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为何忧天
春秋杞国,一个名为东楼公的人为成了各国人的笑柄,原因是他每天都担心天会塌下来,以至于多部名著如《史记》《山海经》《列子》《淮南子》中都有记录。传到后世,五岁垂髫也能知道这个典故,枉顾取笑庸人自扰的杞国痴汉。 然而,当我们习惯用没有经历过的自以为是去评论别人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到底谁才是那个无知的人。看到杞人忧天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古人撰写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为什么偏偏选杞人?怎么不是秦人越人中山人? 《史记》记载:“鲁庄公七年,鲁国西北(与杞国接壤)‘陨星如雨,与雨谐’。”《春秋》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星陨如雨。” 杞国原在河南杞县,后迁至山东泰安。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杞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空前灾难,或者说空中灾难更为恰当。世界上最早被记录的天琴座流星雨落在杞国的国土上,火烧数月,半个国家的人都被砸死。陨石落在汶河附近,位置在现在的山东省泰安宁阳县堽城镇,现在这里仍然有两个村子,分别名叫南、北落星村。南落星村东北方向有一座星星山,已被考证属于陨石掉落。(眼熟吧,好像《你的名字。》) 我们可以想象,2700年前,这块陨石从天而降,将许许多多还在睡梦中的杞国人直接砸成灰烬,东楼公的家人、亲朋、邻里,也许就在那场灾难中罹难。作为幸存者,东楼公和其他的杞国人都认为这是天塌了,他们一边祭祀苍天,祈祷上天息怒,一边殚精竭虑,害怕哪天天神再次发作,可怕的灾难重新降临。也许当时的人们都还记得这场灾难,可是当知情人全部死去的时候,事实也就变成了传说,后人没有人相信天真的会塌下来,过了两百年,一个叫列御寇的人把这件事当做笑话写进了《列子·天瑞》。 如果你还在讥笑杞人忧天的患得患失,那么你去问一问汶川、玉树地震劫后余生的人们:“你们害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