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野宣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 [日]奥野宣之
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原作名: 読書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译者: 张晶晶
出版年: 2016-6
页数: 25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小学堂
ISBN: 9787210082972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9567/
摘要
1.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用这本书的关键词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与此相反,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关于完全版的发行004
苦茶案,学而时习之,学到的内容才能掌握。同样,我们读书,如果仅仅保持在买而不读,读而不思,那么这本书只是物质拥有,而不能被精神拥有。只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跟自己精神契合,能够理解和融入自身。抄写和撰写评论的过程,就是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这么做,才能有不亦说乎。
2.读完一本书以后,可以在笔记本上做做摘抄、写写读后感,或是在上面贴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将这次读书体验封存在笔记本里,就当这本笔记本是记录自己真实体验的“旅行日记”“冒险日记”。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008
苦茶案,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一点摘抄和提要,那么这本书很难留在记忆之中。读书要有效果,就需要通过笔记和提要的积累才能达到。一旦没有这种笔记,就没有阅读经验的载体,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失去记忆。
3.读书方法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一味读得更快、更多,而是认真消化书中内容,使之对自己有益。阅读不仅是读书,还要掌握有效率、有主见地选书和购书的方法,更要多阅读、多参考那些记录自己无数感触的读书笔记,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内容。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015
苦茶案,学而不思则罔,仅仅阅读图快,就不免狗熊掰棒子,摘一个丢一个,到最后没有剩下多少。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学而不思的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摘抄和笔记来巩固阅读的效果,这样的阅读相对只读不记当然速度要慢,但是这样反而更有效率,恰恰就是因为学思互进,而不是孤阳不长。
4.一日一记的日记式写法,会因为偶尔写不出内容而出现空白,这样就会使人产生懈怠感。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放松地写笔记,只需要在平时想写读书笔记时粘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剪报,或者做些相应的记录就可以了。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030
苦茶案,写日记要有多种形式,一日一记也是培养写作习惯,同样评论笔记可以随时写,有想法就写。现在有手机,记录想法更容易了。记录笔记要有对象,最好是有感有对象,也就是有的放矢。无的放矢,就容易无病呻吟。不过好在手机上截屏很容易,将这些截屏和自己的评论结合起来,这样就容易带动写作情绪。
5.至于能否得心应手地做好读书笔记,进而熟练地参考记录过的笔记,都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切都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74
苦茶案,欲速则不达,年轻人没有耐心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急于求成,而事实上,很多事情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想要在一个领域逐渐成为专家,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虽然有网络和检索,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一个人的积累和思考的过程。相反,网络检索很容易造成碎片化,人们很难系统地思考问题,这反而无助于长期的研究工作。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长期工作的基础。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6.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读书时应该时刻记得这个目的,正确地对待写读书笔记这件事。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075
苦茶案,海面的冰山也许只能看到一角,同样写作需要的材料也许很少,但是都是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合适的资料,做出好的研究成绩。材料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因此范文澜先生才提出板凳坐得十年冷,其实就是指历史研究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耐心和耐力,历史研究是无法长期进行下去的。因此,只有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学习阶段的任务所在。
7.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或者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写在笔记本里了,只要略读一下就好,不要钻牛角尖。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078
苦茶案,阅读是要寻找与作者的共识,只要找到书中能够抓住的点,通过不断阅不断增进理解,这是阅读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越是熟悉越是能够迅速找到想要找到的点。通过阅读和写作交流,就完成了一个与作者之间的相互角落,只有完成了这样的角落过程,才是完成了阅读与理解的循环。懂得表示赞同,不懂的地方,就需要提出疑问。这样就把作者从书里唤醒了。
8.如果没有时间,就严格筛选要摘抄的段落,或是贴上标记代替记录,这些都是初级的解决方法。更高明的办法是利用坐地铁或公交车的一些空闲时间,拿出便利贴写写对正在读或已经读完的书的感想,贴在笔记里。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81
苦茶案,阅读资料很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储存在手机中的摘抄资料,在等待交通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摘抄的评论。这个过程可以随时进行,在有网络的时候保存到网上就可以了,随时可以阅读和写作。
9.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阅读。这种多次阅读留下的印象肯定会比普通的阅读深刻好几倍。如果是亲手摘抄,效果会更好。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83
苦茶案,将阅读、摘抄和写笔记分为三步,那么每一步都是阅读的过程,但是只有做完最后一步,完成对话写作,这样才算是完成了阅读整个过程。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保持阅读的效果。只有将这个阅读的过程,通过日常的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效率。
10.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好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思考,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所以不管是多简陋的一句话,都应该转化成语言,踏踏实实地落实到纸上。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00
苦茶案,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不论你有多天才的想法,只要不写下来,就很容易丢在脑后。因此,培养写作习惯,就是积累思想财富。踏踏实实地进行阅读和思考的积累,才有可能面壁十年图破壁。
11.尽管如此,没处理的书堆得太多还是会造成心理压力,而且放在桌上也会很碍事。为了不积攒太多未做读书笔记的书,还是规定自己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比较好。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4
苦茶案,读书人喜欢积累图书,将书房变成图书馆,这样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找不到将图书转化成为自己精神财富的方法,那么就是藏书家,而不是做学问了。买书是为了读书,而不仅仅是为了储藏和赏玩。因此,只有找到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才有可能真正去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完成了这种买书、读书和写作的循环,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只进不出的买书,只能增加心理负担,而无助于帮助提高智慧。
12.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一般来说,把书放上书架就代表自己已读过这本书了,但做过读书笔记以后,即使手边没有书,也可以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4
苦茶案,储藏图书需要空间,但是记录阅读,就没有那么多限制。可以记录在电脑里,也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无论如何都比在书架上翻找资料更有效率。我们进行阅读和写作,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假如,我们将图书中需要的资料全部电子化,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到图书馆和藏书了。我们感谢十多年来图书电子化的努力,这帮助我们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但是这仍不够,我们必须将其变成更加方便的文档,才方便我们将来的工作需要。
13.这里我推荐用读书笔记来减少藏书量。如果有些书真的令人爱不释手,或是需要经常重读,可以放在家里取放方便的书架上,不必丢弃,只留下真正的好书。丢弃其他籍时,你会有一丝不舍,因为这可能是你与这本书最后的诀别。所以,至少要做好读书笔记,在想起那本书的时候才能有所慰藉。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5
苦茶案,只有通过读书和写作,才能做到真正拥有一本书,当真正拥有一本书后,那么这本书其实就可以分享给别人了。这样才能购买新的图书,有新的知识。否则,只进不出的购买,最终会因为没有藏书的空间,导致无法购买新书。为了能够保证能够给新知保留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勤奋读书,然后将图书分享出去,最终达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读书境界。
14.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漫无目的地与人说话时,虽然说的内容是支离破碎的,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会不断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23
苦茶案,在不了解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前后颠倒,但是我们越熟悉,越是能够将他们条理归类。因此,首先不要害怕不了解,也不要害怕说错,要通过不断熟悉,找到事务的规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读书也是如此,不懂的时候不用害怕,通过反复阅读和写作,就能找到理解新知的道路。
15.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33
苦茶案,读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要一开始就把读书的目标定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阅读的目标。如果觉得困难,不妨阅读和摘抄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在撰读完第一遍后,写一个简短的读书心得。然后再继续读第二遍,会发现阅读理解到更深入的部分。通过反复阅读和撰写笔记,就能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16.值得注意的是,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写读书笔记是件一举多得的事。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40
苦茶案,将读书的过程变成写作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阅读和写作,就能从书本上学习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通过不断阅读和分析,就能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找到阅读和思考相互促进的道路。
17.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145
苦茶案,写作不仅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评论,而且资料越多,那么相互比较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资料的相互比较,就能够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的写作。其实,历史考证文章就是如此,同样事件的多资料对比分析,然后写出论证的过程。
18.经典名著是不朽的,值得阅读。这种书的好处是不管内容多乏味,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名著是无法通过主观思考来评价的。也许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乏味,但经过几年的积淀以后就会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即使不通读全书,也可以当作资料来参考,所以名著是一项买了就不会吃亏的保本投资。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80
苦茶案,阅读名著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找到很多人撰写的阅读心得,这些经典是大家阅读的对象,通过相互的阅读比较,我们就能找到更加适合我们自己的看法和立场。经典经过历代的诠释,呈现出纷纭多姿的解释。这样阅读起来,我们就很容易将自己的解释与历代的解释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更多有益的思考。
19.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在读过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后总结内容、写下感想,所以,重读几次读书笔记,说不定就能遇到有利于工作甚至是人生的好想法。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95
苦茶案,学而时习之,一方面是可以不断重读经典,另一面也可以通过阅读读书笔记,找到新的想法。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这种不断阅读思考的循环。只有当自己养成了这种阅读、思考和写作的循环,那么人们就不难从中受益。
20.读书是与感兴趣的书对话,是上班路上的自我充实,是每次去书店时的期待,是睡前温馨的陪伴。也就是说,在爱书之人的眼里,读书就是生活的全部。当你读完这本书,请一定要尝试在读书的时候带上一本笔记。后记232
苦茶案,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和撰写笔记的重要性,中国学者撰写读书笔记也很多。特别著名的有顾炎武的《日知录》和王念孙的《读书杂志》,通过阅读和撰写笔记,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21.也许你已经习惯把“书”和“自己”当作读书生活中的两大要素,那不如让“笔记本”成为读书的第三要素。这样就能多产生“笔记本与自己”“笔记本与书”这两种联系,使“书与自己”的联系变得更奇妙。后记232
苦茶案,让笔记成为图书与自己沟通的桥梁,通过撰写阅读笔记,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完成阅读和写作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将希望寄托在思考境界上。优秀的写作,是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经验积累基础上。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
目录 · · · · · ·
关于完全版的发行
前 言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附 录 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后 记
出版后记
作者: [日]奥野宣之
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原作名: 読書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译者: 张晶晶
出版年: 2016-6
页数: 25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小学堂
ISBN: 9787210082972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9567/
摘要
1.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用这本书的关键词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与此相反,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关于完全版的发行004
苦茶案,学而时习之,学到的内容才能掌握。同样,我们读书,如果仅仅保持在买而不读,读而不思,那么这本书只是物质拥有,而不能被精神拥有。只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跟自己精神契合,能够理解和融入自身。抄写和撰写评论的过程,就是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这么做,才能有不亦说乎。
2.读完一本书以后,可以在笔记本上做做摘抄、写写读后感,或是在上面贴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将这次读书体验封存在笔记本里,就当这本笔记本是记录自己真实体验的“旅行日记”“冒险日记”。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008
苦茶案,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一点摘抄和提要,那么这本书很难留在记忆之中。读书要有效果,就需要通过笔记和提要的积累才能达到。一旦没有这种笔记,就没有阅读经验的载体,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失去记忆。
3.读书方法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一味读得更快、更多,而是认真消化书中内容,使之对自己有益。阅读不仅是读书,还要掌握有效率、有主见地选书和购书的方法,更要多阅读、多参考那些记录自己无数感触的读书笔记,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内容。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015
苦茶案,学而不思则罔,仅仅阅读图快,就不免狗熊掰棒子,摘一个丢一个,到最后没有剩下多少。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学而不思的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摘抄和笔记来巩固阅读的效果,这样的阅读相对只读不记当然速度要慢,但是这样反而更有效率,恰恰就是因为学思互进,而不是孤阳不长。
4.一日一记的日记式写法,会因为偶尔写不出内容而出现空白,这样就会使人产生懈怠感。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放松地写笔记,只需要在平时想写读书笔记时粘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剪报,或者做些相应的记录就可以了。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030
苦茶案,写日记要有多种形式,一日一记也是培养写作习惯,同样评论笔记可以随时写,有想法就写。现在有手机,记录想法更容易了。记录笔记要有对象,最好是有感有对象,也就是有的放矢。无的放矢,就容易无病呻吟。不过好在手机上截屏很容易,将这些截屏和自己的评论结合起来,这样就容易带动写作情绪。
5.至于能否得心应手地做好读书笔记,进而熟练地参考记录过的笔记,都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切都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74
苦茶案,欲速则不达,年轻人没有耐心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急于求成,而事实上,很多事情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想要在一个领域逐渐成为专家,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虽然有网络和检索,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一个人的积累和思考的过程。相反,网络检索很容易造成碎片化,人们很难系统地思考问题,这反而无助于长期的研究工作。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长期工作的基础。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6.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读书时应该时刻记得这个目的,正确地对待写读书笔记这件事。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075
苦茶案,海面的冰山也许只能看到一角,同样写作需要的材料也许很少,但是都是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合适的资料,做出好的研究成绩。材料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因此范文澜先生才提出板凳坐得十年冷,其实就是指历史研究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耐心和耐力,历史研究是无法长期进行下去的。因此,只有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学习阶段的任务所在。
7.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或者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写在笔记本里了,只要略读一下就好,不要钻牛角尖。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078
苦茶案,阅读是要寻找与作者的共识,只要找到书中能够抓住的点,通过不断阅不断增进理解,这是阅读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越是熟悉越是能够迅速找到想要找到的点。通过阅读和写作交流,就完成了一个与作者之间的相互角落,只有完成了这样的角落过程,才是完成了阅读与理解的循环。懂得表示赞同,不懂的地方,就需要提出疑问。这样就把作者从书里唤醒了。
8.如果没有时间,就严格筛选要摘抄的段落,或是贴上标记代替记录,这些都是初级的解决方法。更高明的办法是利用坐地铁或公交车的一些空闲时间,拿出便利贴写写对正在读或已经读完的书的感想,贴在笔记里。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81
苦茶案,阅读资料很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储存在手机中的摘抄资料,在等待交通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摘抄的评论。这个过程可以随时进行,在有网络的时候保存到网上就可以了,随时可以阅读和写作。
9.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阅读。这种多次阅读留下的印象肯定会比普通的阅读深刻好几倍。如果是亲手摘抄,效果会更好。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083
苦茶案,将阅读、摘抄和写笔记分为三步,那么每一步都是阅读的过程,但是只有做完最后一步,完成对话写作,这样才算是完成了阅读整个过程。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保持阅读的效果。只有将这个阅读的过程,通过日常的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效率。
10.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好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思考,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所以不管是多简陋的一句话,都应该转化成语言,踏踏实实地落实到纸上。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00
苦茶案,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不论你有多天才的想法,只要不写下来,就很容易丢在脑后。因此,培养写作习惯,就是积累思想财富。踏踏实实地进行阅读和思考的积累,才有可能面壁十年图破壁。
11.尽管如此,没处理的书堆得太多还是会造成心理压力,而且放在桌上也会很碍事。为了不积攒太多未做读书笔记的书,还是规定自己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比较好。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4
苦茶案,读书人喜欢积累图书,将书房变成图书馆,这样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找不到将图书转化成为自己精神财富的方法,那么就是藏书家,而不是做学问了。买书是为了读书,而不仅仅是为了储藏和赏玩。因此,只有找到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才有可能真正去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完成了这种买书、读书和写作的循环,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只进不出的买书,只能增加心理负担,而无助于帮助提高智慧。
12.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一般来说,把书放上书架就代表自己已读过这本书了,但做过读书笔记以后,即使手边没有书,也可以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4
苦茶案,储藏图书需要空间,但是记录阅读,就没有那么多限制。可以记录在电脑里,也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无论如何都比在书架上翻找资料更有效率。我们进行阅读和写作,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假如,我们将图书中需要的资料全部电子化,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到图书馆和藏书了。我们感谢十多年来图书电子化的努力,这帮助我们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但是这仍不够,我们必须将其变成更加方便的文档,才方便我们将来的工作需要。
13.这里我推荐用读书笔记来减少藏书量。如果有些书真的令人爱不释手,或是需要经常重读,可以放在家里取放方便的书架上,不必丢弃,只留下真正的好书。丢弃其他籍时,你会有一丝不舍,因为这可能是你与这本书最后的诀别。所以,至少要做好读书笔记,在想起那本书的时候才能有所慰藉。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115
苦茶案,只有通过读书和写作,才能做到真正拥有一本书,当真正拥有一本书后,那么这本书其实就可以分享给别人了。这样才能购买新的图书,有新的知识。否则,只进不出的购买,最终会因为没有藏书的空间,导致无法购买新书。为了能够保证能够给新知保留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勤奋读书,然后将图书分享出去,最终达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读书境界。
14.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漫无目的地与人说话时,虽然说的内容是支离破碎的,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会不断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23
苦茶案,在不了解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前后颠倒,但是我们越熟悉,越是能够将他们条理归类。因此,首先不要害怕不了解,也不要害怕说错,要通过不断熟悉,找到事务的规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读书也是如此,不懂的时候不用害怕,通过反复阅读和写作,就能找到理解新知的道路。
15.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33
苦茶案,读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要一开始就把读书的目标定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阅读的目标。如果觉得困难,不妨阅读和摘抄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在撰读完第一遍后,写一个简短的读书心得。然后再继续读第二遍,会发现阅读理解到更深入的部分。通过反复阅读和撰写笔记,就能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16.值得注意的是,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写读书笔记是件一举多得的事。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40
苦茶案,将读书的过程变成写作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阅读和写作,就能从书本上学习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通过不断阅读和分析,就能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找到阅读和思考相互促进的道路。
17.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145
苦茶案,写作不仅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评论,而且资料越多,那么相互比较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资料的相互比较,就能够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的写作。其实,历史考证文章就是如此,同样事件的多资料对比分析,然后写出论证的过程。
18.经典名著是不朽的,值得阅读。这种书的好处是不管内容多乏味,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名著是无法通过主观思考来评价的。也许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乏味,但经过几年的积淀以后就会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即使不通读全书,也可以当作资料来参考,所以名著是一项买了就不会吃亏的保本投资。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80
苦茶案,阅读名著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找到很多人撰写的阅读心得,这些经典是大家阅读的对象,通过相互的阅读比较,我们就能找到更加适合我们自己的看法和立场。经典经过历代的诠释,呈现出纷纭多姿的解释。这样阅读起来,我们就很容易将自己的解释与历代的解释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更多有益的思考。
19.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在读过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后总结内容、写下感想,所以,重读几次读书笔记,说不定就能遇到有利于工作甚至是人生的好想法。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95
苦茶案,学而时习之,一方面是可以不断重读经典,另一面也可以通过阅读读书笔记,找到新的想法。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这种不断阅读思考的循环。只有当自己养成了这种阅读、思考和写作的循环,那么人们就不难从中受益。
20.读书是与感兴趣的书对话,是上班路上的自我充实,是每次去书店时的期待,是睡前温馨的陪伴。也就是说,在爱书之人的眼里,读书就是生活的全部。当你读完这本书,请一定要尝试在读书的时候带上一本笔记。后记232
苦茶案,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和撰写笔记的重要性,中国学者撰写读书笔记也很多。特别著名的有顾炎武的《日知录》和王念孙的《读书杂志》,通过阅读和撰写笔记,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21.也许你已经习惯把“书”和“自己”当作读书生活中的两大要素,那不如让“笔记本”成为读书的第三要素。这样就能多产生“笔记本与自己”“笔记本与书”这两种联系,使“书与自己”的联系变得更奇妙。后记232
苦茶案,让笔记成为图书与自己沟通的桥梁,通过撰写阅读笔记,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完成阅读和写作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将希望寄托在思考境界上。优秀的写作,是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经验积累基础上。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才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
目录 · · · · · ·
关于完全版的发行
前 言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附 录 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后 记
出版后记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