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跟着庭筠韦庄去踏青
温庭筠和韦庄是晚唐词人的代表人物,风格却大相迥异。温庭筠委婉含蓄,擅长描写感官印象,用客观的事物让读者兴发体会。而韦庄却直抒胸臆,爱恨惆怅都在笔下,从感情的本质给人冲击。比如同是写春天踏青,温庭筠《菩萨蛮》写“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是客观的描写春日景物。但要知道,折柳送别,飞雁传书,都是思念远方人的语言符号。温庭筠的这两句,虽是写景,但句句透着思人。接着写“藕丝秋色前,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写了女主角秋色的裙子,头上的饰品,却就是不提女主角的心思。让读者去品。对比韦庄的《思帝乡》,上来就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春天来了,万物草木都开始发芽,人的感情也随着春日萌发生长。杏花吹满头,更是把这种春日的涌动写的跟自己那么肌肤相亲。接下来女主角直抒胸臆,希望在春游的路上找到一个多情有才学的少年,“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澎湃的感情,溢满纸上。再比如温庭筠写梦,“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把梦的场景布置的唯美绝伦,让你去感觉这应该是一个美丽的相思梦。对比韦庄的《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有日,有时间,有地点,我悲哀,我怀念,这是韦庄。当然风格没有好坏,但风格不同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这是“词之言长”的妙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