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
大约是96年吧,我的家乡发了一次水,用老家话叫做“涨水”。
当时我还小,所以对这次自然灾害也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印象,只记得那年雨下的很勤。某天,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开始叫唤,说村北有些地方已经涨水了,当天开始动员,每家每户都要做好防洪准备。
我是不知道有什么可准备的,我还是比较惦念晚上演的变形金刚。吃过晚饭,看过动画片,母亲带着我去了某个邻居家,他家是高大的平房,原来附近的人晚上都要睡在平房上了。这对我来说倒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几十个人栖居在平房顶上,我却也记不得当时是不是有星光了。
后来,大喇叭吼的频率更急了,据说为保某个省会城市不被淹,光荣的人民政府决定开闸放水库的水,这就不是闹着玩的了,有可能平房也不够瞧的。于是大家开始急急忙忙收拾行李,去市里躲水。
市里还是有几家亲戚的,我一直以为当时就会住在亲戚那里,不过想来附近都快被水淹了,亲戚家也未必住的下。于是我们都被安排到了一个外语学校的宿舍,宿舍成了“难民营”。
住的是上下通铺,都不互相认识,但也都是十里八村的。每天去食堂吃饭,记得吃的伙食极差,大多是土豆炖茄子,不过像我这种小孩子每顿可领一个鸡蛋。我还记得打饭的大叔用勺子敲着装菜的大铁盆,一边嚷嚷着,“今天改善生活,这可是外国救灾粮,从泰国援助过来的大米,越南援助过来的茄子”。仔细想想,我们这东北亚地区的小水灾怎么可能惊动了东南亚的友邦,不过当时还是吃的很香甜,仿佛确实吃到了异域的味道。
我母亲和姐姐是随着一起住在了外语学校难民营,父亲却比较担心家中的东西没被水灾毁了倒被人祸给顺走了,所以好像一直都留在了家里。还有我的太姥姥,当时已经90多岁了,就坐在自家炕头不走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死也死在老家院子里。
太姥姥的儿子也就是舅老爷一家早早跑了,她女儿也就是我的姨姥姥在市里生活,自然惦念这个老娘,于是打电话告诉父亲一定把老太太给安全带到市里。我也不知道父亲动用了什么招数,太姥姥也撤离了村子,安全护送到市里。
度过了我也忘记多少个百无聊赖的日子,据说水势已退,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到家了本以为屋子里全是水泡过的痕迹,谁想竟一点水也没有,父亲说我们村地势最高,而我们家的位置又在村里最高,水也不那么大,所以没事。
为什么我家地势这么高?因为我家老祖宗最早到这个村子,选了个地势高的地儿。想来这也算是我这辈子享受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祖产荫蔽了罢。
当时我还小,所以对这次自然灾害也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印象,只记得那年雨下的很勤。某天,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开始叫唤,说村北有些地方已经涨水了,当天开始动员,每家每户都要做好防洪准备。
我是不知道有什么可准备的,我还是比较惦念晚上演的变形金刚。吃过晚饭,看过动画片,母亲带着我去了某个邻居家,他家是高大的平房,原来附近的人晚上都要睡在平房上了。这对我来说倒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几十个人栖居在平房顶上,我却也记不得当时是不是有星光了。
后来,大喇叭吼的频率更急了,据说为保某个省会城市不被淹,光荣的人民政府决定开闸放水库的水,这就不是闹着玩的了,有可能平房也不够瞧的。于是大家开始急急忙忙收拾行李,去市里躲水。
市里还是有几家亲戚的,我一直以为当时就会住在亲戚那里,不过想来附近都快被水淹了,亲戚家也未必住的下。于是我们都被安排到了一个外语学校的宿舍,宿舍成了“难民营”。
住的是上下通铺,都不互相认识,但也都是十里八村的。每天去食堂吃饭,记得吃的伙食极差,大多是土豆炖茄子,不过像我这种小孩子每顿可领一个鸡蛋。我还记得打饭的大叔用勺子敲着装菜的大铁盆,一边嚷嚷着,“今天改善生活,这可是外国救灾粮,从泰国援助过来的大米,越南援助过来的茄子”。仔细想想,我们这东北亚地区的小水灾怎么可能惊动了东南亚的友邦,不过当时还是吃的很香甜,仿佛确实吃到了异域的味道。
我母亲和姐姐是随着一起住在了外语学校难民营,父亲却比较担心家中的东西没被水灾毁了倒被人祸给顺走了,所以好像一直都留在了家里。还有我的太姥姥,当时已经90多岁了,就坐在自家炕头不走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死也死在老家院子里。
太姥姥的儿子也就是舅老爷一家早早跑了,她女儿也就是我的姨姥姥在市里生活,自然惦念这个老娘,于是打电话告诉父亲一定把老太太给安全带到市里。我也不知道父亲动用了什么招数,太姥姥也撤离了村子,安全护送到市里。
度过了我也忘记多少个百无聊赖的日子,据说水势已退,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到家了本以为屋子里全是水泡过的痕迹,谁想竟一点水也没有,父亲说我们村地势最高,而我们家的位置又在村里最高,水也不那么大,所以没事。
为什么我家地势这么高?因为我家老祖宗最早到这个村子,选了个地势高的地儿。想来这也算是我这辈子享受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祖产荫蔽了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