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英雄迟暮“,《老炮儿》比《Youth》差了不是一个半球
连着两晚看了两部片,恰好撞了一个主题:英雄迟暮。
给《Youth》(《年轻气盛》)打了5颗星,虽然它的留白太多太多,多到让人容易出神——但看完《老炮儿》后,又对比出,“留白”和“苍白”,完全是两种感觉。——老骥伏枥的故事不好讲,除了玩深沉,最重要还是要有逻辑。
《Youth》好在哪里呢?智慧。
两个老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一个功成名就的音乐家(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上来就是女王特使邀请,请音乐家做他的成名曲《简单乐章》的演出。音乐家拒绝了,特使不明白。他的眼神、冷漠,满满地透着骨子里的傲慢。
可随即展现的就是他腐朽的身体——按摩、疼痛、一种无力的苍老感,从身体的状态里就透出来。给他做按摩的年轻女孩,同框就是强对比;若是一个年轻男孩看到的一定是欲望,可老人的眼神里,只有对年轻的向往。
音乐家和导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禁悔说:“我愿用20年换和她睡一觉。”
音乐家说的是他和导演年轻时都曾爱慕过的女孩。
“20年?不值得。”导演脱口而出。
“不值得?难道你和她睡过?……你发誓不和她有关系的……”
“说真的,你要我说实话吗?”导演说,“其实挺可悲的……真的是悲剧。”
“嗯?”
“我已经想不起来有没有和她睡过了。”
小小的戏剧冲突在乡间小路上展开,可没想到,化解这冲突的,既是岁月经逝的幽默,又是属于老人才有的(失忆症)无奈。
他们立马又重归于好,怡然地走在乡间小路上,眼前是广阔的高山草地。
音乐家的女儿和导演的儿子有一段婚姻,忽然以失败告终。
音乐家打电话给导演,愤愤不平:“你的儿子伤害了我的女儿!”——小小冲突又在两个挚交之间爆发。
导演觉得很对不起,把他儿子叫来,结果儿子带来了新情人(一个看起来俗不可耐的流行歌手),直言不讳地说,“你要我说实话吗?我为什么和她在一起?因为她床上功夫好。”
这顿饭吃得令人哑言,而音乐家当然更尴尬。
他女儿质问他:“你见过他了吗?为什么?他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歌手?”
女儿是Rachel Weisz演的,骨子里就透出优雅知性的英式女文青气息。她一点都不明白这场婚姻是如何破败的。
她爹三缄其口,终于说出实话:“你要我说实话吗?他说她床上功夫更好。”
女儿不堪地拂袖而去:“我宁愿你没说。”
处于离婚期的女儿在一天夜里噩梦中醒来。
她和在旁边的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你说。”
“其实我的床上功夫也很好。”
“我知道。”音乐家很淡定。
“你为什么知道?”
“因为你是我女儿。我也很好。”
女儿破涕为笑,一场噩梦迅速被幽默化解,她又慢慢恢复了自信——然后在泳池遇到了重新让她迸发力量的新人,一切开始好了起来。
而她与音乐家的父女之间的怨恨还没有完。——是的,所有关系都会遇到“结”,正如音乐家和导演的绵长友谊会因为一个同期喜欢的女孩而打结,他们友谊之上的亲家关系也会因为子女一朝离婚而打结。而音乐家和女儿之间,结在于他年轻时辜负过她的母亲,因为过分投入音乐而疏远了他们的生活。
女儿抱怨说,“你年轻时想的只有音乐,音乐。你睡过那么多女人,甚至为了音乐还去体验了同性恋。”
女儿哭得厉害;父亲沉默中充满对年轻气盛时的悔恨和自责。
这纠结了一生的“父爱缺失、背叛母亲”的怨恨(戏剧冲突)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说来也奇妙,在那个尴尬的英国女王特使身上,音乐家道出了为什么他不去演奏自己成名作《简单乐章》的根本原因。
他已经过了因为这个成名而永远束缚于成名作的时候了——他不再像另一个年轻演员那样,介意自己永远被别人记住的只是“Q先生”——在一次看到小男孩演奏《简单乐章》时,音乐家非常坦然。小男孩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初级乐曲。” 老先生并没有尴尬。小男孩继续说,“但我觉得它非常好。”
老先生走过去,帮男孩调整了一下拉琴的姿势。于是他演奏得更好了。
——这是老音乐家化解和自我冲突的办法。
而到他女儿这里时,对他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他是这样和女王特使说的。
“我不想去演《简单乐章》。”
“为什么不行?老先生,是不是乐队不好,主唱不行?我们都可以商量。”
“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主唱。再说了,这是我的私事,私事的意思就是我不想说。”
“拜托拜托拜托。今天我一定要带一个肯定的答案回去,不然我没法交差。”
老人被逼到墙角,终于说……“因为那是我写给我妻子的曲子,这支曲子只有她一个人能唱!!!!可是她现在已经不能唱了!!!!”
Rachel Weisz演的经纪人女儿,一直在旁边看着他说出真由,眼泪已经哗哗地在流。
女王特使得到答案走了,老人回头说:“不许哭。”
当他真正回到妻子所在的病房时,他说了最真挚的话,说“这是属于我们的《简单乐章》”,像做一个最后陈词。
妻子在窗边,无动于衷。
可镜头再去转脸看她时,她原来早已成了植物人。
属于音乐家的最后一个心结化开了。
他是如何最终走向演奏会的舞台的呢?
因为他的老朋友,导演。
导演遭遇了最后一挫。他本打算完成自己的举世遗作,正在雪山顶等待最后的灵感到来(同时也在等待他最钟爱的女主角)。没想到女主角来了,给了他致命一击。
Jane Fonda饰演的这个奋斗了一生、功成名就的老派女明星,在面对成就她的老朋友时毫不客气:
“我来是要告诉你,我不会演你的电影了。属于电视剧的时代已经到来,你的电影已经很烂,从上一部我演的那个开始就很烂,只是我不忍心告诉你。不如你趁早歇手,没人在意一部遗作。“
她显然是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来的,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也早就预料到了导演的最大筹码:
”我的功成名就,不是因为你。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你说你拯救了我,我倒宁愿一辈子在那些制片人的裤裆里转!!!我现在所有获得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拼命得来的,我不欠任何人!!!!“
导演连最后一点友谊的恩情都被夺去了,更不用谈对作品、对自我的终极羞辱。
他独自在草地上行走,脑中出现了他此生所有的成就与荒唐。所有女演员都站在了草地上,角色分裂,纷纷扰扰,他看着她们,正如音乐家曾经也站在草地上对着牛羊响起奏鸣曲……
导演回到房间,和音乐家聊天,他平静地说,”这部电影我不拍了,我打算拍一部新的电影。“
然后他自然地就走了出去,站上椅子跳下了阳台。
音乐家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死亡,惊愕,无奈。然而又是极度平静的。
他好像想通了最后一个难题,在和医生聊过天后,聊了什么是”年轻“这个话题后,医生告诉它,”外面的世界就叫年轻“。
他最终应邀,走上舞台,对着女王,对着新的主唱,指挥了属于自己人生的最后乐章。
好的电影便是如此,有戏剧冲突,有化解的逻辑。只不过有的用聪明,有的用暴力,《Youth》用的是大智慧。
但是放到《老炮儿》里,性质相同的问题,就用了令人不解的方法。不是嘲笑他们老而无奈的身体和心,而是实在不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戏码是这样演出来——
一群老人就那么被一群孩子欺负得七零八落,几声唏嘘,几声嘲笑,一堆钱和绑架,就让他们现出人生窘迫。
冯小刚坐飞车,明明要追少年,结果在高速边上吐。
好不容易凑了十万块,结果被无知老友的好心补了一刀。给法拉利补漆?搞笑。这根本是脱于时代的没有常识、愚昧与无知——结果他辛辛苦苦凑的十万块根本不奏效,又圈进一场更大的搏命赌注。要不是女孩偷着把钱把人还回来,他连最后一点尴尬都不知道怎么化解了——可这也不在理,这是偷,是最后一点怜悯,骨气都没了。
男人就该是男人的样。
不服老,结果就是被发现癌的时候逞能拿把刀去”茬架“?
不服穷,就是在贫富差距拉开的老友主动施出救援之手时,偏要认定人家这是侮辱?
不服气的事多了去了,还有更上一个层次的政治事件、贪官污吏、社会阶级分层……电影里全是属于底层的气与无奈与怨恨,可我没看到一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都归结到了几把刀和棍,一些腐朽的身体逞能去通过暴力解决问题。
这场架打得怎么样,也没法说,没法写。
电影最后只能用窦鹏的音乐,拍MV一般烘托冯小刚的英雄主义。还有张涵予不断爆筋的肌肉,许晴最后一点绵绵温情。在冰上奔走时眼泪飚出来,那是我觉得最真实的部分了——心疼自己喜欢的男人,没别的。
但很可惜,这男人太无知了。有的只是一身莽与勇,并没有真正的智慧。
至于吴亦凡是怎么忽然和他握手在冰湖上掉眼泪的,他的富豪老朋友是怎么肯放下自己的身段拿起刀拼茬架的,那些多年不联系的老友是怎么忽然之间凭了一封信就出现的……没有人去说他们怎么维系的友谊。
甚至唯一一点善——冯小刚对街头女孩的施舍,回报起来都像无力的苍白镜头。——为了说明这点善,还刻意给了个特写,可它也并没有推动事情的发生;其实是多余的,和他扔给许多人的两百块钱那样多余。
《老炮儿》里”老英雄“会遇到的问题,在《Youth》里都遇到了。
随着岁月流逝的友谊、腐朽的身体、尴尬的父子、父女关系、再也无暇顾及的异性关系,还有最终无力面对的颓唐自我,无一不带来深深的挫败感。
可是《Youth》里轻则有幽默,一句话可以让人破涕为笑,可以通过和年轻人的对话(和年轻演员、年轻按摩师、年轻的乐器演奏者)来省视自身,正如医生所说,”那是一个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对立的世界。
老人会散步、会沉思、会冥想,平静之后再出发,解开所有的结,直至战胜自我,终让人看到最后燃起的光。
而在《老炮儿》里,矛盾都化成了戾气,结了”结“的关系(友谊、爱情、父子、阶级),无不用最粗暴的方式去解决:打架、吵架、脱裤子。
可问题是,连这点解决的资本都没有了。想要在一周内俯卧撑练出年轻时的肱二头肌,怎么可能?
想要在三天凑出十万块,若非有个许晴演的女人作为”善“的支撑,问题根本就陷入了无底深渊。
有的深渊是”老炮儿“自己给自己设的,本应不是这么逞能解决的,偏偏要说一句”三天内我给你拿钱来“,或者”一周后我们野湖见“——这些矛盾和痛苦,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添的堵吗?根本不是智慧。
管虎想学《教父》玩深沉,冯小刚的老泪纵横也奏效(毕竟拿了最佳男主角),可是刨开他的泪、他的无奈,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最后我看到的,不过是管虎控制不了局面,把所有的光环都加在了一个莫名英雄头上。而英雄又是如李敖所说,”知识跟不上传奇“,角色设定的预期过高,最后跌跌撞撞实在是苍白。
就算真正”老炮儿“的历史情结都在这电影里了,我们当下在这个故事里看到的,也不过是他们与时代的脱节,一抔土,埋了鹦鹉,人倒下了,入狱了,没有真正的解开”结“——讲”英雄迟暮“的故事,如果最后真的让他们暮了,那才让人失望。
最后吐槽完电影,不得不说,吴亦凡不错,是颗新星。
正如《Youth》里的女按摩师和最后开唱的女高音,老的不管想不想明白,新的总会来。
给《Youth》(《年轻气盛》)打了5颗星,虽然它的留白太多太多,多到让人容易出神——但看完《老炮儿》后,又对比出,“留白”和“苍白”,完全是两种感觉。——老骥伏枥的故事不好讲,除了玩深沉,最重要还是要有逻辑。
《Youth》好在哪里呢?智慧。
两个老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一个功成名就的音乐家(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上来就是女王特使邀请,请音乐家做他的成名曲《简单乐章》的演出。音乐家拒绝了,特使不明白。他的眼神、冷漠,满满地透着骨子里的傲慢。
可随即展现的就是他腐朽的身体——按摩、疼痛、一种无力的苍老感,从身体的状态里就透出来。给他做按摩的年轻女孩,同框就是强对比;若是一个年轻男孩看到的一定是欲望,可老人的眼神里,只有对年轻的向往。
音乐家和导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禁悔说:“我愿用20年换和她睡一觉。”
音乐家说的是他和导演年轻时都曾爱慕过的女孩。
![]() |
![]() |
“20年?不值得。”导演脱口而出。
“不值得?难道你和她睡过?……你发誓不和她有关系的……”
“说真的,你要我说实话吗?”导演说,“其实挺可悲的……真的是悲剧。”
“嗯?”
“我已经想不起来有没有和她睡过了。”
小小的戏剧冲突在乡间小路上展开,可没想到,化解这冲突的,既是岁月经逝的幽默,又是属于老人才有的(失忆症)无奈。
他们立马又重归于好,怡然地走在乡间小路上,眼前是广阔的高山草地。
![]() |
音乐家的女儿和导演的儿子有一段婚姻,忽然以失败告终。
音乐家打电话给导演,愤愤不平:“你的儿子伤害了我的女儿!”——小小冲突又在两个挚交之间爆发。
导演觉得很对不起,把他儿子叫来,结果儿子带来了新情人(一个看起来俗不可耐的流行歌手),直言不讳地说,“你要我说实话吗?我为什么和她在一起?因为她床上功夫好。”
这顿饭吃得令人哑言,而音乐家当然更尴尬。
他女儿质问他:“你见过他了吗?为什么?他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歌手?”
女儿是Rachel Weisz演的,骨子里就透出优雅知性的英式女文青气息。她一点都不明白这场婚姻是如何破败的。
她爹三缄其口,终于说出实话:“你要我说实话吗?他说她床上功夫更好。”
女儿不堪地拂袖而去:“我宁愿你没说。”
处于离婚期的女儿在一天夜里噩梦中醒来。
她和在旁边的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你说。”
“其实我的床上功夫也很好。”
“我知道。”音乐家很淡定。
“你为什么知道?”
“因为你是我女儿。我也很好。”
女儿破涕为笑,一场噩梦迅速被幽默化解,她又慢慢恢复了自信——然后在泳池遇到了重新让她迸发力量的新人,一切开始好了起来。
而她与音乐家的父女之间的怨恨还没有完。——是的,所有关系都会遇到“结”,正如音乐家和导演的绵长友谊会因为一个同期喜欢的女孩而打结,他们友谊之上的亲家关系也会因为子女一朝离婚而打结。而音乐家和女儿之间,结在于他年轻时辜负过她的母亲,因为过分投入音乐而疏远了他们的生活。
![]() |
女儿抱怨说,“你年轻时想的只有音乐,音乐。你睡过那么多女人,甚至为了音乐还去体验了同性恋。”
女儿哭得厉害;父亲沉默中充满对年轻气盛时的悔恨和自责。
这纠结了一生的“父爱缺失、背叛母亲”的怨恨(戏剧冲突)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说来也奇妙,在那个尴尬的英国女王特使身上,音乐家道出了为什么他不去演奏自己成名作《简单乐章》的根本原因。
他已经过了因为这个成名而永远束缚于成名作的时候了——他不再像另一个年轻演员那样,介意自己永远被别人记住的只是“Q先生”——在一次看到小男孩演奏《简单乐章》时,音乐家非常坦然。小男孩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初级乐曲。” 老先生并没有尴尬。小男孩继续说,“但我觉得它非常好。”
老先生走过去,帮男孩调整了一下拉琴的姿势。于是他演奏得更好了。
——这是老音乐家化解和自我冲突的办法。
而到他女儿这里时,对他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他是这样和女王特使说的。
“我不想去演《简单乐章》。”
“为什么不行?老先生,是不是乐队不好,主唱不行?我们都可以商量。”
“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主唱。再说了,这是我的私事,私事的意思就是我不想说。”
“拜托拜托拜托。今天我一定要带一个肯定的答案回去,不然我没法交差。”
老人被逼到墙角,终于说……“因为那是我写给我妻子的曲子,这支曲子只有她一个人能唱!!!!可是她现在已经不能唱了!!!!”
Rachel Weisz演的经纪人女儿,一直在旁边看着他说出真由,眼泪已经哗哗地在流。
女王特使得到答案走了,老人回头说:“不许哭。”
当他真正回到妻子所在的病房时,他说了最真挚的话,说“这是属于我们的《简单乐章》”,像做一个最后陈词。
妻子在窗边,无动于衷。
可镜头再去转脸看她时,她原来早已成了植物人。
属于音乐家的最后一个心结化开了。
他是如何最终走向演奏会的舞台的呢?
因为他的老朋友,导演。
导演遭遇了最后一挫。他本打算完成自己的举世遗作,正在雪山顶等待最后的灵感到来(同时也在等待他最钟爱的女主角)。没想到女主角来了,给了他致命一击。
Jane Fonda饰演的这个奋斗了一生、功成名就的老派女明星,在面对成就她的老朋友时毫不客气:
![]() |
“我来是要告诉你,我不会演你的电影了。属于电视剧的时代已经到来,你的电影已经很烂,从上一部我演的那个开始就很烂,只是我不忍心告诉你。不如你趁早歇手,没人在意一部遗作。“
她显然是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来的,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也早就预料到了导演的最大筹码:
”我的功成名就,不是因为你。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你说你拯救了我,我倒宁愿一辈子在那些制片人的裤裆里转!!!我现在所有获得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拼命得来的,我不欠任何人!!!!“
导演连最后一点友谊的恩情都被夺去了,更不用谈对作品、对自我的终极羞辱。
他独自在草地上行走,脑中出现了他此生所有的成就与荒唐。所有女演员都站在了草地上,角色分裂,纷纷扰扰,他看着她们,正如音乐家曾经也站在草地上对着牛羊响起奏鸣曲……
导演回到房间,和音乐家聊天,他平静地说,”这部电影我不拍了,我打算拍一部新的电影。“
然后他自然地就走了出去,站上椅子跳下了阳台。
音乐家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死亡,惊愕,无奈。然而又是极度平静的。
他好像想通了最后一个难题,在和医生聊过天后,聊了什么是”年轻“这个话题后,医生告诉它,”外面的世界就叫年轻“。
他最终应邀,走上舞台,对着女王,对着新的主唱,指挥了属于自己人生的最后乐章。
![]() |
好的电影便是如此,有戏剧冲突,有化解的逻辑。只不过有的用聪明,有的用暴力,《Youth》用的是大智慧。
但是放到《老炮儿》里,性质相同的问题,就用了令人不解的方法。不是嘲笑他们老而无奈的身体和心,而是实在不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戏码是这样演出来——
一群老人就那么被一群孩子欺负得七零八落,几声唏嘘,几声嘲笑,一堆钱和绑架,就让他们现出人生窘迫。
冯小刚坐飞车,明明要追少年,结果在高速边上吐。
好不容易凑了十万块,结果被无知老友的好心补了一刀。给法拉利补漆?搞笑。这根本是脱于时代的没有常识、愚昧与无知——结果他辛辛苦苦凑的十万块根本不奏效,又圈进一场更大的搏命赌注。要不是女孩偷着把钱把人还回来,他连最后一点尴尬都不知道怎么化解了——可这也不在理,这是偷,是最后一点怜悯,骨气都没了。
男人就该是男人的样。
不服老,结果就是被发现癌的时候逞能拿把刀去”茬架“?
不服穷,就是在贫富差距拉开的老友主动施出救援之手时,偏要认定人家这是侮辱?
不服气的事多了去了,还有更上一个层次的政治事件、贪官污吏、社会阶级分层……电影里全是属于底层的气与无奈与怨恨,可我没看到一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都归结到了几把刀和棍,一些腐朽的身体逞能去通过暴力解决问题。
![]() |
这场架打得怎么样,也没法说,没法写。
电影最后只能用窦鹏的音乐,拍MV一般烘托冯小刚的英雄主义。还有张涵予不断爆筋的肌肉,许晴最后一点绵绵温情。在冰上奔走时眼泪飚出来,那是我觉得最真实的部分了——心疼自己喜欢的男人,没别的。
但很可惜,这男人太无知了。有的只是一身莽与勇,并没有真正的智慧。
至于吴亦凡是怎么忽然和他握手在冰湖上掉眼泪的,他的富豪老朋友是怎么肯放下自己的身段拿起刀拼茬架的,那些多年不联系的老友是怎么忽然之间凭了一封信就出现的……没有人去说他们怎么维系的友谊。
甚至唯一一点善——冯小刚对街头女孩的施舍,回报起来都像无力的苍白镜头。——为了说明这点善,还刻意给了个特写,可它也并没有推动事情的发生;其实是多余的,和他扔给许多人的两百块钱那样多余。
《老炮儿》里”老英雄“会遇到的问题,在《Youth》里都遇到了。
随着岁月流逝的友谊、腐朽的身体、尴尬的父子、父女关系、再也无暇顾及的异性关系,还有最终无力面对的颓唐自我,无一不带来深深的挫败感。
可是《Youth》里轻则有幽默,一句话可以让人破涕为笑,可以通过和年轻人的对话(和年轻演员、年轻按摩师、年轻的乐器演奏者)来省视自身,正如医生所说,”那是一个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对立的世界。
老人会散步、会沉思、会冥想,平静之后再出发,解开所有的结,直至战胜自我,终让人看到最后燃起的光。
而在《老炮儿》里,矛盾都化成了戾气,结了”结“的关系(友谊、爱情、父子、阶级),无不用最粗暴的方式去解决:打架、吵架、脱裤子。
可问题是,连这点解决的资本都没有了。想要在一周内俯卧撑练出年轻时的肱二头肌,怎么可能?
想要在三天凑出十万块,若非有个许晴演的女人作为”善“的支撑,问题根本就陷入了无底深渊。
有的深渊是”老炮儿“自己给自己设的,本应不是这么逞能解决的,偏偏要说一句”三天内我给你拿钱来“,或者”一周后我们野湖见“——这些矛盾和痛苦,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添的堵吗?根本不是智慧。
![]() |
管虎想学《教父》玩深沉,冯小刚的老泪纵横也奏效(毕竟拿了最佳男主角),可是刨开他的泪、他的无奈,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最后我看到的,不过是管虎控制不了局面,把所有的光环都加在了一个莫名英雄头上。而英雄又是如李敖所说,”知识跟不上传奇“,角色设定的预期过高,最后跌跌撞撞实在是苍白。
就算真正”老炮儿“的历史情结都在这电影里了,我们当下在这个故事里看到的,也不过是他们与时代的脱节,一抔土,埋了鹦鹉,人倒下了,入狱了,没有真正的解开”结“——讲”英雄迟暮“的故事,如果最后真的让他们暮了,那才让人失望。
最后吐槽完电影,不得不说,吴亦凡不错,是颗新星。
正如《Youth》里的女按摩师和最后开唱的女高音,老的不管想不想明白,新的总会来。
![]() |
-
林追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9 01:12:0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3 14:14:06
-
連先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5 01:42:46
-
淘气的申二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2 00:23:23
-
NO R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5 19:27:29
-
J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20:35:30
-
YU宝要学芭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4 09:01:39
-
潘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2 12:31:07
-
福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9 08:48:10
-
杨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2 16:41:21
-
clovers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9 11:32:08
-
A阳宝儿童装玩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2 07:42:56
-
ke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12:55:40
-
TIMETAB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0:27: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3 12:11:01
-
🦕冷血见手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2 05:43:26
-
阿葩阿葩欢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9 22:28:37
-
日出海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9 02:35:05
-
Arobt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8 16:20:53
-
狼少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3 22:15:21
-
red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3 13:02:43
-
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3 07:39:02
-
大笨蛋才会放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2 10:09:02
-
北方的女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1 09:31:48
-
豆友135701772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20:10:48
-
Zacha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17:01:39
-
北海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15:04:03
-
看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08:29:13
-
防火防盗防兄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04:15:51
-
Y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1 01:09:42
-
T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0 13:20:17
-
烏鶇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0 12:16:15
-
gate4wi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30 09:50:02
-
六斤四两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20:28:23
-
藩鸣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16:57:12
-
执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15:22:05
-
少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13:33:42
-
当君磐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02:22:24
-
文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22:20:25
-
Yaaxing-Le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21:25:55
-
WTF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21:06:30
-
哥舒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20:55:48
-
晨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15:33:04
-
鸭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8 13:20:56
-
Zhanghaooo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23:38:30
-
ShARRRRk_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23:01:55
-
年糕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22:28:02
-
夜奔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20:24:13
-
糖de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20:14:37
-
吉原日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8:22:34
-
默鎦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8:08:14
-
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6:34:38
-
刘苎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3:16:58
-
花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3:08:31
-
影骑士.佐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2:58:21
-
惊蛰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2:42:13
-
青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1:42:11
-
萧萧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0:45:18
-
喵鲤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10:09:49
-
小富即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44:19
-
番茄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34:17
-
胖胖家的小小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26:02
-
ly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23:57
-
墨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10:26
-
ophel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9:05:5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8:56:10
-
娘口三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8:36:36
-
百里嘻嘻嘻嘻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8:34:31
-
Smilecec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1 11:05:51
-
等待戈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1 10:43:43
-
不聊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8 16:36:42
-
桑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7 18:59:11
-
小小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7 16:56:15
-
aim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7 14:14:29
-
EasyBea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7 12:43:34
-
傑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6 19:45:29
-
占卜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6 08:39:55
-
SIS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5 18:32:4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5 12:01:05
-
司马砸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8:42:45
-
Ashe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3:55:42
-
Prisci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3:46:00
-
大三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3:28:05
-
夏橙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1:42:27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1:30:19
-
烟波一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1:23:50
-
是你的小宝贝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1:17:05
-
豆友3948450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49:59
-
村上春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27:50
-
Ar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25:02
-
嘻嘻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18:33
-
风细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16:46
-
大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16:11
-
木禾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14:02
-
灰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11:58
-
无心为善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06:02
-
梦千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0:02:42
-
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09:58:43
-
鱿鱼Ta很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09:57:55
-
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09:52:19