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个故事---辍学三次的James
我不知道别人不想离开美国是怎样的原因,我呢,有一个奇特的理由,因为这里藏着好多好多有趣的人。如果我回国了,最最惋惜的就是,再也没有那么多可爱的人儿了。James是其中之一。 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app叫hellotalk,简单说就是语言交换,陌生人在上面一起练习,我和James就是在那认识的。之前看他的介绍在旧金山,我在洛杉矶,从来没想过我们会见面,直到某一周他突然说,要来我们学校找个朋友,可以见个面喝喝茶聊聊天,后来因为上课改在了周末。 他在app上的头像,脸圆圆胖胖的,头发又长又卷,但是他开车来接我的时候,我几乎认不出他了。头发剪短了,似乎是减了肥,五官的轮廓很清晰。他一开始跟我说英语,直到稍作准备切换成中文,我才跟app上那个他对上号,因为他流利的中文有一股羊肉串的韵味,很像说不好汉话的维吾尔人在讲汉语一样,以前他告诉我,可能是嗓子的问题。因为他妈妈是印度人,爸爸是黎巴嫩人,虽然他生长在美国,大概血统跟维吾尔人有些相近,也就有了相似的嗓音。 我那天穿了条白色牛仔裤,就那么巧的他也穿着白色牛仔裤。开车到附近开在教堂里的咖啡馆,我俩都点了柚子茶,同样的都不喝咖啡。 我们的话题,从他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经历开始。高中的时候,他第一次去了北京留学,上完规定的课程觉得不过瘾,报了班继续学中文。他是个很聪明的人,那些枯燥的课程让他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就这样他第一次辍学了。后来他上了NYU(纽约大学)似乎是学数学还是什么玩意儿,课余兼职去做了人口普查(census)的调查员。他说要先考试,他考得很高,结果那时年轻的他成了负责人,手下带领一帮比他大好多的人,就这样他攒下了第一桶金,潇洒的从NYU辍学了。他拿着赚了的这些钱去做期货投资,并没有谈及这次投资结果如何,以他的聪明才智想必结果不会差。但是他想还是要上学的,于是和朋友去了旧金山学机械。再一次,那些课程他并不能适应,觉得讲课好慢好慢,自学的速度要来的快得多。毫无意外的,他第三次辍学了。再后来啊,他来了洛杉矶投奔一个朋友。他先前赚的那一大笔钱全部拿去做了长期投资。变成“穷光蛋”的他,现在一边自学,一边做lyft司机,赚钱贴补家用。 James的中文水平已经达到amazing的程度,听他的语音你是完全想象不到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讲中文,我们聊天一会中文一会英文,无缝切换颇为有趣。我不是一个很social的人,和陌生人见面也大多不太自在,但是那天两个人聊得特别开心。我们聊到翻译之美,我告诉他《Gone with the wind》中文译作《飘》,多神奇啊,一个字概括而且是那么贴切。我又告诉他,可口可乐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反响很不好,因为最初的翻译竟然是蝌蝌啃蜡。 两个小时后,他送我回去,不小心开过了路口,我说就在这下吧,他一定要绕一圈送到楼下。快到的时候,他欲言又止。回到家,收到他在hellotalk上发的消息:Actually, I wanted to say, "I kind of want to kiss you", but I was a bit nervous.:P 我头上的弹幕一万个哈哈哈飘过,但我只是说,好好开车,别(biè)打字。他回说,我还停在你家楼下,如果你想还有机会。 我婉言谢绝了。我不知我该不该那么坦白,但是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有那么多朋友和语伴,你对每个女孩都这样?得到的回应是,I don't usually only date one girl. 一图证明James吊炸天的汉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