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17 成都老房子李家钰故居和鹤鸣茶社
查到一份成都近现优秀建筑名单,第一批13处,我周末去探访,看看能找到几个。
1.先乘公交到骡马市附近,这里九思巷2号,冯家大院。进来发现破败不堪,亟待修缮。应该是个杂院,住户说是冯玉祥的住宅,其实不对。
宅子坐南朝北,应该不是高大上的选择。
这里是军阀田颂尧送给岳母的宅子,老太姓冯,所以是“冯家大院”。门楣“大树家风”,这个牌匾还是有讲究的,凡是看到大门上由此标记,都是冯氏居住。据说是东汉刘秀部下冯异将军后世传统。说他不居功自傲,论功行赏时,冯异“独屏树下”,不与人争功。号称“大树将军”。冯异的信息源自《后汉书》,还是很有名气的将军,名声比较好,后世纪念历代军事家,一般他都榜上有名,殿中有像。两个成语由冯将军而起,一个是“披荆斩棘”,这是刘秀夸他辛苦辅佐,不辞辛劳;另一个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评价他征战历程。
田颂尧(1888-1975)是刘存厚部下。1936年就退出部队,寓居成都。主要是与红军作战不利,被蒋介石免职。1949年没去台湾,随刘文辉起义。
一路南行,过天府广场,在人民公园西南方向,来到文庙前街。现在文庙无存,已经是石室中学,不过门口还是高悬《文翁石室》匾额。
2.李家钰故居就在中学对面,文庙前街92号。
李家钰(1892-1944)起初也是刘存厚部下,不仅仅是参加川军混战和剿共,后出川抗日,为国捐躯,烈士。阵亡时是第36集团军总司令。正面战场另一位阵亡的集团军主官是张自忠。寓所选择在文庙近旁,李将军生前也是择佳邻而居,偏好文化气氛浓厚的区域。
附近还有李氏兄弟的另一处公馆,沿文庙西街前行,渐次寻访。途径西街80号,大院内一处民宅,标记为“成都近现代优秀建筑”,门卫不让进。不知此处老宅是什么来历。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又接触到成都第一批保护建筑名单,17处。跟我这次寻访名单有出入,这个80号民居就属于新单子。暂时也弄不到权威信息资料,随走随拍吧,渐渐就明晰了。起码有机构在负责老房子保护,这样就不会随着城市新建设,湮灭成都老建筑了。
3. 来到方池街,22号是李家钰家族的房子,曾经住他的兄弟。房子很漂亮,保存的也完好,应该有个公司在使用。
4.继续往北,靠近宽窄巷子了,金河路60号,著名的王泽浚公馆,精致的小洋楼。
我以前日记中提到,这次按寻访顺序,再发一次图片。周围紧邻房屋都被拆除,外围清理干净,准备再开发了。
外侧有围栏,内里空无一人,没有施工痕迹。我顶烈日,挥汗如雨,钻进围挡。
房门被砌死,进不了房间。我看到院子里有狗窝,虽然没有畜生踪影,危险还是存在,赶紧出来了。
王泽浚(1903-1974)淮海战役时被俘,1974年死在狱中,1975年最后一批战犯特赦,但他没等到那一天。
5.下一个地点在人民公园里面,鹤鸣茶馆。
好幽静的环境,来到里面,还是觉得嘈杂。市井文化,成都特色。开张在1923年,民国好多名人在此闲坐。我还没在此喝过茶,以后有机会,一定沏一盏盖碗茶。
前面有两处李家钰宅子,我就想再看看李将军长眠的地点。墓地也在市区,红牌楼广福桥横街。
墓园很整洁,由栏杆围起,不让入内。
6.坐地铁到文殊院,附近有西珠市街,在42号,高墙之内是刘存厚公馆。大门紧闭,我从门缝里拍了张照片。
刘存厚(1885-1960)也是军阀,资格很老,留学日本时跟阎锡山是同学,参加过同盟会。1933年也是被红军打败,老蒋罢免其军职,在成都赋闲。1949年,阎锡山帮他去台湾了。
原来公馆有花园,规模还不小。我绕着围墙想看看,没发现园子。倒是旁边是空地,临时作停车场了。这个院子还是有些来头的,清末的德国领事馆就设在此处。当年这里应该是闹市,紧邻文殊院。
感觉现在有居户,可别毁了。好好包装、休整,弄成个会所,或者特色旅馆,很不错啊。
1.先乘公交到骡马市附近,这里九思巷2号,冯家大院。进来发现破败不堪,亟待修缮。应该是个杂院,住户说是冯玉祥的住宅,其实不对。
![]() |
宅子坐南朝北,应该不是高大上的选择。
![]() |
![]() |
这里是军阀田颂尧送给岳母的宅子,老太姓冯,所以是“冯家大院”。门楣“大树家风”,这个牌匾还是有讲究的,凡是看到大门上由此标记,都是冯氏居住。据说是东汉刘秀部下冯异将军后世传统。说他不居功自傲,论功行赏时,冯异“独屏树下”,不与人争功。号称“大树将军”。冯异的信息源自《后汉书》,还是很有名气的将军,名声比较好,后世纪念历代军事家,一般他都榜上有名,殿中有像。两个成语由冯将军而起,一个是“披荆斩棘”,这是刘秀夸他辛苦辅佐,不辞辛劳;另一个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评价他征战历程。
![]() |
田颂尧(1888-1975)是刘存厚部下。1936年就退出部队,寓居成都。主要是与红军作战不利,被蒋介石免职。1949年没去台湾,随刘文辉起义。
一路南行,过天府广场,在人民公园西南方向,来到文庙前街。现在文庙无存,已经是石室中学,不过门口还是高悬《文翁石室》匾额。
![]() |
2.李家钰故居就在中学对面,文庙前街92号。
![]() |
![]() |
![]() |
![]() |
李家钰(1892-1944)起初也是刘存厚部下,不仅仅是参加川军混战和剿共,后出川抗日,为国捐躯,烈士。阵亡时是第36集团军总司令。正面战场另一位阵亡的集团军主官是张自忠。寓所选择在文庙近旁,李将军生前也是择佳邻而居,偏好文化气氛浓厚的区域。
附近还有李氏兄弟的另一处公馆,沿文庙西街前行,渐次寻访。途径西街80号,大院内一处民宅,标记为“成都近现代优秀建筑”,门卫不让进。不知此处老宅是什么来历。
![]() |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又接触到成都第一批保护建筑名单,17处。跟我这次寻访名单有出入,这个80号民居就属于新单子。暂时也弄不到权威信息资料,随走随拍吧,渐渐就明晰了。起码有机构在负责老房子保护,这样就不会随着城市新建设,湮灭成都老建筑了。
3. 来到方池街,22号是李家钰家族的房子,曾经住他的兄弟。房子很漂亮,保存的也完好,应该有个公司在使用。
![]() |
![]() |
![]() |
4.继续往北,靠近宽窄巷子了,金河路60号,著名的王泽浚公馆,精致的小洋楼。
![]() |
我以前日记中提到,这次按寻访顺序,再发一次图片。周围紧邻房屋都被拆除,外围清理干净,准备再开发了。
外侧有围栏,内里空无一人,没有施工痕迹。我顶烈日,挥汗如雨,钻进围挡。
![]() |
![]() |
![]() |
房门被砌死,进不了房间。我看到院子里有狗窝,虽然没有畜生踪影,危险还是存在,赶紧出来了。
王泽浚(1903-1974)淮海战役时被俘,1974年死在狱中,1975年最后一批战犯特赦,但他没等到那一天。
5.下一个地点在人民公园里面,鹤鸣茶馆。
![]() |
![]() |
![]() |
好幽静的环境,来到里面,还是觉得嘈杂。市井文化,成都特色。开张在1923年,民国好多名人在此闲坐。我还没在此喝过茶,以后有机会,一定沏一盏盖碗茶。
前面有两处李家钰宅子,我就想再看看李将军长眠的地点。墓地也在市区,红牌楼广福桥横街。
![]() |
墓园很整洁,由栏杆围起,不让入内。
6.坐地铁到文殊院,附近有西珠市街,在42号,高墙之内是刘存厚公馆。大门紧闭,我从门缝里拍了张照片。
![]() |
刘存厚(1885-1960)也是军阀,资格很老,留学日本时跟阎锡山是同学,参加过同盟会。1933年也是被红军打败,老蒋罢免其军职,在成都赋闲。1949年,阎锡山帮他去台湾了。
![]() |
原来公馆有花园,规模还不小。我绕着围墙想看看,没发现园子。倒是旁边是空地,临时作停车场了。这个院子还是有些来头的,清末的德国领事馆就设在此处。当年这里应该是闹市,紧邻文殊院。
感觉现在有居户,可别毁了。好好包装、休整,弄成个会所,或者特色旅馆,很不错啊。
David在成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4-12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和圣水寺 (3人喜欢)
- 2025-4-5 韩城司马迁祠和长安兴教寺塔 (1人喜欢)
- 2025-4-4 韩城文庙和城隍庙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