之和---不是相似事物的聚集,而是一个星座。这些作品充满着相同的气质与想象力,相同的锋锐智力与微妙敏感性,能够互相阐释,共同体现着一种观看与理解世界的方式。
说这些诗歌能够彼此解释,并不是说诗歌以外的解释对读者没有帮助。哈代是一个简单的人,但是他的心灵并不简单。虽然在他生活的时代,他主要因对乡村生活的描述而被赞美甚至宠爱。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建筑师,一位音乐家,同时是一位自我教化的古典主义者。他熟稔圣经,对文学、艺术、断代史,特别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历史,有广泛的知识。他很了解地理学,天文学和考古学的某些方面。就某些气质来讲,这些系统性的知识,可能不过构成了哈代的习惯,思想碎片,或可有可无的补充。哈代用他自己的普遍世界观将它们融为一炉。他的诗歌经常受自己对科学、历史或古典文献了解的启发。有些诗歌让读者理解起来觉得费劲和棘手,是因为博杂的典故已经成为他个人思想的自然构成,有时不是很容易与写诗的要求相容。
要想进入哈代的诗歌,最好从那些较为简单的作品入手,对他的生平、性格、偏见以及他对诗艺的关心有所了解,也会提供帮助。这篇导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读者提供这方面的指南。另一个目的则是希望指出,这些数量庞大的诗作,集中体现了同一个视角。
拉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月5日,晴 (1人喜欢)
- 2024年诗歌整理(14首) (3人喜欢)
- 拾柴录,甲辰,2024 (2人喜欢)
- 波兰语学习札记,2024年12月11日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