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泛听泛想 东山少爷《唱好广州2》
泛听泛想 东山少爷《唱好广州2》
2007年5月30日
东山少爷的第2张唱片一推出,我便第一时间下载下来听了。
由于长期的聆听经验,说实在的,我不并没有对这张唱片的水准抱以多大的期望。
创作歌手,尤其是以人文为主题的独立创作歌手的第2张唱片总是难以摆脱一种被听者对第一张先入为主的对比的宿命,而且歌手自身也存在着创作灵感枯竭,生活积累经验耗殆而导致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当然,东山少爷不是创作歌手;创作的主角,是黄毅成。但某种意义上,这仍然可看成是一张创作歌手的作品辑。)
因此我对这张唱片的喜爱程度不及上一张,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好奇想听听,他还在唱着广州的什么,把广州唱成怎么样。
在某种程度上,这张唱片是进步的。这主要体现在纯音乐的角度上。音乐的编配更加用心、精致、 甚至有”豪华”的倾向(《珠江印象》)。
倘若从纯音乐的角度来看,《唱好广州1》单薄、平庸。之前说过,东山少爷在音乐上不过是周、陶等人的子孙。不但在音乐风格上毫无新意,技巧方面也毫无亮点。他的音乐价值体现的是在对广州本土文化和生活情感的关注;倘若抽掉演唱只听音乐,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张苍白之作。在流行歌曲里属于劣等,我相信不熟悉广州本土文化的人是不会对此唱片感兴趣的。
虽然音乐简单,但恰恰是因为他的真诚、朴素的音乐和朴素但凝练的情感结合,加一点点的煽情点缀,而让人动容。他真正把广州人的情感与生活用音乐唱了出来。一些动情的词汇语句、音乐配上传统的广东音乐片段,让人倍感亲切。
而《2》在音乐上的进步,作为东山少爷个人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他的音乐驾驭能力在提高;但是从整个宏观角度来看,又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他的音乐如何提高,他也无法达到陶、周的水准。
《1》里有几首歌写得相当的精彩,《中山纪念堂》、《东方失乐园》、《西关小姐》。
《中山纪念堂>不但描绘了广州的景点,还悄悄叙写了广州的历史,甚至延伸至民族的命运。
《2》里,《石室圣诗》算是尚可一听的佳作。 《剑合钗贺帝女花》这样的歌或许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里作为一般的R&B流行歌传唱,但终究是内容空洞的生硬之作。
而《我们的九十年代》、《北京路情缘》、《地铁一号线》、《珠玑路晨光》这样的歌曲仅仅是歌词能让人知道是在唱广州;音乐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乏味,歌词有心无力,整体完全没有广州的味道; 《广州队》则干脆向着假大空跃进。
《唱好广州2》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并不值得埋怨。东山少爷在流行音乐技巧以及处理上的进步,使他有可能成为张敬轩式的流行小天王。但象《唱好广州1》那样让人能真正动容的有人文艺术价值的音乐,是不会再发生在他身上了。
但终究,东山少爷和他的第一张《唱好广州》是永远值得我们感动和怀念的。
2007年5月30日
东山少爷的第2张唱片一推出,我便第一时间下载下来听了。
由于长期的聆听经验,说实在的,我不并没有对这张唱片的水准抱以多大的期望。
创作歌手,尤其是以人文为主题的独立创作歌手的第2张唱片总是难以摆脱一种被听者对第一张先入为主的对比的宿命,而且歌手自身也存在着创作灵感枯竭,生活积累经验耗殆而导致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当然,东山少爷不是创作歌手;创作的主角,是黄毅成。但某种意义上,这仍然可看成是一张创作歌手的作品辑。)
因此我对这张唱片的喜爱程度不及上一张,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好奇想听听,他还在唱着广州的什么,把广州唱成怎么样。
在某种程度上,这张唱片是进步的。这主要体现在纯音乐的角度上。音乐的编配更加用心、精致、 甚至有”豪华”的倾向(《珠江印象》)。
倘若从纯音乐的角度来看,《唱好广州1》单薄、平庸。之前说过,东山少爷在音乐上不过是周、陶等人的子孙。不但在音乐风格上毫无新意,技巧方面也毫无亮点。他的音乐价值体现的是在对广州本土文化和生活情感的关注;倘若抽掉演唱只听音乐,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张苍白之作。在流行歌曲里属于劣等,我相信不熟悉广州本土文化的人是不会对此唱片感兴趣的。
虽然音乐简单,但恰恰是因为他的真诚、朴素的音乐和朴素但凝练的情感结合,加一点点的煽情点缀,而让人动容。他真正把广州人的情感与生活用音乐唱了出来。一些动情的词汇语句、音乐配上传统的广东音乐片段,让人倍感亲切。
而《2》在音乐上的进步,作为东山少爷个人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他的音乐驾驭能力在提高;但是从整个宏观角度来看,又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他的音乐如何提高,他也无法达到陶、周的水准。
《1》里有几首歌写得相当的精彩,《中山纪念堂》、《东方失乐园》、《西关小姐》。
《中山纪念堂>不但描绘了广州的景点,还悄悄叙写了广州的历史,甚至延伸至民族的命运。
《2》里,《石室圣诗》算是尚可一听的佳作。 《剑合钗贺帝女花》这样的歌或许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里作为一般的R&B流行歌传唱,但终究是内容空洞的生硬之作。
而《我们的九十年代》、《北京路情缘》、《地铁一号线》、《珠玑路晨光》这样的歌曲仅仅是歌词能让人知道是在唱广州;音乐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乏味,歌词有心无力,整体完全没有广州的味道; 《广州队》则干脆向着假大空跃进。
《唱好广州2》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并不值得埋怨。东山少爷在流行音乐技巧以及处理上的进步,使他有可能成为张敬轩式的流行小天王。但象《唱好广州1》那样让人能真正动容的有人文艺术价值的音乐,是不会再发生在他身上了。
但终究,东山少爷和他的第一张《唱好广州》是永远值得我们感动和怀念的。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