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相关】童书非童书-读书笔记
开篇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空泛的道理,有可能是在如今有点不合时宜了。但是中间部分开始介绍各种各样的童书、不同书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些疗效,但是挺有趣的。作为几个博览群图书的学者,也看到了各式孩童面对书籍的反应,他们是一个好的导读者。
正好给儿子买了dear zoo,他很爱,喜欢翻来翻去把玩每页的机关,打开各种笼子箱子看里面的动物。
孩子们看书的确可以不仅是看的,他们会去翻、去把玩、去互动的
好父母好老师尽力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孩子探索,比如旅行、户外观察、室内养殖、建构玩具等。而思考必须是孩子自己来完成的,思考的内容和能力是不能直接教给孩子的,只能她们自己从探索中增强这个能力!
所以童书最直接的功能是提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信息。
阅读童书时,孩子是主动的思考进行式。孩子靠自己主控获得什么、联想什么,想多少、想多久,又倒回去哪一页。
许多童书说出孩子心里的忧虑、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心有戚戚焉,就是阅读的感动。有了感动,自然启动了思考的机能。在认同的过程中,孩子审视自己的类似经验,重新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
增强宝宝以下的能力:
1)观察
将观察成为阅读时的一项活动。问孩子:每只老鼠拿着什么?这时什么时间?
2)分辨
再之后可以让孩子注意对比细节,玩侦探游戏
100本童书,就是进入100个时空、去体验100种人、角度、现象。每一个体验都可能挑战原有概念。
有些同一页上比较警车、小汽车……
有些比较乡村和城市
也可以找两本讲鬼的故事,主动对比主角处理方式等异同;东西方两本写龙的故事来比较
3)分类
4)预测
用重复的情节来练习这种能力
5)组织
比如阿利的红斗篷,制作斗篷的全过程
6)表达
一开始可以就问孩子最喜欢或最讨厌书中的部分、问为什么。有意愿表达,是最好的起步。
读前,看封面时提醒孩子注意哪些要点(谁、哪里、什么事、怎么解决的),读完后羽孩子一起回忆这些要点。在一气呵成完整说出概要。
7)生活应用
如何做的书,比如折纸等步骤图解
放屁、大便等生理现象,让孩子体会大自然中万物共存共生
8)评断
能忠实表达喜欢与不喜欢,是一种自信;能清楚指出哪里对哪里不对,是一种经过理解分析后的判断力。
找证据-->下评断,是阅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了解孩子看事情的角度和方法,帮助其发展独立判断力
应用,比如看了火车快跑,拿盒子或积木做些火车,按书上去摆、分类
还有很多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人来说理所应当,但可能对孩子就是一个课题了,所以读懂童书故事背后对孩子的意义,以及在适当时机为孩子提供这一类的故事就是极为重要的。
比如交朋友,《青蛙和蟾蜍》中表现的孩子间的友谊。《我最讨厌你了》让小读者体悟到吵吵闹闹也是友谊中的一部分。
比如分享,用《鲁拉鲁先生的庭院》和《这是我的》来和孩子一起谈谈分享。但是也不期望通过一两个故事孩子就由小气变大方。不过买书给孩子一起共享书,也更切身体验分享的喜悦。
比如公平。对于每个孩子世界哪里有公平,身高、岁数都不同,尤其是多个孩子的家庭,孩子都存在怕吃亏、深怕父母偏心。这时《我希望我也生病》可以读读。孩子通过书中的纷争,会对自己的心情更多领悟。父母读了,更能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到底在争什么吵什么,不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直面争执、帮助孩子
三只小猪,或其颠覆版《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大野狼与七只小羊》、《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故事都很简单,且呈三段反复进行。孩子对这样故事有天生的喜爱。
共读时,父母要把诠释书的权利交给孩子,真心聆听孩子的发现和解释就可以了。要相信孩子有思考能力,会根据以往经验解释听到的内容。对于孩子有思考的自主权就有乐趣。
成人必须认识到:我们无法替孩子思考,也不能把概念灌输给孩子。孩子从自己的经验练习中体会因为所以的关系,对于概念的理解只能来自他自己的领悟,这是孩子自己的意义追寻、货赋予意义的过程。比如大小不是可看到的具体物品,而是相对的特质。读《老鼠弟弟的背心》就以动物的大小、背心的尺寸来凸显大小的相对性。
不论懂多少,那都是一种懂。不论怎么读,都是阅读。孩子从书中找到他需要的部分,懂得他能懂的部分,进而协调自己的各项认识和发展。不论孩子看到了什么、如何解释故事、都是依其当下的发展阶段为基点的。
关于苏斯博士的一段:
小时候画画就被老师告知不要选修画画课了,第一本书被出版商拒绝28次。他书中主人翁都是想入非非的奇形怪状的动物。故事狂放怪诞,但内容温馨有趣,用词简明。
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在满足自己蠢蠢欲动的“没有长大的部分”,而不是“载道”。他们疼爱自己柔软的童性,像牧羊人照顾小羊一样。他们都有丰富的人性。读者和作者的两颗童心在书中相会,迸发超越时空的友谊,把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引发出。(带着孩子看一些童书、念一些童谣之后也很容易自己也信手拈来作上一些哄娃。)
大师级的童书作者画者基本上都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喜欢听说读写,因为这些都能满足他们“想”的欲望。
鼓励“胡思乱想”,不能痛痛快快想,思路怎能不干枯
正好给儿子买了dear zoo,他很爱,喜欢翻来翻去把玩每页的机关,打开各种笼子箱子看里面的动物。
孩子们看书的确可以不仅是看的,他们会去翻、去把玩、去互动的
好父母好老师尽力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孩子探索,比如旅行、户外观察、室内养殖、建构玩具等。而思考必须是孩子自己来完成的,思考的内容和能力是不能直接教给孩子的,只能她们自己从探索中增强这个能力!
所以童书最直接的功能是提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信息。
阅读童书时,孩子是主动的思考进行式。孩子靠自己主控获得什么、联想什么,想多少、想多久,又倒回去哪一页。
许多童书说出孩子心里的忧虑、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心有戚戚焉,就是阅读的感动。有了感动,自然启动了思考的机能。在认同的过程中,孩子审视自己的类似经验,重新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
增强宝宝以下的能力:
1)观察
将观察成为阅读时的一项活动。问孩子:每只老鼠拿着什么?这时什么时间?
2)分辨
再之后可以让孩子注意对比细节,玩侦探游戏
100本童书,就是进入100个时空、去体验100种人、角度、现象。每一个体验都可能挑战原有概念。
有些同一页上比较警车、小汽车……
有些比较乡村和城市
也可以找两本讲鬼的故事,主动对比主角处理方式等异同;东西方两本写龙的故事来比较
3)分类
4)预测
用重复的情节来练习这种能力
5)组织
比如阿利的红斗篷,制作斗篷的全过程
6)表达
一开始可以就问孩子最喜欢或最讨厌书中的部分、问为什么。有意愿表达,是最好的起步。
读前,看封面时提醒孩子注意哪些要点(谁、哪里、什么事、怎么解决的),读完后羽孩子一起回忆这些要点。在一气呵成完整说出概要。
7)生活应用
如何做的书,比如折纸等步骤图解
放屁、大便等生理现象,让孩子体会大自然中万物共存共生
8)评断
能忠实表达喜欢与不喜欢,是一种自信;能清楚指出哪里对哪里不对,是一种经过理解分析后的判断力。
找证据-->下评断,是阅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了解孩子看事情的角度和方法,帮助其发展独立判断力
应用,比如看了火车快跑,拿盒子或积木做些火车,按书上去摆、分类
还有很多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人来说理所应当,但可能对孩子就是一个课题了,所以读懂童书故事背后对孩子的意义,以及在适当时机为孩子提供这一类的故事就是极为重要的。
比如交朋友,《青蛙和蟾蜍》中表现的孩子间的友谊。《我最讨厌你了》让小读者体悟到吵吵闹闹也是友谊中的一部分。
比如分享,用《鲁拉鲁先生的庭院》和《这是我的》来和孩子一起谈谈分享。但是也不期望通过一两个故事孩子就由小气变大方。不过买书给孩子一起共享书,也更切身体验分享的喜悦。
比如公平。对于每个孩子世界哪里有公平,身高、岁数都不同,尤其是多个孩子的家庭,孩子都存在怕吃亏、深怕父母偏心。这时《我希望我也生病》可以读读。孩子通过书中的纷争,会对自己的心情更多领悟。父母读了,更能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到底在争什么吵什么,不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直面争执、帮助孩子
三只小猪,或其颠覆版《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大野狼与七只小羊》、《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故事都很简单,且呈三段反复进行。孩子对这样故事有天生的喜爱。
共读时,父母要把诠释书的权利交给孩子,真心聆听孩子的发现和解释就可以了。要相信孩子有思考能力,会根据以往经验解释听到的内容。对于孩子有思考的自主权就有乐趣。
成人必须认识到:我们无法替孩子思考,也不能把概念灌输给孩子。孩子从自己的经验练习中体会因为所以的关系,对于概念的理解只能来自他自己的领悟,这是孩子自己的意义追寻、货赋予意义的过程。比如大小不是可看到的具体物品,而是相对的特质。读《老鼠弟弟的背心》就以动物的大小、背心的尺寸来凸显大小的相对性。
不论懂多少,那都是一种懂。不论怎么读,都是阅读。孩子从书中找到他需要的部分,懂得他能懂的部分,进而协调自己的各项认识和发展。不论孩子看到了什么、如何解释故事、都是依其当下的发展阶段为基点的。
关于苏斯博士的一段:
小时候画画就被老师告知不要选修画画课了,第一本书被出版商拒绝28次。他书中主人翁都是想入非非的奇形怪状的动物。故事狂放怪诞,但内容温馨有趣,用词简明。
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在满足自己蠢蠢欲动的“没有长大的部分”,而不是“载道”。他们疼爱自己柔软的童性,像牧羊人照顾小羊一样。他们都有丰富的人性。读者和作者的两颗童心在书中相会,迸发超越时空的友谊,把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引发出。(带着孩子看一些童书、念一些童谣之后也很容易自己也信手拈来作上一些哄娃。)
大师级的童书作者画者基本上都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喜欢听说读写,因为这些都能满足他们“想”的欲望。
鼓励“胡思乱想”,不能痛痛快快想,思路怎能不干枯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小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3.5 Strasbourg &欧洲公园 (2人喜欢)
- 2023.6 巴黎 (3人喜欢)
- 2023圣诞滑雪@奥地利Galtür (1人喜欢)
- 2024圣诞滑雪@St Anton (2人喜欢)
- 2024.2 马德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