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拖延症
查看话题 >拖延症能杀死谁
本来想再写写“脑洞”,“鬼故事”,“逗比”之类的文章,但觉得也挺无趣的,随便写点什么吧。
我马上二十七周岁,至今还在改简历,毕业后还没怎么找到正式的建筑设计工作。我想了想,好像自己拖延症挺严重的。
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医疗百科说“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我想除了焦虑症和抑郁症这种需要严谨医学判断的病症,其他描述和我的心理处境差不多。
我有时候看看微博,现在比较流行“负能量鸡汤”,比如说什么“我们应该感谢deadline ,不然我们只会无止境拖延下去”之类的,感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我的状态也差不多。这么想想,大概拖延症还是和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有所区别,比较像是一种有点糟的常态吧。
但很奇怪的是,我以前其实并不怎么拖延。最小的时候,到了周末早上是会起得很早的,因为可以在父母晚睡还没起来的时候,偷玩会游戏,或是吃点什么零食。那时候每天睁开眼,是不会有想要再合上的念头的。
大概我的拖延症,是从有一天我睁开眼发觉自己根本不想起床、不想醒来觉得新的一天一点意思也没有这个时候患上的。我具体记不清楚是哪一天了,可能是学习成绩下降,发胖,和初恋女友分手,诸如此类现在看来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事情发生后,反正青春时期随便啥事都能让人一蹶不振。总之,我突然在每天睁开眼睛后,都充满了厌倦,都不想立刻醒来了。
所以拖延症带给我的第一个症状,是不想起床。我用是否能早起这个标准评判过身边的很多朋友,那些各方面都挺优秀的,比较积极健康的,婚姻比较美满家庭和睦的,竟然确实很少有人会天天赖床。
我特羡慕他们,因为我一开始是不想起来,觉得没意思,后面就是越睡越多,越睡越晚,生理上开始变得很嗜睡,且无法准时清醒过来。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病态,甚至是很多人的常态,但老实说,我挺讨厌那些“负鸡汤”的,我觉得这个习惯就是不好的,可惜改不了。
我觉得我这样的拖延症患者,一直挺被动的。很多事情,想到了,就放到了一边,觉得还有更好的时间、更好的状态去处理它们……当然结果就是拖到了最后一刻,匆匆处理完,最后留下很多遗憾。
我看过一个辩论节目叫《奇葩说》,里面有一集,一个选手说我们现在经常要和别人保持联系,以至于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和自己保持联系。我有时候在想,我很多情况下拖延着不去做那些觉得重要的事情,但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有那么一小会功夫是“无事可做”的,我特别珍惜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因为太难得,类似的,还有那种睡得正酣畅,怎么也无法醒来的时刻,为什么我要把我这些宝贵时刻中断掉,去做那些以后还可以做的事情呢。
这似乎没什么错,但可笑的是,我发现到头来,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做”,就是“睡得酣畅”,但正经的事情其实并没做多少。
这很恐怖,更恐怖的事情是,我的心里开始生出来一种很巨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会和我要认真做好一件我觉得重要的事情的念头相互排斥,以至于到后来,我每要做一件我认为是重要的、但会浪费我珍贵的“无事可做时间”的事情的时候,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战胜心里那股阻力,有时候是一会,有时候是一小时,有时候是一天。
讽刺的是,我一旦投入到认真做事情的状态,其实我做得很专注、很有效率、质量也不赖,这让我每次做完一件事情,都会生出很多的悔恨,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其实想深一层,我为什么会拖延,有时候,其实是对自己太苛刻,对结果太重视,给自己的压力也太大了。我经常幻想着我完成的事情质量是要很好的,那么就不能随意开始,那么就要做更多的前期准备,其实我在拖延的那段时期,心里也不是完全悠闲的,我爷爷以前教我要“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我很抱歉,我一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我不知道情感上的拖延是不是一种拖延,但有时候,其实可能也是一种回避吧。比如我爷爷去世以后,我很少给我奶奶打电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有时候说着说着,她回忆起我爷爷就会落泪。我原先是每周给她打一次电话,后来拖延至一个月一次,从上一次打电话到现在,我已经拖了一年没有给她打过电话。我有给她发过短信,她新买的手机,还不会回复,这样子单方面交流,反而让我舒服很多。
我对高中时期暗恋的女生也是这样,一直拖延着,没去点破我们的关系。她暗示得挺明显,但我瞻前顾后,一方面觉得要先落实了彼此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上大学,一方面觉得立刻就在一起会有很大的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她在高考毕业后的那天发短信给我,说她和另一个哥们在一起了。他们现在要结婚了,我答应了要送个礼物的,连他们新家地址都要了,但还拖延着没去买。
我初中有一对好朋友,那时候就开始早恋,两人都是我之前说过的那种能早睡早起、不怎么拖延的人,他们的恋情从初中,维持到大学毕业。女生考上了清华,学室内设计,男生就考了河北的工科类大学,学施工,前年俩人毕业后,开了小室内设计公司,一个画图,一个动手搞施工,一条龙服务,我每次看他们在朋友圈发些照片,都特羡慕。
但我有拖延症,至今还没点过赞。
无论如何,我觉得拖延症还是让我的生活过得挺糟的。我学了六年建筑设计,有时候,因为拖延症,我不得不一晚一晚的画图、切模型、做演讲稿,我觉得我的作业都很平庸,不知道假如没有浪费拖延掉的那部分时间,我能不能让它们变好。
对了,我小时候很爱看书,但我这几年很少看书了。我特别喜欢《菲雅尔塔的春天》那篇小说,于晓丹翻译的,有人说她有点翻译腔太浓,我倒觉得挺来劲的。但我一直没看完那篇小说,只记得主角好像一直遇到一个叫安娜的姑娘,不知道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希望有个好结果吧。
……
上面这篇日记,是我二十七岁的时候写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086年了。
我每个故事,最后多多少少都会转折一下,其实挺无聊的,所以在这里,我只说一说,为什么我会活这么长吧。
我每个故事几乎跨度都很长,几百几千岁的,但好像没有交代过我长生的原因。
其实拖延症比我们想象得可怕,一开始,你是有意识的拖延,到后来,你心里就会生出一股阻力,他和你那些想要好好做事情的心念彼此斗争,以至于你每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都要事先心里斗争上半天。那么 更后来呢,你的每一寸皮肤,你的细胞,你的灵魂,都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拖延了。
细胞拖延着老化,灵魂拖延着离开,你要怎么去死呢。
所以你只好永远活着了。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鬼科学发明,外星病变,我们之所以不去死,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我们,他妈的,还在拖延着啊!
所以回到我这个题目,拖延症能杀死谁?——谁也杀不死。
当然,诸如我先前说到的那对神仙眷侣,他们自然是幸福地寿终正寝了。
但我至今还拖延着,没去为他们献上过花圈。
毕竟能够无休止地拖延任何事情哪怕是死亡之后,其实我们,嗯,还挺高兴的。
我马上二十七周岁,至今还在改简历,毕业后还没怎么找到正式的建筑设计工作。我想了想,好像自己拖延症挺严重的。
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医疗百科说“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我想除了焦虑症和抑郁症这种需要严谨医学判断的病症,其他描述和我的心理处境差不多。
我有时候看看微博,现在比较流行“负能量鸡汤”,比如说什么“我们应该感谢deadline ,不然我们只会无止境拖延下去”之类的,感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我的状态也差不多。这么想想,大概拖延症还是和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有所区别,比较像是一种有点糟的常态吧。
但很奇怪的是,我以前其实并不怎么拖延。最小的时候,到了周末早上是会起得很早的,因为可以在父母晚睡还没起来的时候,偷玩会游戏,或是吃点什么零食。那时候每天睁开眼,是不会有想要再合上的念头的。
大概我的拖延症,是从有一天我睁开眼发觉自己根本不想起床、不想醒来觉得新的一天一点意思也没有这个时候患上的。我具体记不清楚是哪一天了,可能是学习成绩下降,发胖,和初恋女友分手,诸如此类现在看来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事情发生后,反正青春时期随便啥事都能让人一蹶不振。总之,我突然在每天睁开眼睛后,都充满了厌倦,都不想立刻醒来了。
所以拖延症带给我的第一个症状,是不想起床。我用是否能早起这个标准评判过身边的很多朋友,那些各方面都挺优秀的,比较积极健康的,婚姻比较美满家庭和睦的,竟然确实很少有人会天天赖床。
我特羡慕他们,因为我一开始是不想起来,觉得没意思,后面就是越睡越多,越睡越晚,生理上开始变得很嗜睡,且无法准时清醒过来。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病态,甚至是很多人的常态,但老实说,我挺讨厌那些“负鸡汤”的,我觉得这个习惯就是不好的,可惜改不了。
我觉得我这样的拖延症患者,一直挺被动的。很多事情,想到了,就放到了一边,觉得还有更好的时间、更好的状态去处理它们……当然结果就是拖到了最后一刻,匆匆处理完,最后留下很多遗憾。
我看过一个辩论节目叫《奇葩说》,里面有一集,一个选手说我们现在经常要和别人保持联系,以至于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和自己保持联系。我有时候在想,我很多情况下拖延着不去做那些觉得重要的事情,但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有那么一小会功夫是“无事可做”的,我特别珍惜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因为太难得,类似的,还有那种睡得正酣畅,怎么也无法醒来的时刻,为什么我要把我这些宝贵时刻中断掉,去做那些以后还可以做的事情呢。
这似乎没什么错,但可笑的是,我发现到头来,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做”,就是“睡得酣畅”,但正经的事情其实并没做多少。
这很恐怖,更恐怖的事情是,我的心里开始生出来一种很巨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会和我要认真做好一件我觉得重要的事情的念头相互排斥,以至于到后来,我每要做一件我认为是重要的、但会浪费我珍贵的“无事可做时间”的事情的时候,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战胜心里那股阻力,有时候是一会,有时候是一小时,有时候是一天。
讽刺的是,我一旦投入到认真做事情的状态,其实我做得很专注、很有效率、质量也不赖,这让我每次做完一件事情,都会生出很多的悔恨,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其实想深一层,我为什么会拖延,有时候,其实是对自己太苛刻,对结果太重视,给自己的压力也太大了。我经常幻想着我完成的事情质量是要很好的,那么就不能随意开始,那么就要做更多的前期准备,其实我在拖延的那段时期,心里也不是完全悠闲的,我爷爷以前教我要“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我很抱歉,我一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我不知道情感上的拖延是不是一种拖延,但有时候,其实可能也是一种回避吧。比如我爷爷去世以后,我很少给我奶奶打电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有时候说着说着,她回忆起我爷爷就会落泪。我原先是每周给她打一次电话,后来拖延至一个月一次,从上一次打电话到现在,我已经拖了一年没有给她打过电话。我有给她发过短信,她新买的手机,还不会回复,这样子单方面交流,反而让我舒服很多。
我对高中时期暗恋的女生也是这样,一直拖延着,没去点破我们的关系。她暗示得挺明显,但我瞻前顾后,一方面觉得要先落实了彼此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上大学,一方面觉得立刻就在一起会有很大的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她在高考毕业后的那天发短信给我,说她和另一个哥们在一起了。他们现在要结婚了,我答应了要送个礼物的,连他们新家地址都要了,但还拖延着没去买。
我初中有一对好朋友,那时候就开始早恋,两人都是我之前说过的那种能早睡早起、不怎么拖延的人,他们的恋情从初中,维持到大学毕业。女生考上了清华,学室内设计,男生就考了河北的工科类大学,学施工,前年俩人毕业后,开了小室内设计公司,一个画图,一个动手搞施工,一条龙服务,我每次看他们在朋友圈发些照片,都特羡慕。
但我有拖延症,至今还没点过赞。
无论如何,我觉得拖延症还是让我的生活过得挺糟的。我学了六年建筑设计,有时候,因为拖延症,我不得不一晚一晚的画图、切模型、做演讲稿,我觉得我的作业都很平庸,不知道假如没有浪费拖延掉的那部分时间,我能不能让它们变好。
对了,我小时候很爱看书,但我这几年很少看书了。我特别喜欢《菲雅尔塔的春天》那篇小说,于晓丹翻译的,有人说她有点翻译腔太浓,我倒觉得挺来劲的。但我一直没看完那篇小说,只记得主角好像一直遇到一个叫安娜的姑娘,不知道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希望有个好结果吧。
……
上面这篇日记,是我二十七岁的时候写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086年了。
我每个故事,最后多多少少都会转折一下,其实挺无聊的,所以在这里,我只说一说,为什么我会活这么长吧。
我每个故事几乎跨度都很长,几百几千岁的,但好像没有交代过我长生的原因。
其实拖延症比我们想象得可怕,一开始,你是有意识的拖延,到后来,你心里就会生出一股阻力,他和你那些想要好好做事情的心念彼此斗争,以至于你每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都要事先心里斗争上半天。那么 更后来呢,你的每一寸皮肤,你的细胞,你的灵魂,都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拖延了。
细胞拖延着老化,灵魂拖延着离开,你要怎么去死呢。
所以你只好永远活着了。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鬼科学发明,外星病变,我们之所以不去死,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我们,他妈的,还在拖延着啊!
所以回到我这个题目,拖延症能杀死谁?——谁也杀不死。
当然,诸如我先前说到的那对神仙眷侣,他们自然是幸福地寿终正寝了。
但我至今还拖延着,没去为他们献上过花圈。
毕竟能够无休止地拖延任何事情哪怕是死亡之后,其实我们,嗯,还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