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
向田邦子有一则趣事:雨夜打车回家,匆忙间误将手中的钥匙作钱递给了司机。于是出现司机下车慌张追问的一幕:「夫人,是真的吗?」在春季档《小豆豆电视台》(トットてれび 2016)第五集有放。《小豆豆电视台》以传奇女性黑柳彻子为原型,取名是小的,实际上是NHK及日本电视节目的发展史,非常壮阔。期间出现的那些名字,向田邦子、渥美清、坂本久、泽村贞子、森繁久弥,等等,都闪着光,构成了无法被取代的历史。
《窗边的小豆豆》属于童年回忆,细节却忘得差不多了,被《小豆豆电视台》以奇妙的方式捡了起来。因为多动症而在小学一年级被退学、终于辗转到巴学园就读,这一段在日剧第一集已经交代。日剧的主线是豆豆进入NHK之后发生的事。为什么将豆豆作为主线呢?因为,今年82岁依然活跃在艺能界的黑柳彻子,经历了老朋友们一个个离世的事实。前四集以笑点为主的剧情,在后三集陡然变得悲伤。第五集是向田邦子的意外离世;第六集,渥美清得了癌症去世;最后一集则是森繁久弥。因为篇幅限制,坂本久的空难没有被提及。
三个故事都充满浓浓的昭和风情。已经习惯用键盘打字的我,听到钢笔在纸上的簌簌声觉得好听。是从右到左的书写纸,快速赶稿,非常好看。向田邦子是一个怎样美丽的灵魂,至今仍在感叹。只写战前故事的女性,捕捉被忽略的日常细节,讨论家庭伦理,知性,平和,坚韧,这些都是向田邦子。《宛如阿修罗》是很出色的剧本。后来偶然在图书馆看到《向田邦子的情书》,和心中的她是一致的,“N先生”的登场也不觉得奇怪……或者说,没有这些秘密的话,“向田邦子”就无法形成如此褶皱的美了呢。这也是我喜爱她的理由。
和黑柳彻子一样,向田邦子是没有结婚的。在世的51年里,的的确确是没参与过婚姻的。有私下交往的人,包括“N先生”。在终于宽松的时代,很多人选择了不结婚,因为内心足够强大到不需要去缔结一种形式。这里的“强大”,指收入、受教育程度、视野与心态。所以结婚究竟是什么呢?虽然不够「强大」,现在的我也是不懂的。看到父辈的爱情,会认为真幸福啊,但到了自己身上,就完全不行了。如今也到了看许多同龄人成为年轻父母的年纪,作为一个废柴,经历了不可思议、略恐慌的阶段,现在又是如此无所谓了。有时觉得同情是相互的。身边的好友,貌似除了自己和丢,其他人差不多都结婚或有稳定的男朋友了吧?觉得好神奇。母上已经对我绝望,现在只希望毕业后还能相个亲什么的,在我们那个没什么文化的海边小城,我已经是个很麻烦的人了。
中午没睡醒。母上说,有个小姐姐要结婚了。几号订婚,几号结婚。帮我推了,说不在。我说,哦。母上继续说,她现在工作挺好,男孩子也在杭州。我说,哦。然后母上就假装生气,总是这副态度。的确是没睡醒,在这之前又进行了一次不太愉快的话题,对这件事本身我并无什么恶意。母亲傲娇地说,本来有点想你了,现在又不想了。其实母上比以前柔和多了,甚至在今年说出了「做你想做的事,妈妈管不着你了,你自己把握」这样的话,在高铁上的我有些泪目。也是在今年,不再从舅舅那或什么地方感受到爸爸的着急,一个传统的男人,比母上还不放心。今年真是一个转折年啊。
明白他们的压力。也感谢在那种无聊到攀比婚姻的「水深火热」的中年人环境中他们的明智。我,一个不学无术、又不太愿意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出生于1991年、快被当地「传统」抛弃的人,之前没有相过一次亲,已经够奇怪了。或者因为没有正式工作被婉拒见面,都是发生在被相亲而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陌生人相个亲然后奔着结婚而去,无聊,无聊死了!而且被婉拒意味着莫名其妙被甩吗?无名幽怨中……说到底,对年轻人的婚姻,我是不抱期待的。总是告诉母上一些三年离婚的事例。又比如相亲不成约个炮之类的,虽然不反对,但对这几年忽然变得「开明」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到底是真正进入了自由、素养的时代,有了激情的辨认,还是漫长过渡阶段不成熟、侥幸、狂欢的投机?
总是说着相亲什么的,我也是狭隘。反正现在对结婚也没什么热衷,这几天还因为工作选择的事被说「你们这一代都是自我的一代」,虽然听着像宽松世代的说法,也承认守护时代的决心这种心情已经不适合了。但是除此之外,想做有价值的、有成就感的事,消耗彼此的消耗毫无意义。也许对我们这代许多人来说,创造时代后再守护时代是更重要的使命吧。成为时代比成为时代的一个更让人心动呢。又开始大放厥词,和那些烦人的白日梦喋喋不休孔乙己有什么区别,写论文去了。
2016/7/12
《窗边的小豆豆》属于童年回忆,细节却忘得差不多了,被《小豆豆电视台》以奇妙的方式捡了起来。因为多动症而在小学一年级被退学、终于辗转到巴学园就读,这一段在日剧第一集已经交代。日剧的主线是豆豆进入NHK之后发生的事。为什么将豆豆作为主线呢?因为,今年82岁依然活跃在艺能界的黑柳彻子,经历了老朋友们一个个离世的事实。前四集以笑点为主的剧情,在后三集陡然变得悲伤。第五集是向田邦子的意外离世;第六集,渥美清得了癌症去世;最后一集则是森繁久弥。因为篇幅限制,坂本久的空难没有被提及。
三个故事都充满浓浓的昭和风情。已经习惯用键盘打字的我,听到钢笔在纸上的簌簌声觉得好听。是从右到左的书写纸,快速赶稿,非常好看。向田邦子是一个怎样美丽的灵魂,至今仍在感叹。只写战前故事的女性,捕捉被忽略的日常细节,讨论家庭伦理,知性,平和,坚韧,这些都是向田邦子。《宛如阿修罗》是很出色的剧本。后来偶然在图书馆看到《向田邦子的情书》,和心中的她是一致的,“N先生”的登场也不觉得奇怪……或者说,没有这些秘密的话,“向田邦子”就无法形成如此褶皱的美了呢。这也是我喜爱她的理由。
和黑柳彻子一样,向田邦子是没有结婚的。在世的51年里,的的确确是没参与过婚姻的。有私下交往的人,包括“N先生”。在终于宽松的时代,很多人选择了不结婚,因为内心足够强大到不需要去缔结一种形式。这里的“强大”,指收入、受教育程度、视野与心态。所以结婚究竟是什么呢?虽然不够「强大」,现在的我也是不懂的。看到父辈的爱情,会认为真幸福啊,但到了自己身上,就完全不行了。如今也到了看许多同龄人成为年轻父母的年纪,作为一个废柴,经历了不可思议、略恐慌的阶段,现在又是如此无所谓了。有时觉得同情是相互的。身边的好友,貌似除了自己和丢,其他人差不多都结婚或有稳定的男朋友了吧?觉得好神奇。母上已经对我绝望,现在只希望毕业后还能相个亲什么的,在我们那个没什么文化的海边小城,我已经是个很麻烦的人了。
中午没睡醒。母上说,有个小姐姐要结婚了。几号订婚,几号结婚。帮我推了,说不在。我说,哦。母上继续说,她现在工作挺好,男孩子也在杭州。我说,哦。然后母上就假装生气,总是这副态度。的确是没睡醒,在这之前又进行了一次不太愉快的话题,对这件事本身我并无什么恶意。母亲傲娇地说,本来有点想你了,现在又不想了。其实母上比以前柔和多了,甚至在今年说出了「做你想做的事,妈妈管不着你了,你自己把握」这样的话,在高铁上的我有些泪目。也是在今年,不再从舅舅那或什么地方感受到爸爸的着急,一个传统的男人,比母上还不放心。今年真是一个转折年啊。
明白他们的压力。也感谢在那种无聊到攀比婚姻的「水深火热」的中年人环境中他们的明智。我,一个不学无术、又不太愿意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出生于1991年、快被当地「传统」抛弃的人,之前没有相过一次亲,已经够奇怪了。或者因为没有正式工作被婉拒见面,都是发生在被相亲而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陌生人相个亲然后奔着结婚而去,无聊,无聊死了!而且被婉拒意味着莫名其妙被甩吗?无名幽怨中……说到底,对年轻人的婚姻,我是不抱期待的。总是告诉母上一些三年离婚的事例。又比如相亲不成约个炮之类的,虽然不反对,但对这几年忽然变得「开明」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到底是真正进入了自由、素养的时代,有了激情的辨认,还是漫长过渡阶段不成熟、侥幸、狂欢的投机?
总是说着相亲什么的,我也是狭隘。反正现在对结婚也没什么热衷,这几天还因为工作选择的事被说「你们这一代都是自我的一代」,虽然听着像宽松世代的说法,也承认守护时代的决心这种心情已经不适合了。但是除此之外,想做有价值的、有成就感的事,消耗彼此的消耗毫无意义。也许对我们这代许多人来说,创造时代后再守护时代是更重要的使命吧。成为时代比成为时代的一个更让人心动呢。又开始大放厥词,和那些烦人的白日梦喋喋不休孔乙己有什么区别,写论文去了。
2016/7/12
-
野生宝可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8 0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