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兴衰的背后故事 ——读詹英佩《古六大茶山》
普洱茶兴衰的背后故事
——詹英佩《古六大茶山》
事物的兴衰、繁荣隐没,有着它的命格。普洱茶享誉盛名,颠簸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茶,明日又将会是什么……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历史呢?詹英佩在《古六大茶山》一书中给出了一些答案。
一、“普洱”一词的来源
在1620年谢肇淛《滇略》中已有“普茶”一词出现。
普洱作为地名,今宁洱。在宋代大理和元朝时期称为步日和普日;明洪武17年,明朝政府元江傣族土司那氏控制下的普日划归为车里宣慰司(官名),1843年普日改为普洱。
二、车里宣慰司年代
从明洪武17年开始车里宣慰司管辖着普洱。顺治十七年,吴三桂进云南后的第二年将车里宣慰司划给元江府管辖。1664年,吴三桂又将六大茶山及思茅还给车里宣慰司。1729年(清雍正七年)将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全部归普洱府直接管理,车里宣慰司改土归流后仅管辖澜沧江以西六个版纳。189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将勐乌、乌得割让。车里宣慰司组织十二个版纳少数民族血拼夺回两乌。清政府发电报制止。1911年(清宣统三年)普洱府议奏车里宣慰司全部改土归流。1950年新中国政府接管西双版纳。1956年西双版纳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结束。572年的车里宣慰司管辖结束。
三、六大茶山的兴起与改土归流
(一)改土归流的开端:
鄂尔泰,满洲镶蓝族人,雍正五年担任云、贵、广三省总督。任职期间,三省各族持续开展抗清活动。鄂尔泰向雍正皇帝上奏,“为翦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事……欲百年无事,非改土归流不可,欲改土归流,非大用兵不可,宜悉令献土纳贡,违者剿……”。
(二)改土归流的实施:
鄂尔泰根据车里宣慰司的特殊情况,向雍正皇帝上奏——澜沧江以东,宜流不宜土;澜沧江以西宜土不宜西。雍正六年,适逢麻布朋事件爆发称为一个多火索。鄂尔泰将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归入普洱府。
(三)麻布朋事件
江西籍汉商去莽枝茶山购茶,其中有一商人贪恋麻布朋之妻美色,趁麻布朋不在与其妻发生苟且之事。不料东窗事发。麻布朋将两人砍杀,将二人的发辫悬挂于莽枝茶山牛滚塘中间的大青树上。麻布朋,躲进了六大茶山。鄂尔泰抓住这个机会,进六大茶山抓人。
(四)曹当斋担任土总管
鄂尔泰顺利将六大茶山归纳普洱厅后,增加赋税,强行收刮,名不聊生,带头土官刀兴国脱下官服加入抗战,后被逮捕砍杀。替任鄂尔泰的尹继善看到 改土归流的阻力和难度,制定云南茶法,将设在攸乐山的流官改为土官,将六大茶山的治安防伪、茶叶赋税交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负责。经历几代人最后由曹秀接任。曹秀因1891年,回民起义军进攻西双版纳之事与思茅土司结下仇怨,后被暗杀。同时也结束了两百年的辉煌。
四、古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的茶品出名,与茶叶的品质不可分割外,还与当时作为贡品,受到海外国家人的欢迎不可分隔。六大茶山,有着各自独特的味道,每一个山头有属于它的故事和传说,它的性格。六山六味,一山多寨子,多性格。和而不同,就是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包括:倚邦、易武、攸乐、蛮枝、革登、蛮砖。
茶的历史说不尽,喝茶吧。
——詹英佩《古六大茶山》
事物的兴衰、繁荣隐没,有着它的命格。普洱茶享誉盛名,颠簸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茶,明日又将会是什么……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历史呢?詹英佩在《古六大茶山》一书中给出了一些答案。
一、“普洱”一词的来源
在1620年谢肇淛《滇略》中已有“普茶”一词出现。
普洱作为地名,今宁洱。在宋代大理和元朝时期称为步日和普日;明洪武17年,明朝政府元江傣族土司那氏控制下的普日划归为车里宣慰司(官名),1843年普日改为普洱。
二、车里宣慰司年代
从明洪武17年开始车里宣慰司管辖着普洱。顺治十七年,吴三桂进云南后的第二年将车里宣慰司划给元江府管辖。1664年,吴三桂又将六大茶山及思茅还给车里宣慰司。1729年(清雍正七年)将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全部归普洱府直接管理,车里宣慰司改土归流后仅管辖澜沧江以西六个版纳。189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将勐乌、乌得割让。车里宣慰司组织十二个版纳少数民族血拼夺回两乌。清政府发电报制止。1911年(清宣统三年)普洱府议奏车里宣慰司全部改土归流。1950年新中国政府接管西双版纳。1956年西双版纳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结束。572年的车里宣慰司管辖结束。
三、六大茶山的兴起与改土归流
(一)改土归流的开端:
鄂尔泰,满洲镶蓝族人,雍正五年担任云、贵、广三省总督。任职期间,三省各族持续开展抗清活动。鄂尔泰向雍正皇帝上奏,“为翦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事……欲百年无事,非改土归流不可,欲改土归流,非大用兵不可,宜悉令献土纳贡,违者剿……”。
(二)改土归流的实施:
鄂尔泰根据车里宣慰司的特殊情况,向雍正皇帝上奏——澜沧江以东,宜流不宜土;澜沧江以西宜土不宜西。雍正六年,适逢麻布朋事件爆发称为一个多火索。鄂尔泰将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归入普洱府。
(三)麻布朋事件
江西籍汉商去莽枝茶山购茶,其中有一商人贪恋麻布朋之妻美色,趁麻布朋不在与其妻发生苟且之事。不料东窗事发。麻布朋将两人砍杀,将二人的发辫悬挂于莽枝茶山牛滚塘中间的大青树上。麻布朋,躲进了六大茶山。鄂尔泰抓住这个机会,进六大茶山抓人。
(四)曹当斋担任土总管
鄂尔泰顺利将六大茶山归纳普洱厅后,增加赋税,强行收刮,名不聊生,带头土官刀兴国脱下官服加入抗战,后被逮捕砍杀。替任鄂尔泰的尹继善看到 改土归流的阻力和难度,制定云南茶法,将设在攸乐山的流官改为土官,将六大茶山的治安防伪、茶叶赋税交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负责。经历几代人最后由曹秀接任。曹秀因1891年,回民起义军进攻西双版纳之事与思茅土司结下仇怨,后被暗杀。同时也结束了两百年的辉煌。
四、古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的茶品出名,与茶叶的品质不可分割外,还与当时作为贡品,受到海外国家人的欢迎不可分隔。六大茶山,有着各自独特的味道,每一个山头有属于它的故事和传说,它的性格。六山六味,一山多寨子,多性格。和而不同,就是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包括:倚邦、易武、攸乐、蛮枝、革登、蛮砖。
茶的历史说不尽,喝茶吧。
-
过眼云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