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 Jule
夏天就要过去了。Jule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一年多了。
第一次见到Jule的时候,还在十年前,我在冬天穿着裙子和靴子,参加公公的60岁生日。那天Jule在车上坐在我身边,说,我的小女儿也总是这样,冬天也穿得那么少。她用手掂量了一下我长袜子的厚度。比她好,她又说,我总是担心她在布达佩斯会太冷,要给她寄厚袜子。做妈妈的都担心女儿会冷。你一个人在外要保重好自己呀。
我撇过头看了看身边这个和公公婆婆几十年的好朋友。她的一个眼睛因为癌症已被摘除。但是面容依旧安详。
—— 在德国,我已经习惯绝大多数人对我是标准3W式开场:你叫什么?你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来这里?
第一次,有人这么温情脉脉地以长者的身份说话。我不由微笑。
你女儿在布达佩斯学音乐吗?
不,学医。她亦微笑,皱纹舒展,她高中毕业成绩不好,这里报不上医学院,只能去匈牙利学。她一定要学医。我们只好支持……
后来知道,小女儿是他们夫妻下一代中唯一的医生。
Jule很早就得脑癌了,当时已是近十年的病史。她是医学院毕业生,但刚毕业就怀孕了,似乎从未犹豫过的,就做了家庭主妇,和她的先生Max一共养育了五个子女。Max是病理学家。对世俗多少有点玩世不恭。我觉得他挺难相处,时不时就要讽刺世人几句的样子。—— 但这只是一开始。
以后,和Jule见面并不多,但她时不时写信来。我们结婚,她和先生和小女儿飞来上海参加。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和我一样,冬天依然穿的少的小女儿,其时在布达佩斯的医学院差不多要毕业了,乖巧的站在妈妈身边。
再后来,她癌症复发,又接受了一次化疗,挺过来,但健康状况大不如前。那一年夏天,我们回德国时特地去Regensburg看望她,儿子那时候一岁半。
我们去城中心逛街,Max当时退休了两年,开始研究本土艺术史。雷根斯堡中世纪是商业重镇,再往前,罗马时代便是多瑙河上一道重要的关卡。有很多古迹,古建筑。那天他滔滔不绝了很久。傍晚,冰淇淋店,他请客我们吃冷饮。
Max把一支冷饮递到Jule手中,忽然就不能自禁得紧紧地抱住了她,眼里忍着泪水。
我忽然就泪点很低,只好把头别过去。
第二天,我们坐船游览多瑙河上的Weltenburg修道院。小女儿也在。她其时已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吸管进食流质。女儿拿着纸巾不断地擦去她嘴角流下的汤汁,眼里是对母亲深深的疼惜。
Jule依然微笑,健谈,虽然因为癌细胞进一步侵蚀,变得有点口齿不清。
我们告别了。后来的近一年多时间里。她依然持续给我们写信,给儿子寄小人书。
2015年初,她已经生活不能自主。最后Max决定还是回家来,过完最后的日子,而不是在医院的病房里。五个孩子纷纷回来。包括远在巴西,叛逆的大儿子。
麦天说,年轻时,他们夫妻俩都是很强势的人,也许因为如此,大儿子从小就“不听话”,逃学,旷课,最后一个人远走巴西,在那里做了木工。也许,这“失败”的一次教育让人可以反思,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变得宽容,总之,尔后,他们安于子女的现状。
在德国这样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医生的孩子只去从事工匠,护士,护工这样的工作,绝对不是常例。
老年的他们,看穿一切。“他们喜欢的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
生命的最后几天里,Jule已经没有意识,Max守护床边,亲自更换安定药物,可以说,她是无痛的安然的离开世界的。我想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我尊敬一切不把生命的意义只定义在继续呼吸的人身上。
嗯,好像每次想起Jule的时候,心里面就觉得有点温暖,并不觉得如何悲伤。
因为坚强活过的人。是不需要我们哀悼死亡的。
第一次见到Jule的时候,还在十年前,我在冬天穿着裙子和靴子,参加公公的60岁生日。那天Jule在车上坐在我身边,说,我的小女儿也总是这样,冬天也穿得那么少。她用手掂量了一下我长袜子的厚度。比她好,她又说,我总是担心她在布达佩斯会太冷,要给她寄厚袜子。做妈妈的都担心女儿会冷。你一个人在外要保重好自己呀。
我撇过头看了看身边这个和公公婆婆几十年的好朋友。她的一个眼睛因为癌症已被摘除。但是面容依旧安详。
—— 在德国,我已经习惯绝大多数人对我是标准3W式开场:你叫什么?你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来这里?
第一次,有人这么温情脉脉地以长者的身份说话。我不由微笑。
你女儿在布达佩斯学音乐吗?
不,学医。她亦微笑,皱纹舒展,她高中毕业成绩不好,这里报不上医学院,只能去匈牙利学。她一定要学医。我们只好支持……
后来知道,小女儿是他们夫妻下一代中唯一的医生。
Jule很早就得脑癌了,当时已是近十年的病史。她是医学院毕业生,但刚毕业就怀孕了,似乎从未犹豫过的,就做了家庭主妇,和她的先生Max一共养育了五个子女。Max是病理学家。对世俗多少有点玩世不恭。我觉得他挺难相处,时不时就要讽刺世人几句的样子。—— 但这只是一开始。
以后,和Jule见面并不多,但她时不时写信来。我们结婚,她和先生和小女儿飞来上海参加。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和我一样,冬天依然穿的少的小女儿,其时在布达佩斯的医学院差不多要毕业了,乖巧的站在妈妈身边。
再后来,她癌症复发,又接受了一次化疗,挺过来,但健康状况大不如前。那一年夏天,我们回德国时特地去Regensburg看望她,儿子那时候一岁半。
我们去城中心逛街,Max当时退休了两年,开始研究本土艺术史。雷根斯堡中世纪是商业重镇,再往前,罗马时代便是多瑙河上一道重要的关卡。有很多古迹,古建筑。那天他滔滔不绝了很久。傍晚,冰淇淋店,他请客我们吃冷饮。
Max把一支冷饮递到Jule手中,忽然就不能自禁得紧紧地抱住了她,眼里忍着泪水。
我忽然就泪点很低,只好把头别过去。
第二天,我们坐船游览多瑙河上的Weltenburg修道院。小女儿也在。她其时已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吸管进食流质。女儿拿着纸巾不断地擦去她嘴角流下的汤汁,眼里是对母亲深深的疼惜。
Jule依然微笑,健谈,虽然因为癌细胞进一步侵蚀,变得有点口齿不清。
我们告别了。后来的近一年多时间里。她依然持续给我们写信,给儿子寄小人书。
2015年初,她已经生活不能自主。最后Max决定还是回家来,过完最后的日子,而不是在医院的病房里。五个孩子纷纷回来。包括远在巴西,叛逆的大儿子。
麦天说,年轻时,他们夫妻俩都是很强势的人,也许因为如此,大儿子从小就“不听话”,逃学,旷课,最后一个人远走巴西,在那里做了木工。也许,这“失败”的一次教育让人可以反思,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变得宽容,总之,尔后,他们安于子女的现状。
在德国这样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医生的孩子只去从事工匠,护士,护工这样的工作,绝对不是常例。
老年的他们,看穿一切。“他们喜欢的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
生命的最后几天里,Jule已经没有意识,Max守护床边,亲自更换安定药物,可以说,她是无痛的安然的离开世界的。我想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我尊敬一切不把生命的意义只定义在继续呼吸的人身上。
嗯,好像每次想起Jule的时候,心里面就觉得有点温暖,并不觉得如何悲伤。
因为坚强活过的人。是不需要我们哀悼死亡的。
来自 豆瓣App
-
M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12 21:22:47
林雁飞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游事】|补记台湾 (1) — 从台北到高雄 (3人喜欢)
- 【家事】|一个🤪的长周末 (6人喜欢)
- 【故事】|他从南宋来(91)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